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学发展谈宋学与理学的关系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从宋学发展谈宋学与理学的关系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从宋学发展谈宋学与理学的关系

漆侠在其《宋学的发展和演变》里指出“宋学研究存在两个偏向”,其中一个是把理学等同于宋学。而邓广铭在其《宋史十讲》中则明确提出“不应该把理学等同于宋学”。本文主要从宋学的发展来谈其与理学的关系,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理学是宋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作为宋学的一个分支,理学与宋学的前两阶段有其联系与区别。通过对宋学与理学关系的了解,有利于对两者的概念加以区分,对理学的地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宋学家与理学家的评价也有一个较准确的定位。

周敦颐的太极学说(太极学派)、张载的气本论学说(气学派)、二程朱熹理本论学说(理学派)、陆九渊的心本论学说(心学派)、叶适陈亮的功利学说(功利学派)

自汉儒至于庆历(公元1402)间,谈经者训诂而不凿。《》七经小传(宋·刘敞著)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于《三经义》(宋·王安石著)行,视汉儒之学弱土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

(程颢)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

《宋史·道学传·程颢传》

宋初经学大抵沿汉学脉承,一些阁僚大臣多用于经世通政,以欧、苏、司马(光)、王(安石)等为代表。庆历后,一方面开始出现疑经非古的倾向,直到朱熹、王柏、俞庭椿甚至元·吴澄,对古籍删改去增;另一方面,自二程、张载逐渐形成道学(亦称理学或心学),专门研究格物、穷理、诚身、致知,对元明理学有很大影响。一部分学者对经典的诠释研究,有重要贡献,成就以朱熹为最。

宋学在南宋时逐步演变成理学,但是浙东事功学派还是应列入宋学学派。

理学亦称义理之学,性理之学。也是宋元明清时期以研讨理气、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伦理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于元、明、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伦理学思潮、狭义的理学,专指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唐中叶以后,一些名儒如唐代的韩愈、李翱,北宋初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胡瑷、孙复、石介等举起批判佛教的旗帜,力图全面恢复儒学的权威,揭开了理学的序幕。随着儒家批判并融合佛、道思想过程的展开,到北宋中期,理学思潮逐渐形成。当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理学家,如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人,各自形成学派,从不同方面探讨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理学的基本范畴。他们自称其道为“圣人之道”,其学为“圣人之学”,这时的学说称为道学。后来理学研究渐盛。理学在北宋和南宋初、中期曾受到压制,一度被指斥

为“伪学”,直到南宋理宗褒崇理学之后,它才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

理学讨论的伦理学问题主要有:一是对于道德起源的探讨和对于道德原则的论证。力图把道德原则与宇宙本原、人的本性统一起来。周敦颐《通书》的中心观念是“诚”,认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而诚是天道的表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太极图说》)。张载从世界的统一性推论出道德原则,认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正蒙·乾称》),人和物都是气所构成的,具有共同的本性,因而应该爱人爱物,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同上书);“立必俱立,爱必兼爱”(《正蒙·诚明》)。程颢、程颐则直接把道德原则与宇宙本体、人的本性统一起来,以为宇宙的最高实体是“理”,“理”的内容就是仁、义、礼、智,而性也就是理。朱熹更以“理”为太极,太极即是天地的本原,至高无上的绝对,也就是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程、朱都认为道德原则即是宇宙本体,这种本体赋予人,就成为人的道德本性,这是道德的来源。与程、朱不同,陆九渊、王守仁则宣扬“心即理”、心即性,把道德原则纳入心中,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心固有的天赋观念,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内在要求。理学家从宇宙本原和人的本性中引申出道德原则,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二是关于道德理想与道德评价的研讨。理学以圣人为理想人格、立身处世的榜样。周敦颐的“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太极图说》);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程氏遗书》卷二上);程颐的“圣人与理为一”(《程氏遗书》卷二十三);朱熹的心中“天理流行”(《论语集注·颜渊》)即“心与理一”;王守仁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学问》),都是把合内外、一天人、爱物我、行仁义为最高的道德理想与圣人的标准。其理论上的一个共同偏失就在于过分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而忽视了其间的对立和斗争。理学家还就王霸、义利、理欲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讨和论争,这些问题还涉及道德的来源和道德评价的依据与标准问题。三是关于修养方法即如何提高道德品质的学说。周敦颐的“主静”、“无欲”;张载的“知礼成性”、“自明诚”;二程、朱熹的“主敬”、“居敬穷理”;陆九渊、王守仁的“明心”、“致良知”等均属此类。理学家一般认为,道德理想只能通过自我认识和践履才能达到。因而注重知行关系的研究,提出“知先行后”、“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学说,力图把知识与道德、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理学提倡的修养方法,具有将认识方法和修养方法等同起来和强调道德原则与实际生活相统一的特点。

理学经历了一个长达几百年的发展过程。北宋中期是理学形成时期,各学派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出现了不同倾向之间的分歧和论争。南宋是理学成熟时期。朱熹以二程思想为主要依据,综合周敦颐、张载诸人之学,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理学思想体系,标志着理学的完成。与此同时,早已孕育于二程特别是程颢理学思想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至陆九渊时发育出“心即理”的心学学说。朱、陆的论争,反映了理学内部的分化。南宋后期,经魏了翁、真德秀等人的推崇,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获得最高统治者承认,被确立为正统地位。

