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互批作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学生互批作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生互批作文

一、关于学生互批作文的标准

就学生互批作文的标准而言,教师要明确标准并且要尝试不同的标准。我主 要尝试了以下几种:

1、同一标准横向比较法。这是最常用的评价标准,也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但不宜每篇作文都采用这种标准,因为那样基础好的总是高分,久之会 产生自满松劲情绪,逐渐退步。基础差的总是低分,久之会丧失写作信心。 2、因人而异纵向比较法。这种标准指的是基础好的择其构思平庸之作评低分,用评语指出不足。基础差的择其进步较大或某方面某段落有特色的给予高分,用评语指出优点,使其觉得只要认真作文同样可以写好,并非智力比别人差,从而树立信心。布鲁姆说过:“如果儿童感到他有能力进行学习,那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兴趣就会增加。”如果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两篇高分,那么“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

3、定“格”批改。这主要是指抓住教材作文训练中明确规定的“格”,即具体作文要求进行批改。教师也可自己规定“格”,一次选择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互批,不要求面面俱到,反而更能调动起学生互批的积极性与修改的准确性,这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某一阶段向某一方面努力,从而各个击破,逐项提高,使人 人都能批作文,人人都能修改作文。

4、两个标准法。教师可以制定两个评估标准,一为常规标准,一为本次具体标准。若本次具体评估标准能达到,即可得满分,使学生获得局部的成功,看到劳动的成效,以此为动力可激发下次作文的兴趣。常规评估标准则可使其看到 自己还存在的问题,使其下一步的努力有了目标和方向。

二、关于学生互批作文的方法

就学生互批作文的方法而言,有笔批、面批、朗读批改、讲义批改、录音批改、网上批改、作文园地式批改等方法。笔批是最常用的方式,不多展开。 面批这种方法教师批改可以用,学生互批同样可以用。让学生面批前,事先看一两遍作文,对自己认为应改之处用红笔或铅笔打上符号,然后告诉对方自己对这篇作文的批改意见,文章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建议怎样改。对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在商讨之中共同改文,共同提高。面批直接、亲切,针对性强,充分注意了个性的分析,调动了每一个批改者和被批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商讨式处理体现了作文批改中的民主性。

朗读批改、录音批改、讲义批改、投影批改或作文园地式批改都是由老师挑选的代表性作文,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全体同学展示,让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或录下来放给全体同学听,或印成讲义,或投影展示,或贴在墙上的作文园地中,以供学生互评互改。 以上这些方式可结合使用,充分发挥它们的长处,每次都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给学生一种自主权力,培养学生鉴赏表达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得到继作文指导课后的又一次具体、深刻的指导。

通过这样的批改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的加强,提高了对习作的评价能力,使得每写一篇文章便有一次收获与提高,学得扎实而活泼。

三、关于学生互批作文的形式

学生互批作文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式,写自己的,批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而且能让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有时间致力于钻研教材教法。以下是

一些作文互批的设想与尝试,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就学生互批作文的形式而言,有一对一式,一对多式和多对一式等。

一对一式有结对、交错、随机等几种情况。结对可为同桌,可为教师指定,也可自由组合,互相对批。交错即指甲批乙的,乙批丙的,依此类推。互相对批便于双方的互评互改,交流沟通。交错批改则体现了公正性,较客观地体现了一 篇作文在班级中的等级和评价。

随机互批可以抽签的形式进行,特级教师魏书生实行的作文互批,就是抽签式的互批,每次都抽签换人,抽到哪本就批哪本,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 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一对一式的互批,每次批改,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改者竭尽全力,精 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 一对多式的互批是指教师挑选作文水平较高、鉴赏评论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批改,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的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相对准确、到位,也能令教师 放心,但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多对一式的“多”可分为全体、部分、小组等几种情况。全体是指全班同学同批一篇作文。学生在作文上的问题,往往具有普遍性,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这篇作文应为教师挑选出来的典型,采用朗读、听录音、发讲义、投影显示等形式在课堂上集体评改,或贴在墙上作文园地中、放在网上,让全体学生共同评议,研究、揣摩、批改。这种批改可谓群策群力,在共同批改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应该肯定的地方,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并且应该怎样修改,然后再去改自己的文章,在批改、修改中进步,这样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 的整体提高。

部分是指对有代表性的作文感兴趣的同学可对此进行批改,比如课堂上的即 兴评议,课后把自己的评改意见贴于作文园地中等,这种方式较为自由。

以上两种互批完全是开放式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批改是在学生积极参与下完成的,又是在教师民主的状态下完成的。因为“挑选样本权”在老师手里,而修改又是在大家讨论中完成的,这是主导与主体的完善结合,但耗 时较多。

小组可由老师指定,也可自由组合,小组内学生应有上、中、下三类,教师指定组长或学生推选组长负责,人数不限,但不宜太多,四至六人较为合适。由组长负责请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本组或别组的作文。要求每位小组成员把要批改的作文都看一遍,都能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等几篇作文都传阅完后,再在组内对每篇作文统一修改意见,然后由一人执笔评定好中差等级,写下评语,再交本人修改。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意识和行动,使好的学生能取长补短,差生能学到写作的技巧及方法。各组可以选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阐述本组的批改意见,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争鸣。这种形式中学生批改的作文,不再是“样本”,少了典型性,批改的难度增大了。小组批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作用和主体作用,在大部分学生还不能独立对习作进行评价的情况下,小组讨论既可避免全班讨论头绪太多、太繁杂、效率太低的弊端,又可避免独自修改六神 无主、信度不高的缺点,而且把评价权基本上都交给了学生。 四、互批作文的好处

对于作文评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导,该怎么

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实践证明作文互批互改好处多,我们必须让学生参与学生作文批改。

1、引导全体学生参与作文评析,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突出了学生在这项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被动到主动,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新的兴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到的那样: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

2、引导全体学生参与作文评析,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在互评互改中,学生会主动自觉的拿别人的作文很自己的作文对照,在比较中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有利于取长补短。

学生在评议过程中,通过加分、减分亲身感受到病句和错别字的危害,从而能引起他们在写作是的足够重视。

互批互改的作文评析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他们在评析时有了强烈一种责任感,这使他们对作文评析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如:对文章结构、语言,选材、书写的评析标准;标点符号的用法: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这些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写作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互批互改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某种变化。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心底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特别是在异性面前,尤其不愿意露丑,这就促使那些本来不很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绞尽脑汁的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长此以往,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3、引导全体学生参与作文评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作文的讲评,思考教育教学。

传统的作文评改由老师一人承担,一个语文老师要把两个班的作文在规定时间内批改的全面、细致、准确,并对学生确实能起到指导作用,那是很难做到的。批语多数是“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一类的套话。这篇是这几句话,下篇还是这几句,换汤不换药。作文评改流于形式,学生对老师的评语不再关注,很多人“提笔皱眉,谈文色变”。

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互批互改作文评析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把老师从繁重的无用劳动中解脱出来,是老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作文讲评和教育教学,可以说做到了“双赢”。

当然,在学生互批互改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老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即使的补救。

总之,“互批互改”它不是形式,是学生再次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感悟,互相提高的重要途径。学生一旦养成互批互改的良好习惯,在作文的全过程中能过真正不断的自评互评,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快的提高。这也是唯一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文的“捷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