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腔肠动物门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06 腔肠动物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普通动物学笔记 腔肠动物门

浮浪幼虫:

海产种类水螅纲动物如薮枝螅受精卵发育,以内移的方式形成实心的原肠胚,其表面有纤毛,能游泳,称为浮浪幼虫。

浮浪幼虫固定下来后以出芽的方式发育成水螅型的群体。

薮枝螅在发育过程中具世代交替现象,即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进行的生活史类型。 水螅型群体以无性出芽的方法产生单体的水母型;水母型又以有性生殖方法产生水螅型群体。

二态现象:水螅纲中有许多营群体生活的种类含有营养体与生殖体两种形态与机能完全不同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二态现象。

多态现象:群体中如果包括两种以上不同形态与机能的个体,则称为多态现象。如僧帽水母除营养体、生殖体外,还有浮囊体、泳钟体等形态。

生物学意义: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劳动分工,通过群体中个体的形态分化来担任不同的生理机能,使得群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资料: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桃花水母是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腔肠动物之一,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

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活体罕见,极难制成标本,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桃花水母,通称、桃花鱼、降落伞鱼。体透明,微带乳白,拇指般大小,直径大约在0.1厘米至1厘米之间。触手约256条,依长短可分为七级,由伞部的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水中。水螅体不发达,高仅2毫米,无触手。淡水产。

世界性分布,我国在四川、浙江、湖北、湖南、江苏、福建、河南、台湾、香港等地都有发现。

桃花水母为世界的稀有动物,出现时间一般较短,故难于发现。由于它们多在早春桃花盛开时节出现,有的为粉红色,在水中游动,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但又明确指出,桃花鱼?°非鱼也,生於水,故名之曰鱼;生於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这种正确认识在几百年前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第 5 页 共 11 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 腔肠动物门

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在动物学上,世界上首次科学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订名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Lankester1880)。约半个世纪后,才在世界各地陆续被发现,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温带地区,大洋洲也有发现。我国的桃花水母被科学命名是在1907年,为一日本人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订名为宜昌桃花水母[C. kawaii(Oka,1907)]。

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清雍正三年(1726)《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清道光十九年(1839)《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记载。其他古籍中还有:“桃花鱼形圆,薄如蝉翼,浮水面作翕张状。”对其出现时期说:“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无物矣。”根据已查到的资料,可以肯定我国对桃花水母的认识至少早于欧美各国270多年。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1922)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在我国:

中华桃花水母(1939):分布在乐山、湖北宜昌等地; 乐山桃花水母(1939):分布于乐山、湖北秭归、重庆; 杭州桃花水母(1980):仅分布于杭州市; 信阳桃花水母(1980):仅分布于河南信阳狮河港; 四川桃花水母(1984):仅分布于四川灌县青城山; 秭归桃花水母(1985):分布在湖北秭归、重庆等地; 楚雄桃花水母(2000):仅分布于云南楚雄市; 短手桃花水母(2002):仅分布于湖北秭归; 宜昌桃花水母(1907):仅分布于湖北宜昌。

第 6 页 共 11 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 腔肠动物门

二、钵水母纲 钵水母纲的主要特征

1.为海产大型水母,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 2.钵水母无缘膜,有触手囊;

3.中胶层发达,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 4.钵水母的结构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 代表动物:海月水母 1.形态:

漂浮生活,体为白色透明的圆盘状。分为外伞和内伞。内伞中央有口,口的4角悬有4条口腕,口腕上有口沟。

伞缘分布有触手,间隔有八个缺刻,缺刻中有触手囊。囊内有平衡石,囊上面有眼点,囊下面有缘瓣,缘瓣上有感觉细胞和纤毛,另有2个嗅窝。

海月水母的结构 2.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较复杂,由消化道和循环管道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胃和4个胃囊; 循环管道分为辐管和环管。 辐管分三种:

正辐管:由口腕方向伸向伞缘的四条分枝管; 间辐管:由胃囊方向伸向伞缘的四条分枝管; 从辐管:位于正辐管和间辐管之间的辐管。

水流方向:口--胃腔--从辐管--环管--正辐(间辐管) --胃囊口--体外。 捕食和消化:

口腕上有许多刺细胞,可放出刺丝麻痹小无脊椎动物,再将它吞入口中,经口道进入胃。胃较大,突出形成4个胃囊。食物被消化后,由辐管输送到全身,不能消化的残渣,仍由口排出。

3.神经系统:神经网,出现神经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4.感觉器:

触手囊内有平衡石,上面有眼点,下面有缘瓣,缘瓣上有感觉细胞和纤毛,2个嗅窝。

第 7 页 共 11 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 腔肠动物门

5. 繁殖和发育

生殖腺由胃囊壁产生(四个),雌雄异体。有世代交替现象,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 有性生殖在春夏,无性生殖在冬季。 生活史中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

海月水母为雌雄异体,外形相似。精子由口游出,随水流至雌体内与卵受精,合子附着在口腕上,发育成生有多纤毛的浮浪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纤毛脱落下沉,附着在海底的物体上,成为有口和触手的水螅型幼体或钵口幼体(scyphistoma),以后用横裂生殖产生碟状幼体(ephyra),每个碟状幼体,经过翻转,最后发育长成自由生活的海月水母。有的未经复杂变态,可由螅状幼体直接发育成为成体。

精子+卵子》》》合子》》》囊胚》》》原肠胚》》》浮浪幼虫 碟状体《《《横裂体《《《钵口幼体《《《螅状幼体 (三) 其它代表种类

海蛰:伞半球形;中胶层厚;

伞边缘无触手,由8个感觉器将伞缘平分为8个区,每个区的伞缘有14-20个小舌状的缘瓣;口腕愈合,大型口消失,在口柄下部各有8个口腕,每个口腕又分成3翼,在其边缘上形成很多小孔,称为吸口;

肩板上也有很多吸口及触手;海蛰依靠吸口吸食一些微小的动植物为食物。 蛰皮是加工后的伞部;蛰头或蛰爪为海蛰的口柄部分。 三、珊瑚纲

与水螅纲和钵水母纲不同,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且水螅体的构造较水螅纲的螅体复杂;全为海产,多生活在暖海、浅海的海底;珊瑚虫构成“海底花园”,珊瑚为珊瑚虫的骨骼。

(一)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全部海产,单体或群体生活,大多具骨胳; 体制呈两辐射对称(只有一口道沟,类似两侧对称); 只有水螅型,其构造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和隔膜丝; 消化循环腔被胃层突出的隔膜分成若干小室; 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第 8 页 共 11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