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万物的本原问题。理学家对这个问题各有不同回答,但是都否定有上帝一类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他们集中批判佛、道以空、无为世界本体的理论。张载提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不是空无,而是占有时间和空间的物质气的存在形式,太虚之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了\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本原,但理并不是虚空,而是实有其理。理是观念性的实体,是有实际内

容的。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以太极之理为宇宙本体,太极是\有理\和\无形\的统一,而不是纯粹的虚无。陆九渊、王守仁以心为本原,认为\心即理也\。理学家在讨论世界本原问题时,已接触到思维同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 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理学家对人性来源的探讨,和他们的本体论有密切联系。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但他有时又夸大了性的作用。程颢提出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发展了性即理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陆九渊认为,心即是性,即是理。王守仁提出心之本体即是性,即是至善。理学家们在心性问题上虽然说法不同,但他们所谓性,都是指某种道德原则、道德属性。他们通过讨论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试图解决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从不同方面强调人的道德意识的作用。

③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理学家都很重视认识问题,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把本体论、心性论、认识论统一起来,融为一体。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通过对《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发挥,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程颐主张至于物而穷其理,但不能逐物,必须\反躬\。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主张格物、致知二者不可分离,穷理多后,便能\豁然贯通\,内外合一。陆九渊强调\反观\,认为心便是理,只须向内反观,不必向外求索。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了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他们还讨论到知行关系问题,提出\知先行后\、\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学说,力图把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

理学所讨论的,不是纯粹的认识问题,主要是道德意识的自我认识和实践问题。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心有灵明。人生天地之间,不仅与天地对立,而且与天地相通,人可以与天地并立而为三。张载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周敦颐的\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程颐的\圣人与理为一\,朱熹的\心与理一\,王守仁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都是力求建立人生最高理想。他们都宣扬所谓合内外之道,一天人之学。但理学家一般认为,这种最高理想,只能在日用人伦之中,通过自我认识和践履才能达到。理学家所谓理欲、义利之辩以及格物致知、诚、敬等功夫,就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理学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

流派 理学中有不同学派,各个学派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互相区别,使理学思潮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或称王学)。这些不同的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或特点,但是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看,主要有三大派别:

① 张载为代表的气一元论哲学。是理学中的唯物主义学派。他提出的\太虚即气\的学说,彻底否定了道家\有生于无\和佛教\以天地万物为幻化\的理论,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他的 \一物两体\的学说,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事物内部的一与两,即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使他的唯物论带有辩证法的特色。他还讨论了即物穷理等认识问题,肯定了耳目见闻等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但他提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和\天地之

性\、\气质之性\的观点,表现出他的唯物论哲学的不彻底性。他的气一元论学说,为后来的王廷相、王夫之等人所继承和发展,发生了很大影响;其心性之学,为程朱学派所接受。

② 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哲学。是理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学派。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第一次把理作为最高范畴,提出了理本论哲学。特别是程颐,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把理说成是形而上者,把阴阳说成是形而下者,认为理不是阴阳,而是\所以阴阳者\。这就把形而上之理说成世界本原。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是理所派生的。朱熹进一步发展了二程思想,完成了理学体系。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理气关系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理有气,但理是\本\,众理之全体,便是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散在万物,如月亮印在万川。他建立了理学各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理学集大成者。一般把朱熹和二程、特别是和程颐联系起来,合称程朱学派。

③ 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哲学。是理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他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提倡自作主宰,建立了初步的心学体系,开创了理学中的心学学派。王守仁进一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以吾心之良知为天理,完成了心学体系,称为陆王学派。程朱理学同陆王心学,是理学中的两个主要唯心主义派别。

此外,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也是理学中的一个派别。邵雍接受了道教的\先天图\,用数的关系构造了自然界和历史发展在内的世界图式,用数来说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变化。他的学说在理学中具有一定影响。司马光虽未建立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他提出以\虚\和\诚\为中心范畴的一套哲学思想,也构成了理学中的一个派别。

与理学有联系的,还有北宋时的王安石。他推行新法,作《三经新义》,曾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和变化,并对老子的道作了新的解释,他的学说被称为\新学\。与二程同时的苏轼、苏辙,公开主张儒、道、佛合流,杂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而为一,与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互相斗争,他们的学说被称为\蜀学\。南宋时,与朱熹同时的陈亮、叶適,提倡事功之学,反对义理之学。陈亮批判理学说,自从道德性命之说一兴,\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他的批判有深刻之处,但不完全合于事实。叶適反对张载、二程对于佛教的批评,认为不必和佛教辩论关于心性的问题。他对性与天道一类学问,持反对态度。

演变 北宋中期是理学形成时期,各学派已初步建立各自的体系。不久,二程理学占了主导地位,二程是周敦颐的学生,但他们不讲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也不讲邵雍的\象数学\,又对张载的\太虚即气\说进行批评。二程所说的理,主要是指君臣父子等伦理道德,认为这是天下之定理,另外,理又有自然规律的意思。程颐提出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及\性即理\等命题,成为理学的重要思想,而程颢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及心即天的思想,则开了心学一派的先河。

南宋是理学发展和成熟时期。二程理学,经杨时、罗从彦、李侗传到朱熹,发生了很大变化。朱熹改造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认为\无极而太极\就是\无形而有理\,以太极为万物本体,提出了理有层次的理一分殊说,并把周敦颐推崇为理学开创者。他又吸收和改造了张载关于气的学说,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理气关系问题,建立了他的理气论和气化学说。他还发展了程颐、张载等人的心性说和格物致知说,提出了一整套认识论和修养方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