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数学:操作设计型问题专题复习(苏科版九年级)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考数学数学:操作设计型问题专题复习(苏科版九年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数学:操作设计型问题专题复习(苏科版九年级)

【考点导航】

操作设计型问题主要包括剪纸、折叠、展开、拼图、作图(不包括统计图表的制作)、称重、测量、空间想像等,这类试题的难度往往不大,但容易失分.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理解掌握轴对称轴、中心对称及点的轨迹的基本性质,审清题意,学会运用图形的平移变换、翻折变换和旋转变换. 注意运用分类讨论、类比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操作习题解题训练,提高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创新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丰富的数学经验,这类题是很难解决的. 【答题锦囊】

例1 某公园有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三角形花坛,三角形的顶点A、B、C上各有一棵古树.现决定把原来的花坛扩建成一个圆形或平行四边形花坛,要求三棵古树不能移动,且三棵古树位于圆周上或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上.以下设计过程中画图工具不限. (1)按圆形设计,利用图1画出你所设计的圆形花坛示意图;

(2)按平行四边形设计,利用图2画出你所设计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示意图; (3)若想新建的花坛面积较大,选择以上哪一种方案合适?请说明理由. A A

B

【思路点拨】

第(1)小题只要作出△ABC的外接圆(分别作AB、BC的垂直平分线,得到交点O,再以O为圆心,以OA长为半径画圆)即可;第(2)小题分别作出△ABC的AB、BC、CA边的中线,并延长加倍中线得到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第(3)小题通过计算圆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得出结论。

[标准解答]

(1)作图工具不限,只要点A、B、C在同一圆上;

(2)作图工具不限,只要点A、B、C在同一平行四边形顶点上;

图1

C B

图2

C

BD4=3,

cos30?316? ∴S⊙O=?r2=≈16.75,

3 (3)∵r=OB= 又S平行四边形

AOBDC图3 ∵S⊙O > S平行四边形

∴选择建圆形花坛面积较大.

例2 如图4,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图案.

000

(1)请你画出此图案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90,180,270的图

12

=2S△ABC=2××4×sin60o=83 2图4

案,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千万不要将阴影位置涂错;

(2)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旋转后点A的对应点依次为A1、A2、A3,求四边形AA1A2A3的面积;

(3)这个美丽图案能够说明一个著名结论的正确性,请写出这个结论. 【思路点拨】

000

本题考查旋转变换,将四边形图案绕点旋转90,180,270的图案后形成的新图案是一个边长为8的正方形,四边形AA1A2A3也是一个正方形.若设原图中Rt△ABC的三边分别为a、b、c,根据面积公式可知,?a?c??21ac?4?b2,即AB2+BC2=AC2 2 [标准解答]

(1)如图5,正确画出图案

(2)如图,

=-4S?BAA3

错误!嵌入对象无效。错误!嵌入对象无效。12

=(3+5)-4××3×5

2

=34 图5 故四边形似AA1A2A3的面积为34.

222

(3)结论:AB+BC=AC或勾股定理的文字叙述

例3 现有一张长和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将它折两次(第一次折后也可打开铺平再折第二次),使得折痕将纸片分为面积相等且不重叠的四个部分(称为一次操作),如图6甲(虚线表示折痕).除图6甲外,请你再给出三种不同的操作,分别将折痕画在图6①至③中(规定: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和另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如果能够“配对”得到四组全等的图形,那么就认为是相同的操作,如图乙和图甲表示相同的操作).

甲 乙

① ② ③

图6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动手操作且其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试题,首先要弄懂题意,根据能够“配对”得到四组全等的图形的要求,进行画图,如有困难,也可动手操作。

[标准解答]

例4 如图7所示,在4×4的菱形斜网格图中(每一个小菱形的边长为1,有一个角是60°),菱形ABCD的边长为2,E是AD的中点,按CE将菱形ABCD剪成①、②两部分,用这两部分可以分别拼成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要求所拼成图形的顶点均落在格点上.

(1)在下面的菱形斜网格中画出示意图;

图7

(2)判断所拼成的三种图形的面积(s)、周长(l)的大小关系(用“=”、“>”或“<”连接):

面积关系是 ; 周长关系是 . 【思路点拨】

第(1)小题是一道拼图题,拼图的结果分别是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要注意根据这三种图形的定义,并且在菱形斜网格中拼图,图形的顶点均落在格点上.第(2)小题是计算题,拼图不改变图形的面积,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所拼图形的周长. [标准解答]. (1)

(2) S直角三角形=S等腰梯形 =S矩形;

l直角三角形>l等腰梯形 > l矩形.

例5 如图8(1),是边长分别为4和3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BC和CˊDˊEˊ叠放在一起(点C与Cˊ重合). (1)操作:

固定△ABC,将△CˊDˊEˊ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得到△CDE,连结AD、BE,CE的延长线交AB于点F,如图(2).

探究:在图8(2)中,线段BE与AD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将图8(2)中的△CDE,在线段CF上沿着CF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CDE设为△PQR,如图8(3).

探究:设△PQR移动的时间为xs,△PQR与△AF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x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操作:

固定图8(1)中△CˊDˊEˊ,将△ABC移动,使顶点C落在CˊEˊ的中点,边BC交DˊEˊ于点M,边A C与DˊEˊ交于点N,设∠A C Cˊ=α(30°<α<90°),如图8(4).

探究:在图8(4)中,线段CˊN·EˊM的值是否随α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没有变化,请求出CˊN·EˊM的值;如果有变化,请说明理由.

A A

DD

F

E

B E′ C(C′) B C(C′)

(1) (2)

A A B R D′

F P N M Q

E′ C C′ B C(C)

(4) (3)

图8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探索性命题.解题时要审清题意,注意运用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的变化规律.第(1)小题中△BCE≌△ACD;第(2)小题中△PQR与△AFC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PQR的面积减去△SQR的面积.第(3)小题中△EˊM C∽△CCˊN. [标准解答]

(1)BE=AD.证明如下:

∵△ABC与△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ACB =∠DCE=∠60°,CA=CB,CE=CD, ∴∠BCE =∠ACD. ∴△BCE≌△ACD. ∴BE = AD.

(2)设RQ与AC交于点T,RP与AC交于点S, 在△QTC中,

∵∠TCQ=30°,∠RQP=60°,

∴∠QTC=30°.∴∠QTC =∠TCQ. ∴QT=CQ=x.∴RT=3-x.

∵∠RTS +∠R=90°,∴∠RST =90°. ∴y=-

333(3?x)2?(0≤x≤3); 84(3)CˊN·EˊM不变.证明如下:

∵∠AC B=60°,

∴∠MC Eˊ+∠NCCˊ=120°. ∵∠CN Cˊ +∠NCCˊ=1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