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期末综合练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企业统计》期末综合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7.工业增加值( AE )A、包括了固定资产折旧部分B 、是工业物质消耗价值的一部分

C 、是工业净产值的一部分 D 、是工业商品产值的一部分 E 、是工业总产值的一部分 18.所得税( BCD )。 A、不包括在利润总额中 B、是按企业利润的数量征收的收入税

C、决定于企业的经营规模 D、决定于企业的盈利水平 E、不决定于企业的经营规模 19.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 CDE )。

A、

报告期商品销售额同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B、

报告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同期商品销售额

C、报告期日数?报告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同期商品销售额 D、

报告期日数同期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E、

报告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同期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额

20.在企业经营综合评价中,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有( ADE )。

A、目的性 B、协调性 C、可比性 D、全面性 E、可行性 21.确定综合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有( ABCD )。

A、同一性 B、目的性 C、稳定性 D、协调性 E、全面性 22.在功效系数法中,若采用时间标准计算功效系数,应该( AD )。

A、历史上最低值为不允许值 B、历史上最低值为满意值 C、历史上最高值为不允许值

D、历史上最高值为满意值 E、经常出现的值为满意值 23.反映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状况的指标主要有( BCE )。

A、新产品投产率 B、产品市场占有率 C、产品市场覆盖率 D、商品周转速度 E、商品出口率 24.企业经营环境的统计预测方法主要有( ABD )。

A、指标预测法 B、概率预测 C、回归预测法 D、时间数列 E、抽样预测法 25.消费品或生活服务的市场潜量主要受( BCD )因素的影响。

A、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 B、某一地区的人口 C、购买力水平 D、居民消费能力 E、企业的生产能力 26.市场潜量的预测方法有( BCDE )。

A、指标预测法 B、购买力估算法 C、抽样预测法 D、同系产品法 E、专家预测法 27.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应包括( BCDE )。

A、试制期 B、试销期 C、成长期 D、成熟期 E、衰退期 28.企业产品竞争能力评价标准有(ABE )。

A.时间标准 B.行业标准 C.计划标准 D.空间标准 E.主观指标

29.某些耐用消费品可以采用普及率方法来判断商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普及率大体种类有(ACE )。 A按居民家庭数统计的普及率 B按企业数统计的普及率C按某种商品社会拥有量和居民总数计算的普及率 D按逻辑斯蒂曲线计算的普及率 E 按拥有率与最大可能拥有量计算的普及率

30.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产量变动无关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下列费用属于固定成本的有( ACE )。 A、固定资产折旧费 B、原材料燃料费 C、保险费 D、计件工资 E、租金

31.某企业根据测算,固定成本为116000元,目标单位变动成本为81元/台,预计销量为4000台。那么,目标总成本和目标单位成本分别为( BD )。

A、目标总成本324000元 B、目标总成本440000元 C、目标单位成本81元 D、目标单位成本110元

E、目标总成本116000元

32.一个科学的决策,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BCDE )。

A、决策方法 B、决策目标 C、决策方案 D、未来状态 E、收益报偿 33.下列决策属于非计量决策的是( ADE )。

A、企业发展战略 B、企业产品销售量 C、企业经营利润 D、企业经营方针 E、企业人事变动 34.在某种状态下,决策的最佳方案应该( BCE )。

A、收益值最小 B、收益值最大 C、损失值最小 D、损失值最大 E、机会损失为零

5

35.投资决策方法的基础是( CE )。

A、预期效益 B、计量单位 C、现金流量 D、投资项目 E、货币时间价值 36.企业投资方案评价选择的标准有( AC )。

A、投资回收期 B、投资平均利润 C、投资收益期 D、投资额多少 E、净现值 37.用净现值比率法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的特点有(AC )。

A、可用于不同投资规模的方案间的比较 B、不便于不同投资规模的方案间的比较 C、有时会遗漏给企业带来更大实际总收益的投资方案

D、不会遗漏给企业带来更大实际总收益的投资方案 E、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38.设备更新决策包括的内容有( ABCE )。 A、设备最佳使用期决策

