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平面设计史 王受之考研笔记 复习资料完整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世界平面设计史 王受之考研笔记 复习资料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2.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本质区别:美国没有英国那样悠久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崭新的由各个国家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因此,英国人对于中世纪风格津津乐道的时候,是对自己国家的传统风格的怀旧情绪的表现,而美国人学习英国人发展中世纪的风格,则只是从形式上的一种时尚的模仿而已,其中没有那种对于古代风格的依恋情感。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人是希望能够利用这个运动来扼制工业化带来的设计衰退状况,以手工艺来对抗工业化,而美国人从来没有对工业化有厌恶感,对于他们来说,发展工艺美术运动风格,是在美国工业化时期的设计中锦上添花,并没有想过要利用工艺美术运动风格取代工业化风格,因此虽然形式上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相似,但是内容却有不同的地方。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1.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过渡时期的设计代表人物朱利斯?谢列特,和尤金?格拉谢特。 2.谢列特在设计史上被称为“现代海报之父”,也被称为“法国妇女解放之父”。 3.尤金?格拉谢特:杰出的插图画家和平面设计家,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过渡时期的设计代表人物。

4.巴黎“新艺术运动”的重要设计中心: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六人集团”。

5.“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联系和区别(必考): 联系:

(1)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 (2)都是对工业化的强烈反应;

(3)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4)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一些装饰动机。 区别:

(1)“工艺”运动较重视中世纪歌特风格,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借鉴和追求的核心,“新艺术”则完全放弃了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走向自然装饰,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 (2)“工艺”运动的发展,引导了别国对自然风格的出现,“新艺术”是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家具、装饰工艺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从1895年到1900年期间,穆卡成为代表“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风格的最核心人物。他的植物纹样装饰,他的曲线的运用,他取自拜占庭文化的镶嵌风格,他的单线平涂的色彩和设计,他的构图和布局,他精细的人物描绘,都成为欧洲各个国家设计界热衷和模仿的对象。他的风格甚至被一些设计家称为“穆卡风格”。

7.英国“新艺术”运动插图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奥伯利?比亚兹莱,代表作《阿瑟之死》、《沙乐美》。

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

1.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视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他在设计上真正突破是1907年为德国电器工业公司设计了公司的标志,这个设计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形象设计。1907年,贝伦斯与穆特修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而这个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是标志着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2.格拉斯哥派:与马金托什一起进行研究的设计家都是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其中包括两姐妹:玛格列特〃麦当娜和弗朗西斯〃麦当娜,加上三人的好友赫伯特?麦克奈尔,组

成一个非常团结的集团。日后,马金托什与玛格列特,麦克奈尔与弗朗西斯组成两个家庭,关系就更加密切了。他们的这个组合,开始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后因设计成就越来越大,名气远扬,因而被改称为“格拉斯哥派”。

3.维也纳“分离派”运动:19世纪末叶,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自称“分离派”,在形式方面与德国的“青年风格”接近,成为一股德文国家的新世界运动力量。维也纳“分离派”正式成立于1897年4月3日。那一天,维也纳正统的艺术组织“维也纳创造性艺术家协会”开会,会上就传统和发展问题发生严重冲突,一批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当场宣布退出这个协会,与主流分离,因此自称“分离派”。这场冲突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保守与进步的冲突。 4.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和宣言内容: 宗旨: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 宣言内容: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5.佛兰克?赖特的“有机建筑”六原则: (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的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6.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的建筑风格:

(1)设计上侧重于以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设计的框架和曲线卷草图案装饰,采用了纵横直线为基本的布局安排,然后用曲线把纵横直线相交的部分流畅地联结起来。

(2)象征主义,他们采用的图案和装饰,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内容。他们设计的一些海报,往往采用对称的方式,内部包含了象征的,甚至是宗教性象征的装饰动机。 7.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

(1)美国设计家赖特在平面设计上的探索;

(2)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查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

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臵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

