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入路径选择表。当表建立好以后,网桥则按照路径选择表转发帧。例如某一帧到达时,需要查找路径选择表中的目地地址。如果查到,则按制订的通道将该帧转发;如其目地地址就在网桥所在的同段局域网中,则将该帧过滤掉;如未查到目地地址,就按照扩散法处理。路径选择表有时效性,以使用网络可能的变动。透明网桥的路径选择算法可归纳如下:(1)若目的局域网和源局域网一样,则网桥将该帧删除。(2)若源局域网和目的局域网是不同的网,则将该帧转发到目的局域网。(3)若目的局域网不知道,则采用扩散法处理。 10试说明源路径选择网桥的工作原理,并与透明网桥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常用的两种网桥)

答案:源路径选择网桥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源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假定每个发送站知道所发送的帧是送往本地局域网还是送往别的局域网。当送往不同的局域网时,则将目的地址的高位置1,且在帧格式的头内包括该帧传递的确切路径。该算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这个路径。其基本思想是采用探知法,如果源站不知道目的站接在哪一个局域网上,则先发一个广播帧,询问该目的站所在局域网,广播的帧被么个网桥所接收并转发到每个局域网。当目的站收到广播帧后,发一个回答帧给源站,源站记录它的标识,并获得确切的路径信息。和透明网桥相比,透明网桥的优点是安装容易犹如一个黑盒子,对网上主机完全透明;缺点是不能选择最佳路径,无法利用荣誉的网桥来分担负载。源路径选择网桥能寻找最佳路径,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冗余的网桥来分担负载;其缺点是存在帧爆发现象,特别当互连网络规模很大,包含很多网桥和局域网时,广播帧的数目在网内剧增,会产生拥挤现象。从路径选择优化角度看,源路径选择网桥更优,但在规模不大的网络中,透明网桥的缺点并不严重,而其它优点却很明显。IEEE802.3和802.4小组选用透明网桥方案,802.5选用源路径选择网桥方案。

11交换式局域网和共享式局域网的区别在哪?(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 IEEE802.3标准) 答案:传统的局域网一般是共享总线带宽,若是共享10M的局域网,有5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平均分得的带宽最多为2M。这样,对于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这种网络将难以胜任。交换式局域网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利用中央交换器,使得每个接入的链路都能得到带宽保证,典型的交换器总频带可达千兆位,比现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的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可充分保证达数据量多媒体应用的带宽要求。 12请说明为什么FDDI采用双环结构?(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高速局域网)

答案:FDDI包含两个光线环,一个是顺时针方向传输,另一个是逆时针方向传输。任意一个环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可作为后备。如果两个环在同一点发生故障,则两个环可合成一个单环,长度几乎增加一倍。这样的结构使得FDDI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3什么是全双工以太网?(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 IEEE802.3标准)

答案:全双工以太网可以双向传输数据,不需要冲突检查功能,允许同时发送和接收,由全双工以太网开关实施网络通信管理,比传统的10BASE-T的吞吐量大一倍。 14在以太网帧中,帧前同步码的用途是什么? (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 IEEE802.3标准) 答案:前同步码是用于帧之间的分界符。

第六章 广域网

一、选择题

(1)传输线上的位流信号同步,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LLC层(D)网络层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作用答案:(A))

(2)决定使用哪条途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 (第六章广域网知识点:网络层的作用答案:(D))

(3)将传输比特流划分为帧,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知识点:数据链路层的作用答案:(B)) (4)两端用户传输文件,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D) (A)表示层(B)会话层(C)传输层(D)应用层 (第十章应用层知识点:应用层的作用答案:(D)) (5)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有(1)、(2)、(3)。

(A)文件传输(B)数据压缩(C)数据加密与解密(D)翻译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D)) (6)局域网与OSI模型相对应的层次有(1)、(2)。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物理层(D)传输层

(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IEEE802参考模型与OSI/RM的对比答案:(A)、(C)) (7)在下列(1)、(2)中,存在源端口与目的端口。 (A)IP协议(B)TCP协议(C)ICMP协议(D)UDP协议

(第七章网络互连知识点:IP数据报的格式第八章运输层知识点: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答案:(B),(D))

(8)在下列名称中,、是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A)报文(B)报文分组(C)包(D)帧

(第六章广域网知识点:网络层的基本概念答案:(B)、(C)) (9)OSI模型把通信协议分成几层?

(A)3(B)7(C)6(D)9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B))

(10)在OSI模型中,一个层N与它的上层(第N+1层)的关系是什么?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把从第N层接收到的信息添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层第通的服务。(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答案:A) (11)下述哪个选择顺序描述了OSI模型的各层? (A)物理,数据链路,网络,运输,系统,表示,应用 (B)物理,数据链路,网络,运输,表示,会话,应用 (C)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D)表示,数据链路,网络,运输,系统,物理,应用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C) (12)下述哪个是管理信息交换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A)用于启动和终止一个交互的规程(B)用来控制数据流速率的规程(C)使不同的计算机类型能通信的方法(D)上述所有的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体系结构答案: D) (13)两个不同的计算机类型能通信,如果。 (A)它们符合OSI模型(B)它们都使用TCP/IP (C)它们都是兼容的协议组

(D)它们一个是Macintosh,一个是Unix工作站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体系结构答案: C) (14)OSI/RM模型中,哪个层次与数据加密相关?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D)

(15) OSI/RM模型中,哪个层次用来在设备的进程间传递报文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B) (16)OSI/RM模型中,哪个层次与地址/名称解析相关?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A) (17)OSI/RM模型中,对话控制是哪个层次的功能?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C)

(18)以太网中的路由器用于OSI/RM七层模型能够中的哪个层次?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C) (19)OSI/RM模型中的每一层看成是独立的模块。 (A)都可以(B)不能都可以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B) (20)OSI/RM模型的最高层是。

(A)应用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A) (21)OSI/RM模型的最低层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传输层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OSI/RM的体系结构答案: A) (22)关于协议组,下列(1)、(2)叙述正确。 (A)一给定的协议组能在仅仅一种计算机类型上运行。 (B)每层为从协议组较高层接收的分组加报头。 (C)协议组是协议的层次集合。 (D)每层为下一个最高层提供服务。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体系结构答案: C、D) (23)任何一层的报文数据由(1)、(2)组成。

(A)数据报(B)一个协议(C)一个报头(D)上一个较高层的数据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体系结构答案: C、D)

(24)在网络层中,下述用于描述数据单位的是(1),(2)。 (A)数据报(B)报文(C)帧(D)分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