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地毯式”自主学习过关自查表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地毯式”自主学习过关自查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④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⑤开山鼻祖: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⑥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 ⑦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⑧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⑨演绎:铺陈;发挥。 ⑩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3.近、反义词 近义词: 雄浑—雄壮 敦厚—忠厚 鼻祖—始祖 赞叹不已—赞不绝口 反义词: 敦厚(奸诈) 压抑(放松) 鲜明(暗淡) 两面三刀(表里如一) 随心所欲(顾虑重重) (2)导读思考: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①佩戴面具,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简单,不固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表演形式,剧情靠说唱来描述、情节可以任意拖沓,唱腔和舞台动作可以随意发挥、重复,时间可以拖至三五天,传承和发展靠“师传身授”。 习作1 :家乡的风俗 一、审题提取要点 1.详略得当,选择最有特色的内容详写; 2.写好场面; 3.查阅资料,巧妙插入。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学表达方法 1.学习《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重点撷取最有特色的场面进行描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学习《腊八粥》,抓住最能体现风俗独特的那一个方面进行重点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反应衬托出食物的美味,风俗的独特。可以用拟人化地手法。 3.可以学习《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把藏戏的特点写出来,接着使用插叙的手法,写藏戏的来源,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先总后分,让人印象深刻。 舞龙灯 三、范文 春节的时候,我的老家溧水洪蓝有许多的风俗,如吃饺子,蒸团子,舞龙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舞龙灯。 龙灯走街串巷,每家每户会在门前摆上红布和礼品,供奉着,称为挂红,以祈求龙的保佑。听说,当地人还会在龙灯舞到自家门口时,将小孩子放到龙嘴里“含”一下,认龙为“干爹”,以求保佑孩子平安聪慧。 去年正月初六,我和父母一起早早地吃过晚饭,回到奶奶家。正好舅舅他们也在家,我就和妹妹一起走到街上,只见街上人山人海,远处时不时传来“咚锵”的声音,竟然正好碰到了舞龙灯,太好了! 我朝声音的方向看去,看见了一条井然有序的龙灯队伍朝我们走来。有的人举着龙头,有的人举着龙身,还有的人举着龙尾。龙的眼睛是由超亮的LED手电筒制成的,光芒四射,显得霸气十足。当队伍从我们面前走过时,我数了一下,这条龙灯是由十八节组成的。当我和妹妹正想跟在龙灯后面时,奶奶走了过来说:“龙灯今晚会到我们家来的,我们先回家布置一下吧!” 回到家,爷爷把准备好的礼品和红布全部拿了出来,摆在门前。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把礼品和红布摆在门前呢?”爷爷回答道:“把礼品和红布放在门前是为了迎接龙灯呀!” 过了一会,龙灯来到我们家,我和妹妹跪在堂前,向龙灯磕头。龙灯进到堂前,围成了一个圈,龙的嘴里吐着龙珠,一个人拎着一颗龙珠,引导着龙灯嘴里的那颗龙珠,龙珠一伸一缩,大家嘴里喊着“呦嗬嗬”,家里热闹极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最具代表性的春节风俗!舞龙灯,寄托了家乡乡民们太多的美好祈愿! 点评:小作者以时间为轴来组织素材,其中,详细写了初见和龙灯到家的两个场面,一个写出静态的龙之壮美,一个写动态的舞动之热闹,借由家人的话,穿插介绍习俗的由来,很好地体现了舞龙灯这一家乡习俗的迷人之处。 《语文园地一》 一、交流平台 为什么文章中有些内容要写得详细,有些要写得简略呢? 回答提示: 根据作者重点想要表达的意思决定的,需要重点表达的内容要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二、词句段运用 1. 2. 注意加点部分,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参考答案: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是近义词,是“都,全部”的意思。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达同样的意思,词汇丰富可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②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参考答案: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 “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是近义词,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达同样的意思,词汇丰富可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2.拓展运用,写这样的句子

例① 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南锣鼓巷摩肩接踵,什刹海熙熙攘攘。

例② 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吐露芬芳,热情的杜鹃绽放笑容,美丽的海棠傲然盛开,到处花香醉人。

3.了解习俗寓意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糕”与“高”、“鱼”与“余”,“蝠”与“福”是谐音,有许多取谐音的好兆头表达良好祝愿的习俗,比如:

①新春扫尘,寓意除陈(尘)布新; ②给孩子发压岁钱,寓意压祟(岁); ③张贴有大公鸡的年画,寓意大吉(鸡); ④春节前倒贴福字,是寓意福气已到(倒)。 ⑤除了谐音,还有其他一些习俗,比如: ⑥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 ⑦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是寓意耳朵不受冻; ⑧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是寓意辞旧迎新、驱邪保平安; ⑨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三、书写提示:认识行楷

范例是硬笔行楷,笔画之间有连带,部分笔画有变形,笔画流畅、活泼,书写速度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练习。

四、日积月累(可用图4)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看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⑤布:布施,给予。 ⑥德泽:恩惠。 ⑦秋节:秋季。

⑧焜(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⑨华(huā):同“花” ⑩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2.明诗意

园中的葵菜枝叶苍翠,郁郁葱葱,附着于葵叶上的朝露显得格外晶莹透亮。然而,好景不长,待到朝阳冉冉升起之后,露水很快就会被晒干了。和煦的春天处处阳光雨露,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蓬勃,无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呈现出一派繁荣。常常担心那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