B、设备的经济寿命决策 C、新设备替换旧设备决策 D、设备折旧决策 E、设备购置决策

39.在以下因素中,企业劳动力数量控制应考虑( ACE )。

A、产出量与劳动效率 B、企业管理方式 C、设备数量与工人看管设备定额 D、资金有机构成的状况 E、岗位分工和劳动负荷 40.企业生产控制的主要内容有( ABCE )。

A、生产进度控制 B、产品质量控制 C、产品成本控制 D、产品盈利控制 E、库存控制 四、简答题

1、企业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指直接组合生产要素,为社会消费而从事货物生产、流通,或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有权拥有资产和承当债务,谋求盈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主要有以下特征;(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即拥有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实力,以及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2)企业是经济组织。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首先表现为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拥有商品生产经营者应有的全部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实体。其次,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还表现在它直接组合生产要素,从事货物的生产和流通,或提供劳务,并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的活动的组织。(3)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行政干预,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活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以自己的经营活动收入抵偿支出,不断取得盈利。企业为创造盈利,就必须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承担市场竞争的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劳动效率,讲求经济效益。(4)企业具有法人资格,拥有法定的义务和权力。企业作为一种人格化的、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的经营活动,一方面受到法律保护,一方面要承担法律义务。企业法人享有在依法核准登记的范围内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从事经营活动并取得盈利的权力。同时要对其盈亏承担经济责任,有权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独立享有法定的民事权和承担法定的民事义务。

上述四个方面,既是企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企业区别于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形式的基本条件。一个真正的企业,必须同时符合上述特征,具备上述条件。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中,第三产业是怎样具体划分的?

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可分为一、二、三次产业,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内容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分为两大部门: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一般说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前两个层次中,具备企业条件的生产经营组织属于企业,第三产业后两个层次的基层单位基本属于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 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相对应,微观企业也可作出相应划分。属于第一产业的企业有农业企业,包括种植业企业、林业企业、畜牧业企业、渔业企业等。属于第二产业的企业有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有交通运输企业、邮电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企业、保险企业、地质普查企业、房地产企业、居民服务企业、旅游企业、咨询信息服务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等。

3.简述企业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从两个方面反映:

(1)企业统计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首先,企业统计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企业统计不仅可以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还可以提示企业经济运行规律,为企业管理提供系统、准确的信息。其次,企业统计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基础:有些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本身就是统计工作或以统计为主体、基础的工作,所以企业统计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基础。最后,统计工作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的特点,使企业统计可以为企业管理科学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手段。

(2)企业统计是企业管理的方法。企业统计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为了对企业经营活动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统计的描述、评价、预测、决策、控制五项基本职能构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6

4、企业经营环境的含义及其分类。

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又离异于企业之外的社会系统,是企业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总称,也称企业外部环境。

企业经营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从企业经营环境的客观属性划分,可以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技术环境、政治法律制度环境、文化历史环境、市场环境、国际环境等方面。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方面。

(2)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划分,可以分为投资环境、生产环境、交换环境等。

投资环境包括资金筹措、地址选择等方面所要求的外部条件;生产环境包括科技发展、原材料供应、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所要求的外部条件;交换环境包括市场范围及容量、流通渠道及网点、信息传播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3)从外部环境诸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是否直接来看,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

直接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因素;间接环境是指不直接作用于企业,而是通过市场或其它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因素。实际经济生活中,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在很多情况下的互相包容的,共同影响着企业。

5、企业经营环境统计的特点是什么?

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经营环境统计有如下特点:

(1)企业经营环境统计与企业素质分析相结合,重点研究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素质是企业内部条件或环境的集中表现。企业的外部环境与企业素质是相互联系的。外部环境比较规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企业素质的高低又决定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强弱。将外部环境统计与企业素质分析结合起来,有利于发现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问题。找出机会和问题,与企业素质进行对应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会、解决问题、扬长避短,提高企业素质,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2)单项环境要素的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企业外部环境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每一种要素既单独地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各种要素又相互联系,交互约束着企业的行为。因而,企业经营环境统计不仅要对单项环境要素进行考察,重点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还要对多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测定多种要素的交互影响。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企业经营环境十分复杂。经营环境统计既要研究外部环境的状况,还要分析环境变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经营环境状况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有些可以用统计数据加以表示,大部分则不可能或不适于用统计数据直接予以反映。同时,即使是可以用统计数据直接描述的环境要素,其背后也包含着大量难以量化的因素。因此,企业经营环境统计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采用各种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经营环境进行研究,并尽可能对定性观测的结果赋值,做量化分析。