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空间的绘画特色。

2.未来主义:是意大利在20世纪初出现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设计的一场影响深刻的现代主义运动。它的开端是以意大利未来主义奠基人费里波〃马里涅蒂于1909年二月份在法国报纸《费加罗报》上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为标志的。他们的绘画表现了对象的移动感、震动感,趋向表达速度和运动,这是未来主义的核心部分。它的中心,是以歌颂大工业化、大机械化、大都会生活的无政府主义态度,否定一切过往的文化和艺术,否定传统文明。 3.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4.超现实主义的内涵: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5.在平面设计中最早把摄影机运用于创造性设计活动的是瑞士人赫伯特〃玛特。

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 设计运动

1.“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立体主义在战后的重要代表列日的歌颂机械的立体主义艺术作品,成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借鉴。同时,欧洲在战后产生了重要的新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主要在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上,以及在室内设计上影响很大。但是,“装饰艺术”运动风格也影响到平面设计,一批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家利用绘画上的立体主义和设计上是“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综合起来,成为新的平面设计风格,从而形成了以立体主义的绘画为核心的所谓“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科夫和卡桑德拉。

2.“海报风格”运动:“海报风格”运动是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的“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的一个以海报设计为中心的平面设计运动。这个运动大约开始于1898年前后,是因为德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和商业需求促成的。它的形式特点主要是利用当时艺术上出现新的简单形式和象征性特点,在海报设计和其他平面设计上运用简单的图形,平涂的色彩,鲜明的文字,来达到商业海报和其他商业平面设计的宣传目的。德国“海报风格”运动的奠基人是鲁西安?伯恩哈特。 3.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因素: (1)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 (2)原始艺术的影响 (3)简单的几何形态 (4)舞台艺术的影响 (5)美国爵士音乐的影响 (6)汽车的影响

(7)形成独特的色彩系列(鲜红 鲜蓝 橘红 金属色)

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

1.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从风格上看,是立体议—未来主义的综合,但是与立体方义和未来主义的不同在于俄国构成主义的明确政治目的性。在平面设计上,彩非常粗糙的纸张印刷,显示新时代的刻苦精神,在版面编排上,彩未来主义杂乱无章的方法,表示与传统决裂。在诗歌的撰写上彩所谓阶梯方法,行句错落。

2.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特征:高度理性,完全采用简单的纵横编排方式,字体完全采用无装饰线体,除了黑白方块或者长方形外,基本没有其他装饰,直线方块组合文字成了基本全部的视觉内容,在版面编排上采用非对称式,偶是追求非对称之中的视觉平衡。 3.《风格》杂志的社会理念:

(1)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

(2)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集体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

(3)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 (4)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 的力量,具有改革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平面设计风格

1.包豪斯三个发展阶段:

(1)1919-1924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2)1925-1930 迪索时期的包豪斯; (3)1931-1933 柏林时期的包豪斯。

2.《包豪斯宣言》: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终极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物。今天,他们各自独立的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和所有的工艺技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指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注入建筑的精神,以免流失为沙龙艺术,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我们应该转入实用,艺术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艺术家与技师之间在根本上没有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过个人意识的珍贵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们的作品变成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师的熟练,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的根源即建筑在这个基础上。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组织,在这个组织里绝对没有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的职业屏蔽,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幢建筑物、雕塑和绘画结合的新的未来殿堂,利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其树立在高处,变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

3.康定斯基对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贡献: (1)分析绘画;

(2)对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 4.包豪斯课程的分类: (1)必修基础课; (2)辅助基础课;

(3)工艺技术基础课(如金属工艺、木工工艺、家具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纺织工艺、墙纸工艺、印刷工艺等)

(4)专门课题(如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展览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等、) (5)理论课(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等) (6)与建筑专业有关的专门工程课。

5.依索体系运动: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反映,这个运动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有所不同,它没有过多的社会工程内容,没有那么提倡以设计改善社会、改善劳动人民的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