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古代作品原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韩国古代作品原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又曰:

斜月照窗红脸冷,晓风飘袖翠眉攒。 辞君步步偏肠断,雨散人归入梦难。

致远见诗歌、,不觉垂泪,二女谓致远曰:?倘或他时重经此处,修扫荒冢。?言讫即灭。

明旦,致远归冢边,彷徨啸咏,感叹尤甚,作长歌自慰曰:

草暗尘昏双女坟,古来名迹竟谁问。

唯伤广野千秋月,空锁巫山两片云。 自恨雄才为远吏,偶来孤馆寻幽邃。 戴将词句向门题, 感得仙姿侵夜至。 红锦袖、紫罗裙, 坐来兰麝逼人薰。 翠眉丹颊皆超俗,饮态诗情又出群。 对残花,倾美酒,双双妙舞呈纤手。 狂心已乱不知羞,芳意试着相许否。 美人颜色久低迷,半含笑态半含啼。 面熟自然心似火, 脸红宁假醉如泥。 歌艳词,打欢合,芳宵良会应前定。 才闻谢女启清谈, 又见班姬抽雅泳。 情深意密始求亲,正是艳阳桃李辰。 明月倍添衾枕恩,香风偏惹绮罗身。 绮罗身,衾枕恩,幽欢未已离愁至。 数声余歌断孤魂,一点残灯照双泪。 晓天鸾鹤各西东,独坐思量疑梦中。 沉思疑梦又非梦,愁对朝云归碧空。 马长嘶,望行路,狂生犹再寻遗墓。 不逢罗袜步芳尘,但见花枝泣朝露。 肠欲断,首频回,泉户寂寥谁为开? 顿辔望时无限泪,垂鞭吟处有余哀。 暮春风,暮春日,柳花掩乱迎风疾。 常将旅思怨韶光,况是离情念芳质。 人间事,愁杀人,始闻达路又迷津。 草没铜台千古恨, 花开金谷一朝春。 阮肇刘晨是凡物, 秦皇汉帝非仙骨。 当时嘉会杳难追,后代遗名徒可悲。

9

悠然来,忽然去,是知风雨无常主。 我来此地逢双女, 遥似襄王梦云雨。 大丈夫,大丈夫,

壮气须除儿女恨,莫将心事恋妖狐。

后致远 擢第东还,路上歌诗云:?浮世荣华梦中梦,白云深处好安身。?乃退而长往,寻僧于山林江海,结小斋,筑石台,耽玩文书,啸咏风月,逍遥偃仰于其间。南山清凉寺,合浦县月影台,智理双溪寺、石南寺、墨泉石台,种牡丹至今犹存,其皆游历也。最后,隐于伽耶山海印寺,与兄大德贤俊、南岳师定玄, 探究经纶,游心冲漠,以终老焉。

三、《三国史记》中的民间故事

《三国史记》是于1145年金富轼(1075~1151)等奉高丽仁宗王之命而编撰的纪传体正史,是记述韩国三国时期历史的断代史,本纪28卷,志9卷,表3卷,列传19卷。《三国史记》虽然是官撰正史,但在记述各色人物的列传中融有不少来自民间的人物故事、寓言等。

(一)人物故事------《温达传》

《温达传》(金富轼 《三国史记》卷四十五,列传,第五)收录在《三国史记》“列传”,其原文如下:

温达,高句丽平冈王时人也。容貌龙钟可笑,中心则 然。家甚贫,常乞食以养母,破衫弊履,往来于市井间。时,人目之为愚温达。

平冈王少女儿好啼,王戏之曰:?汝常啼,聒我耳,长必不得为士大夫夫妻,当归之愚温达。?王每言之,及女年二八,欲下嫁于上部高氏,公主对曰:?大王常语,汝必为温达之妇,今何故改前言乎?匹夫犹不欲食言,况至尊乎。故曰王者无戏言。今大王之命谬矣。妾不敢祇承。?王怒曰:?汝不从我教,则固不得为吾女也。安用同居,宜从汝所适矣。?

于是,公主以宝钏数十枚系肘后,出宫独行,路遇一人,问温达之家,乃行至其家,见盲老母,近前拜问其子所在,老母对曰:?吾子贫且陋,非贵人之所可近。今闻子之臭,芬馥异常,接子之手,柔滑如绵,必天下之贵人也。因谁之侜以至于此乎?惟我息不忍饥,取榆皮于山林,久而未还。? 公主出行,至山下,见愚温达负榆皮而来,公主与之言怀,温达勃然曰:?此非幼女子所宜行,必非人也,狐鬼也。勿迫我也!?遂行不顾。公主独归,宿柴门下。明早更入,与母子备言之,温达依违未决,其母曰:?吾息至陋,不足为

10

贵人匹;吾家至窭,固不宜贵人居。? 公主对曰:?古人言,一斗粟可舂,一尺布可缝,则苟为同心,何必富贵然后可共乎??乃卖金钏,买得田宅、奴婢、牛马、器物,物用完具。初,买马,公主语温达曰:?慎勿买市人马,须择国马病瘦而见放者,而后换之。?温达如其言。公主养饲其勤,马日肥且壮。 高句丽常以春三月三,会猎乐浪之丘,以所获猪、鹿,祭天及山川神。至其日,王出猎,群臣及五部兵士皆从。于是,温达以所养之马随行,其驰骋常在前,所获亦多,他无若者。王召来问姓名,惊且异之。