6.什么是企业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企业的社会环境是指来自人类社会并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外部条件,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文化环境等。

社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因素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经营的政治环境的调查与评价

影响企业经营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有: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府有关政治、经济的方针、政策、法令、规定等;政治形势的稳定性;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统计

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直接影响主要是指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研究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第一、国民经济及企业所属行业的经济增长状况;第二、经济结构状况,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等;第三、通货膨胀状况;第四、失业率、企业所属行业的开工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第五、股票价格的涨跌,利率、汇率的变动情况等等。

(3)企业经营的技术环境统计

企业的技术环境是指与本企业有关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第一、国家、地区及企业所属行业的科技投入情况、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第二、与企业有关的科技服务活动;第三、企业所属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第四、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新技术状况等等。

(4)企业经营的人口和文化环境统计

企业经营的人口环境是指人口的数量、分布和构成,以及流动状况等对需求的影响。而文化环境则是指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特性、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商业习惯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7

7.简述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含义、特征及其相关指标。

第一、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含义: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消费者为了满足其生活或生产需要,通过市场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

第二、社会商品购买力有以下三方面主要特征: (1)货币性:必须具有货币支付能力,而不是指心理愿望或实际需要;(2)可能性:有可能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包括已经实现的和有可能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3)消费性:购买的目的是用于生活或生产消费,而非“转卖”。

第三、社会商品购买力的相关指标有:

社会商品购买力主要分为生活消费品购买力和生产资料购买力。前者用于最终消费,也称为零售市场购买力;后者用于中间消费,又称批发市场购买力。

零售市场购买力又可分为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和社会集团公用消费品购买力。前者是城乡居民用于购买生活消费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包括非农业居民向农业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劳务的购买力;后者是社会集团用公用经费购买公用消费品的货币支付能力。

生产资料购买力是指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等行业购买自身消费的生产资料的货币支付能力。可分为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力、工业生产资料购买力和其他行业生产资料购买力。

从社会商品购买力形成和实现的不同阶段进行概括,可形成社会商品购买力统计的指标体系。它主要由下列指标构成:(1)期初(期末)的结余购买力

期初(期末)的结余购买力是指居民历年货币收入大于支出而积累起来可以用来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结余,以及在期初(期末)时,国家和地方财政、生产企业、投资企业拟用于生产资料消费方面的货币余额。在实际中,一般表现为手存现金和银行储蓄存款。

(2)本期形成的购买力

这是指在居民本期货币收入中,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以及各种生产经营者在本期产品生产销售(或营业)收入中形成的,因中间产品生产补偿和最终产品投资对生产资料的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3)本期已实现的购买力

这是指本期全社会通过市场供应给居民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消费额和各种生产经营者的生产资料额。主要包括贸易部门对居民和生产经营者的零售额和批发额以及生产者的自产自销额。

(4)本期全部购买力

这是指在报告期,全社会最大可能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包括用于消费品及劳务方面和用于生产资料方面的最大支付能力。

社会商品购买力最终是用来反映市场商品需求的,而且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此外,社会商品购买力还有一些相关的指标,如:

社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之和,是形成社会商品购买力的主要来源,也可以说是社会商品购买力的主体。

人均收入是居民在报告期各项收入之和与人口数的比值,用来反映报告期居民人均最大可能的购买力水平。在研究市场环境时是反映市场需求状况的常用指标。

8.劳动生产率的含义是什么?其表现形式与种类有哪些?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率,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有两种表现形式:

(1)用单位劳动消耗量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表示。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率?生产经营成果劳动消耗量公式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劳动消耗量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成正比。因而该指标称为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 (2)用单位生产经营成果所耗用的劳动量表示。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率?劳动消耗量生产经营成果公式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单位生产经营成果所消耗的劳动量成反比,因而该指标称为劳动生产率的逆指标。 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和逆指标在理论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正指标较为常用,逆指标一般用于劳动定额的制定和检查。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