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完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调研报告完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合肥市滨湖新区沿湖地段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小组

4 基地现状分析

4.1区位分析

本案地块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靠南二环路,西接沪蓉高速公路,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生态条件优越。滨湖新区进一步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合肥城市品质与形象的展示,将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

4.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合肥滨湖新区沿湖地段,滨湖新区的主体 形象区—南区,也是滨湖新区建设的核心地带和直接滨水 地段,是体现新城精髓和亮点的重要区域,能够带动城湖 联动发展。

位于巢湖岸线以南,北抵方兴大道,西靠上海路,东 依九龙湾路,地段总用地约2.5平方公里。

4.2交通分析

南部沿湖片区连接外部的主通道包括:南北向连接主城区的徽州大道、泸州大道、包河大道、上海路(主干道)、重庆路(快速路)。东西向方兴大道、深圳路(快速路)、珠江路和云谷路(主干道);并将于近期建设的地铁1号线。 ? 现状公交线路:

快速公交1路,市府广场——终点站“滨湖时代广场”,位于方兴大道与徽州大道交叉口以西。

27路,北京路(东)——终点站“义城”,位于董城村村镇主要道路与渔港码头路交叉口。

17

合肥市滨湖新区沿湖地段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小组

4.3土地利用现状

基地土地利用以农田、村庄建设用地为主,有 少量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城市 开发建设。本区总用地面积为246.65公顷,主要包 括水域、耕地、林地和村镇建设用地等。

4.4现状建筑质量分析

现状建筑以住宅为主,而住宅又以农居住宅为主,按照建成年代和建筑外观及结构,可将现状建筑大致分为两个质量等级。低层住宅多为自建住宅,结构为砖混结构,层数为1~3层。基地内有一所为村镇配套建设的中学和一座水源厂。 4.5地形及适用性分析 基地地形呈现从合肥中心 城区逐渐向巢湖沿线降低态势, 基地内部最高地形在15-20米。 基地整体地势较低。基地用地 适应性基本与地势高低相关, 地势较低处不大适宜城市建设, 基地滨湖区域应进行填土和改 善松软土质等建设。 4.6现状防洪岸线 ? 巢湖,水域面积755平方千米,湖底5-6米(吴淞高程)。多年平均水面8.03米,年平均最低水位7.23米,巢湖20年一遇洪水位12.5米,50年一遇洪水位12.75米,100年一遇洪水位13.36米。设计堤顶高程14.0米,设计防浪墙顶高程14.5米。

巢湖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3.36米,十五里河、塘西河沿线周边城市建设用地高程需要以沿线的防洪高加50 厘米防浪高作为控制 条件。

? 十五里河下游新 建湿地,湖面面积 0.66平方千米,湖 底最低高程6.5米, 正常蓄水位11.5米, 汛限水位11.0米, 最高控制洪水位不超 过12.0米,湿地周边

18

合肥市滨湖新区沿湖地段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小组

城市建设高程不得低于12.5米。

? 塘西河下游新建湿地,湖面面积1.0平方千米,根据地形,湖底最低高程6.5米,正常蓄水位12.0米,汛限水位11.5米,最高控制洪水位不超过12.5米,湿地周边城市建设用地高程不低于13.0米。

为满足上述要求,湿地周边城市建设用地高程应不低于13.0(12.5)米。并以等高线形式向外递增。

4.7现状条件综合评价 要素 发展优势 1、地形平坦利于建2、自然生态现状较好 基地内外发展劣势 1、土地变更问题,需要调整规划 2、大规模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1、上下贯通的公共空间,丰富2、形成独特的滨水景观特征 规划重点 1、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2、结合自然景观规划景观系统 3、生态优先,合理建设 现状农田 设 1、空间的灵活性 1、排水与防洪问题 3、便于景观视线通4、增大可利用的面积 3、填土与地下利用的经济对比 2、地下空间的开发 2、地下空间的通风问题 的景观 轻微高差 廊组织 东靠生态1、生存生活环境优2、避免大规模改造 3、与原有城市绿地系统结合 旅游兴起后人流增加对环境破坏的可能性 1、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开发静态休疗养服务产业 2、保留农业产业园,丰富产业类型 旅游片区 越 南邻巢湖水 1、利于发展航运贸易 2、形成整个地块水网的基础 3、发展特色风情滨水项目 4、为整个地块带来独特的景观 1、防洪排涝问题 2、建设堤坝和桥梁带来的成本过高,景观效果差 3、水体的生态保护 1. 城湖共生 2.进一步结合高差开发水道 3.形成较好的景洪渗透 周边服务1、减少拆迁成本 1、人员引力不足 2、基础设施不足 大规模开发建设 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基地内部以及周边提供服务 设施缺乏 2、利于基础设施的

19

合肥市滨湖新区沿湖地段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小组

5案例分析

5.1巢湖某滨水地区概念规划方案 5.1.1选择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

本方案贵在基地位于巢湖沿岸,与本次毕业设 计基地比较接近,在自然条件、区位条件、政策 条件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有很多方面值得 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5.1.2方案简介 ? 区位

基地位于巢湖水域的东面,是巢湖市 (并入合肥之前)向水域延伸的核心区域, 同时此地块坐落在主城区西侧,北至淮南铁 路复线,南至巢湖北岸线,西靠龟山风景区, 总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除了巢湖和龟山 之外,基地北部还有凤凰山,内部水系纵横, 其他各种自然资源更是得天独厚。 ? 定位

一个集旅游度假、公共文化、休闲娱乐、 商务会议和高级居住为一体的融合湖光山色 的、可持续生态型的现代化城市滨水区。 ? 功能

通过对发展策略以及上位规划的研究,按照城市滨水区的功能进行划分,大致有:滨水居住、文化博览、娱乐休闲、商业金融、商务办公。 5.1.3方案借鉴

? 水域与陆域的处理手法

在景观环境的塑造上,延山入湖,引湖入城,构建自然生态格局。结合地形,整理堤岸成三岛,开挖入河口形成核心区,最大限度发挥滨水景观优势,实现自然与城市的共生。 ? 重点区域——丰富的滨水岸线的做法 手法一:开敞

将所有景观向湖面打开,形成湖景与开放空间交融的宜人环境。 手法二:错落

片区与周边存在4到5米高差,通过丰富的高低变化打造充满趣味的亲水空间。

开敞 错落 引导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