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xx第二十二小学张子仂

【摘要】在教育领域,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是当前国内外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信息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数学教学结构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信息技术

无论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还是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和运用,首先必须通过最基本的识记才能完成。实验表明,使人识别同一信息,用语言描述需要2.8S,用线条图需要1.5S,用黑白照片需要1.2S,直接看实物需要0.7S;识别彩色的、动态的、有趣的信息将比上述提高几倍至几十倍。在教学中选用实用模型、计算机、录像、幻灯、投影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比语言描述可节省~的时间。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加以整合,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将发挥更显著的优势,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良好的情境能使人赏心悦目,兴趣昂然。“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

1、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1 / 5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剌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教材中尽管有色泽明丽、充满童趣的情境画、示意图,但毕竟都是静态的,有些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物体的运动过程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所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把这些图制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死”的东西“活”起来,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

例如: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材中的方法是将圆柱垂直纵切分割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长方体,从而得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教材中所描述的过程非常抽象,如利用计算机将教材上的方法制成课件,演示切拼过程,学生就能感受到直观形象,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2、化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能使学生感官接受较强剌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降低学生认识的难度,化难为易。如:教学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实物转化为几何图形时,利用课件先演示实物,再将其对应的几何图形凸现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3、化苦为乐,调动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例如进行课堂检测时,可以把检测题的答案设计成果子,题目内容设计成篮子,课堂检测就变成了摘果子的游戏。面对有趣的游戏,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

二、优化心理环境,培养探究精神。

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环境是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感状态的直接反映。教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思维、优化教学方法,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新颖刺激的心理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为学生增

2 / 5

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

三、优化探索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采用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处理教学内容、传递教学信息。因此,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剌激不是单一的剌激,而是诸如视觉、听觉,甚至包括触觉和嗅觉(虚拟现实类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让学生感受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剌激,这种剌激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进入视听并用、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利用动画软件,设计的各种折法,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了气氛,创造了意境,教师及时点拨“纸的大小是相同的,为什么折出的形状不完全相同,却都叫做它的二分之一?”,这样一来,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优化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主要衡量标志是在同样的有效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育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1.5%,味觉占1%,其他占3.5%。这证明视听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较大,同时也表明,视觉与听觉结合,获得知识的总和能达94%,尤其可见视听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应用教学媒体与注意力集中程度密切相关。关于注意比率的研究证实: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集中比率为

81.7%;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集中比率则为54.6%。可见视觉媒体引起人的注意力比听觉媒体高得多,若视听结合则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会大大提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中视觉和听觉最为有效,二者并用效果更佳,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充分发挥人的五个感官的全部作用,效果最佳,必然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保持更长久的记忆,进而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统计图表”这部分知识时,如按一般方法讲解一种统计图表的画法,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要20多分钟。若运用多媒体课件分步绘制并结合讲解,可

3 / 5

缩短至5分钟左右,而且绘制的图表精确、美观,既加快了教学节奏、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优化信息反馈,培养协作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可控系统。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反馈,一般难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只有利用系统反馈出的信息与预期目标加以比较,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励教学动机,矫正教学程序,检测教学效果。

1、优化操作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教师的操作过程,可实现教学内容和实验现象的回放,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自己操作的正误。这种信息交流简单明了、容量大,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有些重要的实验现象,学生难以理解、操作,例如:第十一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百分数中让学生理解液体浓度的实验等。反复实验有利于学生记忆,但是过于浪费时间、物品。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可以在演示完实验后,让学生质疑或教师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重复播放实验过程,采用“放大”、“慢放”、“重放”、“定格”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可收到良好效果。

2、优化作业与试卷评析中的信息反馈。

作业与试卷评析的传统方法是:师生用语言或书写交流信息。这种信息交流的弊端是:A.信息交流量少;B.写在本子或试卷上的作业效果大多数同学看不到;C印象不深刻。如把作业或试卷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制成课件或直接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教师的点拨下,大家加以分析、比较,对重点、难点还可以重复再现,将好的解题思路、简便的计算过程重点展示,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这种评析方法既生动具体,又节省时间,而且效率高,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此外,还可利用多媒体投影或网络展示学生作业中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工整的文字书写、优美的几何图形、独特的设计方法等,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心。学生的课外作业及进一步的学习探讨,还可通过网络与与教师及时交换,使课堂延伸到课外。

4 / 5

六、优化数学素材,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事例,如播放从电视台录制的我国科学家在计算修建三峡水库时需要的原材料、挖掘的土石方和库区的蓄水量、电站的发电量及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诸方面的直接贡献等各种数据概况,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我国科技的创新情况,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此外,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几何图形的移动、折叠、剪拼等变换中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我们教与学构建了新的平台,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5 /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