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国华 财务报表分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池国华 财务报表分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3.1资产负债表分析概述

1内涵: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使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是某一特定日期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价值所拍的一个快照。 2 分析意义:

(1) 揭示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的内涵; (2) 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变动原因;

(3) 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3 分析程序:

(1) 了解企业的经济环境和业务特征;

(2) 确认企业关键会计政策并分析会计政策弹性; (3) 进行资产负债表的全面分析; (4) 进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3.2资产负债表的全面分析

全面分析包括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资本结构分析。

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是将资产负债表的实际数与选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编制出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分析。其目的之一就是从总体上概括了解资产、权益额的变动情况,揭示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差异,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年度之间)。

2、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又称作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是通过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占总资产或权益总额的比重,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结构和权益结构变动的合理程度。

分析角度:

(1)从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比例角度分析; (2)从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比例角度分析; (3)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比例角度分析,有以下3种固流结构策略可供选择①适中的固流结构策略。结果是盈利水平一般,风险程度一般。②保守的固流结构策略。结果是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③冒险的固流结构策略。结果是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但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4)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3.3 资产项目分析

3.3.1 流动资产项目分析

13

1.货币资金分析: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 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1) 货币资金的规模分析 影响因素:

1) 企业资产规模、业务收支规模; 2) 行业特点;企业筹资能力; 3) 企业对货币资金的运用能力; 4) 货币资金的用途是否被限定; 5) 人为操纵的影响。

(2) 货币资金变动原因分析 影响因素:

1) 销售规模的变动; 2) 信用政策的变动;

3) 为大笔现金支出做准备; 4) 筹集资金尚未使用。

2.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金融资产,其变现能力很强。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析应关注以下要点: (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分析

(2) 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调节货币资金分析 (3)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目的性分析

3.应收账款分析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尽管企业都倾向于现金销售,但应收账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应关注以下要点: (1) 应收账款规模合理性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来发现应收账款规模的异常,应收账

款分析应对比前后几个会计年度或是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或是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进行对比分析,对应收款的来龙去脉进行分析。 (2) 应收账款规模变动原因分析,企业销售规模变动导致应收账款变动;企业信用

政策改变;企业收账政策有所变化;空挂应收账款,虚构销售收入;关联方占用;巨额冲销。

(3)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一般来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在企业信用期限范围内;

1~2年的应收账款有一定逾期,但仍属正常;3年的应收账款风险较大;而3年以上的因经营活动形成的应收账款已经与企业的信用状态无关,其可回收性极小。 (4) 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析。债务人的区域性分析;债务人的财务实力分析;债务

人的集中度分析;债务人的关联性分析。 (5) 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分析。若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过低,则有潜在亏损挂账

之嫌;若计提比例过高,则可能有人为加大企业费用,调节当期利润的企图。对于坏账准备的分析,应结合企业具体的会计政策来进行。

14

4.其他应收款分析

主要有以下分析要点: (1) 利润调节分析; (2) 关联方占用分析;

(3) 抽逃税金或其他违规行为分析。 (4) 5.存货分析

(1) 存货真实性分析;

(2) 存货的结构分析;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条件下,在产品存货应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

分析时应特别注意对变动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任何存货比重的剧烈变动,都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发生。

(3) 存货的计价;存货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盈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为:①期

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②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应增加。③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④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3.3.2非流动资产项目分析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析(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关注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及其变动规模的大小及合理性。

2. 长期股权投资分析

(1)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目的分析:企业战略性考虑;多元化经营而降低经营风险、稳定

经营收益;为将来某些特定目的积累资金;粉饰财务状况。 (2) 长期股权投资年度内重大变化分析:收回或者转让某些长期股权投资; 增加新的长

期股权投资;因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而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增加。 (3)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确认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其中:

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4)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使

得企业今后无法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由此操纵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财务报告更加真实。

3. 投资性房地产分析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而持有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只有满足特定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即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但是,同一企业通常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能同时采用两种模式。

15

4.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的规模分析:对其总额进行数量判断,即将固定资产与资产总额进行比较。

这种分析应当结合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及企业生命周期来进行;

(2) 固定资产的结构分析:既可以在不增加固定资金占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又可以使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利用。

(3)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分析,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分析:注意以

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性。②观察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否前后一致。③分析企业对固定资产净残值及使用年限的估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4) 固定资产减值分析

5.无形资产

(1) 无形资产的规模分析。将无形资产与资产总额进行比较。进行比较时应当结合行业、

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及企业生产经营生命周期来开展。 (2) 无形资产的确认分析。如果企业出现无形资产的不正常增加,则应关注是否是企业

为了减少研究和开发支出对利润表的冲击而进行的一种处理。 (3) 无形资产的类别比重分析。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如

果企业的无形资产以非专利技术、商誉为主,则容易产生资产的“泡沫”。 (4) 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如果发现下述一种或数种情况,应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回收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①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代替,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②该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③其他足以证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超过可回收金额的情况。“可回收金额”是指以下两项金额中较大者: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即该无形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因出售该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的余额;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4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

3.4.1负债项目分析

1. 短期借款分析

注意两点:

(1) 与流动资产的规模相适应; (2) 流动资产规模的变动

2. 应付账款分析

注意两点:

(1) 应付账款的质量界定(成长型企业的应付账款较少,而成熟型的企业则较多); (2) 应付账款规模的变动。

3. 其他应付款分析(其他应付款常被写作调节各期收入和利润的“调节器”,当收入多的

时候,先在这儿存放,以备不景气的年度使用) 分析重点:

(1)内容分析:其他应付款常会隐瞒收入,应将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与应收账款明细科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