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

行片段》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导学生梳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入学习其品格与精神。

2.注重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很多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联想。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而不舍”等句。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和体味表达效果两方面去思考。 教学难点: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前准备:

1.积累字词2.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 教学过程:

闻一多先生以前说过:“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本文是一位诗人用诗意的语言纪念另一位诗人的散文,既有诗一般的富于音乐美的语言,又有典型的人物形象,还有精致严谨富于建筑美的结构,本设计拟采用分板块品读法,研读课文的结构、形象、语言,把握文意,感受文章的诗意。 一、建筑美,美在结构

导语:PPT默读全文,注重文章开头结尾的语句,并找出文中的过渡句,试分析他们的特点。 反馈指导:

开头总说段自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文章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全文以此为纲展开,能够说是文眼。这是闻一多先生对自己行事方式的评价,自评里高度概括自己的做事风格,了解闻一多其人,就不会以为他是骄矜,是自夸了。这是他做人做事的真实写照。此外,使用比较的方法,不光能够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还能够使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但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结尾总结段他评:“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这是臧克家对自己的老师热情洋溢的赞颂,评价里包括了他的诗人气质,他的学术成就,他的民主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结尾再次扣题,高度评价他的说和做。

中间过渡段概括:“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仅仅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两段的关系十分紧密,“仅……

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些呼应紧密的提法,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小结:巧用抒情议论句:总起,结语,过渡,令文章浑然天成,结构精美,非常严谨,富有建筑的匀称,坚固,美观,韵律之美。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则选择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过渡句,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二、绘画美——美在形象

导语:再读课文,找出描写闻一多先生形象的段落,实行阅读品悟。

3-6段为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10-18段是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形象

(一)有感情的朗读第3-6段,根据课文,试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的学者。试来点分析。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可能有这些发现: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兴不做而研究志趣正浓”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而不舍的学者。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新知的渴望和钻研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对自己极其苛刻的要求。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的学者,句子中“贪”和“惜”两个词体现出治学的如饥似渴。为作研究而如痴如醉的学者形象从中,我感受到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拯救国家的决心!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的学者,“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这里的“想吃尽、消化尽”有点夸张,但是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则写出了他高瞻远瞩的爱国情怀!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学者。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放眼历史、胸怀天下、高屋建瓴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不畏艰难、耐得住寂寞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学者。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