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牌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界牌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规模以及其它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发育情况进行长距离、宏观预测预报,分析和把握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在隧道内揭示的大致里程等,从而制定预报预案,并根据揭示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

短距离预报是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掌子面素描、超前钻孔等方法进行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地下水出露情况等,对可能有突泥、突水和其它不良地质情况的地段应进行钻孔验证。 5.3 地质调查

隧道施工中,根据对已开挖地段的地质调查,可推测前方的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根据有:隧道开挖面的地质素描、岩体结构面调查和涌水观测等工作。

5.3.1 隧道开挖面的地质素描

①.地层岩性

本隧测区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土(Q4ml),坡洪积(Q4ld+el)粉质黏土,坡残积(Q4ld+el)粉质黏土,滑坡堆积层(Q4del)粉质黏土夹碎块石,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泥夹砂岩,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泥岩夹砂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砂岩夹泥岩。

②.地质构造

本隧测区位于扬子地台之川中台坳,川东褶皱束中,由一系列NE近于平行的狭长不对称褶皱组成,背斜成山多较窄,向斜成谷较开阔,有隔挡式褶皱之特点

③.不良地质

根据重庆地区煤田资料,结合调查勘测分析报告,长岭岗隧道须家河组共有8个小煤层,上部3个,下部5个。每个煤层厚0.2~1.0m,成层较差。根据既有线深孔勘测及区域地质分析,煤层无自燃倾向和煤尘爆炸危

险,但仍有瓦斯逸出,无瓦斯突出危险。

受黄草峡谷背斜核部影响YDK85+245至YDK85+315段围岩较破碎、受申家沟断层影响YDK87+045至YDK87+165段围岩较破碎,易引起塌方、受顺层偏压影响YDK88+225至YDK88+345段围岩易发生滑坡,施工中应保证隧道安全穿越。

④.地下水的特征

地下水主要为表现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类。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测区第四系坡残层、坡洪积层、坡崩积层、滑坡堆积层中,基本为透水层,该类地下水分布面积小,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对隧道影响较小。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等的厚层砂岩体组成的含水岩组中,水量较丰富,珍珠冲组地层岩性层间水力联系软弱,地表水主要沿中溥~厚层砂层下渗,层理产状较缓,主要沿层间向黄草峡背斜两翼渗出,须家河组厚~层砂岩储水条件好,由于洞身多为须家河组厚层砂岩,地下水发育,地下水具有承压性。

据本次现场调查,该隧道进出口均有常年流水,且水量较大,进口量可达3L/s,出口水量约2L/s.据取水样分析,基属HCO3-、SO42-、Ca2+型水。对砼具硫酸盐H2型侵蚀。 5.3.2 岩体结构面调查

侏罗系下统珍冲组(J1z)岩层:根据渝怀线施工情况,珍珠冲组(J1z)底部存在一层厚5~20cm的黏土岩,其具有膨胀性,施工时就对开挖岩性加强监测。

重点对人为坑洞、煤层瓦斯、膨胀岩段、受黄草峡谷背斜核部影响围岩岩体结构面调查测量,范围一般长×高为2×2(m)~5×2(m)。 5.3.3 隧道涌水观测

对隧道中的涌水,除观测其水温、水质(颜色、气味、有无气体和沉

淀物等)及分析其原因和水源外,更重要的是观测其涌水量及其变化情况,尤其对较大的股流和整个隧道或导坑的用水量应进行定期观测。

隧道涌水量测量,可根据不同的涌水状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股状涌水和钻孔集中涌水的涌水量,可用容器直接量测。 ②.面积涌水量,隧道或导坑中呈降雨状的面积涌水,可按涌水面积与接水容器口面积之比来推算涌水量。

③当隧道或导坑底板上的水流可以围堵时,可用直角三角堰或梯形堰测量其涌水量。

④在隧道口有排水池时,采用停止抽水测水位。 5.3.4 资料提交

(1)原始资料

地质素描现场记录、钻速测试、岩石物理力学试验记录、岩性签定、水质分机这些是反映隧道地质情况最原始和最详细的资料,应按顺序整理成册。

原始资料中还应提交每次预报的通知书及效果检查报告,以便进一步总结经验。

(2)正式成果

①.隧道不良地质段的地质素描和实际的地质纵断面图;

地质素描图系根据现场记录整理绘制,是已施工隧道连续的、系统的、详尽的地质资料,是鉴定围岩类别和为隧道养护维修的重要依据。原则上要将所有工作结果都反映在此图上,如果图幅太大,作图不便,可将其它测试结果如钻速测试等另行作图,将其工作量以简单的符号表示在图上。

实际地质纵断面图,是根据施工阶段的地质素报图编制的。内容应包括围岩类别、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概况、施了中发生的重大事故(坍方、涌水、碎屑流等)。全面地反映隧道工程情况,是隧道竣工图之一。

② .重大预报次数和预报效果统计表;

对施工影响大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报,应提出预报根据和对施工的影响程度,开挖后应进行总结。

预报效果统计表是对每次预报成功或失败的评价,以此作为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准确度的根据。

③.全隧道代表性岩石标本。 (3)要 求

①.工作前应制定统一的作图格式、规定和图例。

②.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随施工连续进行,跨越不良地质段后结束。 ③.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强调的是连续、及时(收集资料、整理分析、预报)和准确。

④.凡变更围岩类别必须提供地质素描依据,及对围岩的录象、影相资料。

⑤.各级施工人员应支持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为其工作提供方便。 5.4 超前地质探孔

超前地质钻孔是对探测到的不良地质体的确认。在物探手段单一的情况下超前地质钻孔应连续搭接进行,超前地质钻孔的位置、孔深、数量、取芯等由地质人员根据物探预报成果并结合掌子面附近的地质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5.4.1 超前地质探孔特点

优点:可以直接从取出的岩芯或岩粉中了解前方的地质情况,方法直接可靠。

缺点:往往以一孔或几个孔代表掌子面前方的整体,具有局限性;对隧道施工干扰大,通常一个循环的超前探孔需要中断隧道施工10~20小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对隧道施工的干扰,超前地质探孔需加工施工作业台架、台架运移轨道及钻机台板,钻机通常放在专用的钻机台车上,把钻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