时,后周武帝出师伐辽东,王领军迎战于拜山之野,温达为先锋,疾斗斩数十余级,诸军乘胜奋击,大克。及论功,无不以温达为第一。王嘉欢之曰:?是吾女婿也!?备礼,迎之,赐爵为大兄,由此宠荣尤渥,威权日盛。 及阳冈王即为,温达奏曰:?惟新罗割我汉北之地为郡县,百姓痛恨。未尝忘父母之国,愿大王以愚不肖,授之于兵, 一往必还吾地。?王许焉。临行誓曰:?鸡立岘、竹岭以西不归于我则不返也!?遂行,与新罗军战于阿旦城之下,为流矢所中,路而死。欲葬,柩不肯动,公主来抚棺曰:?死生决矣,于乎归矣。? 遂举而窆, 大王闻之悲恸。

(二)古代小说中的“贞女、烈女”的原型------《都弥传》

《三国史记》列传中有一部分是平民百姓的传记,如《都弥传》、《知恩传》、《薛氏女传》等就是这类传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都弥传》(金富轼 《三国史记》卷四十八,列传第八,“都弥”),兹录原文于下:

都弥,百济人也。虽编户小民,而颇知义礼,其妻美丽亦有节行,为时人所称。盖娄王闻之, 召都弥与语曰:?凡妇人之德,虽以贞洁为先,若在幽昏无人之处,诱之以巧言,则能不动心者鲜矣。?对曰:?人之情不可测也,而若臣之妻者,虽死无二心者也。?王欲试之,留都弥以事,使一近臣,假王衣服马从,夜抵其家,使人先报王来,谓其妇曰:?我久闻尔好,与都弥博,得之。来日,入尔为宫人。自此后,尔身吾所有也。?遂将乱之,妇曰:?国王无妄语,吾敢不顺?请大王先入室,吾更衣乃进。?退以杂饰以婢子荐之。王后知见欺,大怒,诬都弥以罪,臛其两眸子,使人牵出之,臵小船泛之河上。遂引其妇,强欲淫之,妇曰:?今良人已失,单独一身,不能自持,况为王卿,岂敢相违。今以月经,浑身污秽。请俟他日,薰浴而来。?王信而许之,妇便逃至江口,不能渡,呼天痛哭,忽见孤舟随波而至,乘至泉城岛,遇其夫未死,掘草根以吃。遂与同舟至高句丽蒜山之下。丽人哀之,丐以衣食。遂苟活,终于羁旅。

(三) 寓言------《乌龟与兔子》、《花王》

11

1、《乌龟与兔子》

《乌龟与兔子》(金富轼 《三国史记》卷 金庾信)这个寓言收录在《三国史记》的“列传”之一“金庾信传”。故事如下:

……春秋与青布三百步密赠王之宠臣先道解,道解以馔具来想饮。酒酣,戏之曰:?子亦尝闻‘龟兔之说’乎?昔,东海龙女病心,医言:‘得兔肝合药则疗也。’然,海中无兔,不奈之何。有一龟曰:‘白龙王言,吾能得之。?遂登陆,见兔言:‘海中有一岛,清泉玉石,茂林佳果,寒暑不能到,鹰隼不能侵,尔若得至,可以安居无患。’因负兔背上。游行二三里许,龟顾谓兔曰;‘今龙女疲病,须兔肝为药故,不惮劳,负尔来耳。’兔曰:‘噫!吾神明之后,能出五脏,洗而纳之。日者,少觉心烦,遂出肝心洗之,暂臵岩石之底。闻尔甘言径来,肝尚在彼,何不回归取肝?则汝得所求,吾虽无肝尚活,岂不两厢喜哉?’龟信之而还。才上岸,兔脱入草中,谓龟曰:‘愚哉,汝也!岂有无肝而生者乎?’龟悯默而退……

2、《花王》

《花王》(金富轼《三国史记》卷第四十六,列传第六,“薛聪”)收录在《三国史记》“列传”之一-“薛聪传”里。其原文如下:

……神文大王以仲夏之月,处高明之室,顾谓聪曰:?今日宿雨初歇,薰风微凉,虽有珍馔哀音,不如高谈善以舒伊郁。吾子必有异闻,盖为我陈之。? 聪曰:?唯,臣闻昔花王之始来也。植之以香园,护之以翠幕,当三春而发艳,凌百花而独出,于是,自迩及遐,艳艳之灵,夭夭之英,无不奔走上谒。唯恐不及。忽有一佳人,朱颜玉齿,鲜妆奇服,伶俜而来,绰约而前,曰:‘妾履雪白之沙汀,对镜清之海,而沐春雨以去诟,快清风而自适,其名曰 ,蔷薇。闻王之令德,期荐枕於香帷,王其容我乎?’又有一丈夫,布衣韦带,戴白持杖,龙锺而步,佝偻而来,曰:‘仆在京城之外,居大道之旁,下临苍茫之野景,上倚嵯峨之山邑,其名曰,白头翁。窃谓,左右供给虽足,膏粱以充肠,茶酒以清神,巾衍储藏,须有良药以补气,恶石以蠲毒。故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凡百君子,无不代匮。不识王亦有意乎?’或曰:‘二者之来,何取何舍?’花王曰:‘丈夫之言,亦有道理,而佳人难得,将如之何?’丈夫进而言曰:‘吾谓,王聪明,识理义,故来焉耳。今者非也。凡为君者鲜不亲近邪侫,疏远正值,是以孟轲不遇以终身,冯唐郎潜而皓首,自古如此。吾其奈何?’ 花王曰:‘吾过矣,吾过矣。’?

于是,王愁然作色曰:?子之寓言城有深志。请书之以谓语王者戒。?遂擢聪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