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饵—捕食者模型稳定性分析00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食饵—捕食者模型稳定性分析0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食饵—捕食者模型稳定性分析

【摘要】自然界中不同种群之间还存在着一种非常有趣的既有相互依存、又有

相互制约的生活方式:种群甲靠丰富的天然资源生存,种群乙靠捕食甲为生,形成食饵-捕食者系统,如食用鱼和鲨鱼,美洲兔和山猫,害虫和益虫等。本文是基于食饵—捕食者之间的有关规律,建立具有自身阻滞作用的两种群食饵—捕食者模型,分析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相轨线分析,并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食饵—捕食者模型 相轨线 平衡点 稳定性

一、问题重述

在自然界中,存在这种食饵—捕食者关系模型的物种很多。下面讨论具有自身阻滞作用的两种群食饵-捕食者模型,首先根据该两种群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解释参数的意义,然后进行稳定性分析,解释平衡点稳定的实际意义,对模型进行相轨线分析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二、问题分析

本文选择渔场中的食饵(食用鱼)和捕食者(鲨鱼)为研究对象,建立微分方

程,并利用数学软件MATLAB求出微分方程的数值解,通过对数值结果和图形的观察,猜测出它的解析解构造。然后,从理论上研究其平衡点及相轨线的形状,验证前面的猜测。

三、模型假设

1.假设捕食者(鲨鱼)离开食饵无法生存;

2.假设大海中资源丰富,食饵独立生存时以指数规律增长;

四、符号说明

x(t)/x1(t)——食饵(食用鱼)在时刻t的数量;

y(t)/x2(t)——捕食者(鲨鱼)在时刻t的数量;

r1——食饵(食用鱼)的相对增长率;

r2——捕食者(鲨鱼)的相对增长率;

N1——大海中能容纳的食饵(食用鱼)的最大容量;

N2——大海中能容纳的捕食者(鲨鱼)的罪的容量;

?1——单位数量捕食者(相对于N2)提供的供养食饵的实物量为单位数量捕食

者(相对于N1)消耗的供养甲实物量的?1倍;

?2——单位数量食饵(相对于N1)提供的供养捕食者的实物量为单位数量捕食

者(相对于N2)消耗的供养食饵实物量的?2倍;

d——捕食者离开食饵独立生存时的死亡率。

五、模型建立

食饵独立生存时以指数规律增长,且食饵(食用鱼)的相对增长率为r1,即

x??rx,而捕食者的存在使食饵的增长率减小,设减小的程度与捕食者数量成正

比,于是x(t)满足方程

x?(t)?x(r?ay)?rx?axy (1)

比例系数a反映捕食者掠取食饵的能力。

由于捕食者离开食饵无法生存,且它独立生存时死亡率为d,即y???dy,而食饵的存在为捕食者提供了食物,相当于使捕食者的死亡率降低,且促使其增长。设这种作用与食饵数量成正比,于是y(t)满足

y?(t)?y(?d?bx)??dy?bxy (2)

比例系数b反映食饵对捕食者的供养能力。

方程(1)、(2)是在自然环境中食饵和捕食者之间依存和制约的关系,这里设有考虑种群自身的阻滞作用,是Volterra提出的最简单的模型。

下面,我们加入种群自身的阻滞作用,在上两式中加入Logistic项,即建立以下数学模型: ?xx??1 (3) x?(t)?rx?1???2??1111NN12???xx??1 (4) x?(t)?rx??1???2?2222NN?12??

六、模型求解

在此,我们采用MATLAB软件求解此微分方程组中的x1(t)、x2(t)的图形及相轨线图形。

设?1?1.5,?2?4,r1?1,r2?0.4,N1?3500,N2?500,使用MATLAB软件求解,程序代码如下: 1)建立M文件

function y=fun(t,x)

y=[x(1).*(1-x(1)./3500-1.5*x(2)./500),0.4.*x(2).*(-1+4.*x(1)./3500-x(2)./500)]';

2)在命令窗口输入如下命令:

[t,x]=ode45('fun1',[0,40],[2000,35]) 得到数值解如下:

t 0 0.1033 0.2066 0.3099 0.4132 0.8079 1.2026 1.5973 1.9919 2.3806 2.7693 (x(1),x(2)) 1.0e+003 * (单位:千克) 2.0000 0.0350 2.0654 0.0369 2.1276 0.0389 2.1863 0.0412 2.2412 0.0438 2.4113 0.0560 2.5111 0.0732 2.5358 0.0961 2.4870 0.1248 2.3741 0.1577 2.2127 0.192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