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明一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学段考试卷

高二历史文科试题

本试卷共6题(第1题22分,第2题18分,第3题20分,第4题18分,第5题22分,共100分。)

1.(22分)遏制特权,追求公平,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

——《商君书》

材料二 梭伦还颁布了一部新宪法,这部新宪法规定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梭伦以其流传下来的诗歌而出名的第一位伟大的希腊政治家,他的性格特征是中庸和正确的判断。??梭伦使雅典避免了一次巨大的社会灾难,雅典在工商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改革。

——[美]J?H?布雷斯特德《文明的征程》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内容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

第七表 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十、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和商鞅对奴隶主贵族的不同态度,并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进步意义。(8分)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己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

材料二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四 他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赞成神道教为国教,因为神道教认为国民与天皇是一致的,认为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4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人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以及日本“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的主要表现。(10分)

3.(20分) 戊戌变法虽然过去100余年了,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如果把中国现代化道路比作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雷颐《维新的挫顿》

材料二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三 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作为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有何不同?(4分)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分析更为合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2)就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而言,材料三、四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4分)两位作者有何共识?(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4分)

4.(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9年7月10日,是“新教的教皇” 加尔文诞辰500周年。恩格斯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烤了他两个钟头”。

――引自搜狐网2009年7月9日新闻

材料二 明治初年的“神佛分离” 和“废释毁佛” 是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门槛和基础. 当时举国疯狂砸毁佛像,勒令大批和尚还俗,强制幸存的和尚蓄发、娶妻、吃肉喝酒,禁止取法名等等。同时解放神道教,禁止佛教用神道教神做护法神,以神道教为国教,强制佛教寺院必须悬挂天照大神的神符。

――引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避免触动宗教,希望能在不进行宗教改革的情形下富国强兵,结果这些变法都夭折了。

――引自《闲话宗教与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为什么被称为“新教的教皇”?(2分)加尔文为什么要迫害塞尔维特?(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日两国改革对宗教的态度。指出形成两国对宗教迥然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改革宗教政策的影响。(4分)

5.(22分)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的坚实基础。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