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

1目的

为规范轮胎使用与保养,提高各单位/部门节胎、爱胎意识,实现轮胎贮存、装配拆装、使用气压、负荷、维护保养的规范实施,减少轮胎消耗,提高车辆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特制定本规定。 2职责

公司质检站是公司轮胎使用管理职能部门,设有轮胎管理技术人员。 2.1质检站主要职责:

2.1.1作好各单位轮胎使用、修理、翻新、考核等管理工作。 2.1.2审核轮胎(新、原花修补、翻新)申请计划及统计报表。 2.1.3制定及修订各种车型轮胎使用定额。

2.1.4组织翻修胎质量检查和旧轮胎是否可利用鉴定工作。 2.1.5参加轮胎早期损坏责任分析与轮胎报废鉴定工作。

2.1.6对翻新胎中标单位的产品执行质量检查及办理入库手续。

2.1.7对新型轮胎(新车)进行单胎跟踪记录,从领用上车到第一次翻新前记录。

2.1.8负责旧胎的回收与处置工作。

2.1.9组织事故胎、提前损坏轮胎的鉴定、分析工作,填写《轮胎损坏鉴定表》。

2.2机动科职责:

2.2.1对司机和补胎工开展轮胎合理使用及保养,小修方面技术培训工作。

2.2.2负责轮胎品牌的确定及合同的签订工作。

2.2.3开展轮胎维修、翻新、原花修补胎的选用招标投标工作,并负责对翻新胎中标单位轮胎数量的分配以及索赔工作。

2.2.4参与事故胎、提前损坏轮胎的鉴定、分析工作。 2.3采购部门管理职责

2.3.1按部门经济责任制做好轮胎采购管理. 2.3.2按机动科制订轮胎计划进行供应。 2.3.3对采购价格及质量负责。

2.4各部门/单位要负责执行公司轮胎管理规定,按规定使用、保养好轮胎,努力降低轮胎消耗。 2.5财务科职责

负责轮胎采购及翻新所需的资金。 3管理内容

3.1轮胎的贮存

3.1.1 轮胎应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存放,避免阳光照射。室温以-10℃至+30℃、相对湿度在50%至80%为宜。库房应距离热源、发电设备及其它产生臭氧的地点1米以外。

3.1.2 不应将轮胎与油类、酸类、易燃物及化学腐蚀品存放在一起。

3.1.3 轮胎在贮存中,应有库存卡片,记录轮胎类型、规格、结构、层级、厂牌、生产日期和入库时间,并按生产日期和入库时间分批分类贮存,先进先出,顺序使用。

3.1.4轮胎(新、翻)竖直放置在特制的框架上,至少每两个月转动支持点一次。严禁平直堆垒或穿心悬挂。

3.1.5非盒装内胎,需要适当地充气,悬挂半圆形木架上,并定期转动其支点。不要折叠,平放堆置。 3.2 轮胎的装配和拆装 3.2.1 轮胎的装配

3.2.1.1 安装时正确的润滑

装拆轮胎时需要在以下部位进行润滑:

a. 胎圈(子口) b. 轮辋法兰

c. 轮辋与胎圈底座接触的部分 d. 撬棍

3.2.1.2 轮胎的正确安装步骤

a. 安装现场要清洁: 轮胎内部清洁无物,垫带/内胎清洁

b. 选择合适的轮辋,注意轮辋的尺寸(如:轮辋的直径、宽度、法兰盘高度等),并清洁轮辋。(一般来说,9.00R20轮胎,使用7.0英寸的轮辋;10.00R20轮胎,使用7.5英寸的轮辋;11.00R20轮胎,使用8.0英寸的轮辋;12.00R20轮胎,使用8.5英寸的轮辋。)

c. 正确的润滑,应使用轮胎专用润滑油 d. 使用正确的装拆胎工具

e. 轮胎胎号朝外,便于跟踪管理

3.2.1.3 轮胎安装好后,应先充入少量空气。待内胎充气伸展后再继续充气至规定气压。轮胎充气后,应检查气门嘴垫、气门芯、轮辋与轮胎接触部是否漏气。

3.2.1.4 车轮的动平衡

要适时进行车轮的动平衡测试,目的是为了减轻或避免以下现象:

a.轮胎不规则磨损;

b.零部件的快速磨损; c.驾驶舒适性差; d.车辆操控性差; e.噪音大等。

3.2.1.5 同一车轴上应装配同一规格、结构、厂牌、尺寸、层级、花纹的轮胎。

以下复轮及同轴轮胎的搭配可视为不正确的轮胎搭配: a.不同品牌做复轮或安装在同一轴上; b.不同规格做复轮或安装在同一轴上; c.不同花纹做复轮或安装在同一轴上;

d.轮胎剩余花纹深度相差大于5毫米做复轮或安装在同一轴上。 3.2.1.6 装配带有方向性花纹轮胎时,应使轮胎的旋转方向标志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

3.2.1.7 换装新胎时,应尽量做到同轴同换。 3.2.2 轮胎的拆卸

拆装轮胎应符合正确的拆卸方法或使用胎圈脱卸器或轮胎拆装机,不应硬撬、硬砸以免损坏胎里及胎圈的密封层。 3.3 轮胎负荷

3.3.1 选择合适的轮胎,以使轮胎负荷满足车辆负重的要求。 3.3.2 车辆装载货物应分布均匀,避免某一轮胎负荷过重。 3.4轮胎气压

应根据车辆实际载重情况,确定合适的轮胎胎内气压,并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情况,以保证在日常车辆使用中保持正确的胎内气压。以避免:

a.充气不足,导致轮胎胎面两边胎肩磨损过度;

b.充气过度,使轮胎胎面与地面接触面减小,既不利于有效控制车辆,又使轮胎胎面中间部分磨损过度;同时须注意整车轮胎气压均衡。 3.5 轮胎的定位和车辆前束的调节:

车辆定位不良会导致轮胎的快速磨损,每1毫米的前束会产生7%的轮胎里程损失。须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和车辆定位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找出产生原因。注意不可忽视挂车车轮定位问题。 3.6 复轮及同轴轮胎的搭配:

同一车轴上应装配同一规格、结构、厂牌、尺寸、层级、花纹、剩余花纹深度相差小于5毫米的轮胎。 3.7 轮胎的换位

建议整车或整轴更换轮胎,对于成对购买或安装到车上的轮胎,各轮

胎的新旧和磨损程度均有较大差别。此时轮胎换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需要观察轮胎有无偏磨;有无羽毛状磨损(前束) ·测量轮胎的剩余花纹深度

·考虑轮胎胎体疲劳程度(轮位记录,气压记录) ·考虑到有无翻新胎在使用

·哪些轮胎曾经修补过,修补状况如何 ·考虑备胎状况如何 3.7.1 定期换位:

由于轮胎在汽车上安装的位置不同,如前轴与后轴;左侧与右侧;内侧与外侧;转向与非转向;驱动与从动等因素使各轮胎的负荷及磨损均有差别。 所以轮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调换位置。 定期换位是一种提高轮胎行驶里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通过换位保持胎面磨耗均匀,平衡轮胎疲劳程度。 3.7.2 轮胎换位:

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要定期进行换位,车辆二级维护时轮胎必须强制换位。日常发现轮胎异常磨损应及时处理或换位。斜交轮胎换位可参照子午线轮胎换位进行。 3.7.3 换位的规定:

轮胎换位必须遵守的原则:

·同轴需使用同品牌、同类型、同规格、同层级、同花纹的轮胎 ·轮胎的胎面剩余花纹深度要相近:

·双胎剩余花纹深度相差小于3毫米; ·同轴轮胎剩余花纹深度相差小于5毫米。 ·翻新胎不可放前轴使用

·修补过的轮胎不可放到前轴使用 ·不可忽视有方向性花纹的轮胎 轮胎换位具体方法如下:

a.整车交叉换位 b.分轴交叉换位 c.平行(左右)换位 d.轮胎换向装回轮辋 3.7.3.1 整车交叉换位(4*2)

如果整车轮胎型号相同、轮胎状况相近,只是存在不均匀磨损,如随车原配轮胎或整车换胎,类似这种情况宜采取整车交叉换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