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安全系统工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故障类型、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子系统、系统及对人的影响,然后根据故障类型影响的程度划分故障类型等级,以便分别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五节 危险和操作性研究

1、危险和操作性研究的概念:是查明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以及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找出原因,分析后果,提出对策的一种分析方法。

范围: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是1974年由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开发出来的,主要是用于工程项目设计审查阶段查明潜在危险性和操作难点,以便制定对策加以控制。

特点:它是从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出发,研究系统可能出现的偏差,并根据造成影响的大小,确定防止危险转变为事故措施。 2、分析步骤

①成立研究组。一般由3~5人组成,一人担任组长,并有一人记录。组长必须非常熟悉分析对象并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并能确定分析点。其他成员应包括设计、工艺、仪表控制等专业人员以及管理干部和操作工人。

②收集系统资料。危险和操作性研究要求对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研究,因此必须掌握详细的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设备结构图、各种参数控制和管路系统图等以及有关的设计说明书。

③分解系统、选择研究节点、明确节点功能、应用引导词。从某一个部分开始,用事先制定的表格,以正常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为标准,分析偏差,找出偏差发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安全措施。为了使分析有一定范围,不至于遗漏和过多的提问,规定了几个引导词,按照这些引导词找出偏差。引导词的名称和含义见表2-10(P34)。

一个部分分析结束后,再以同样方法分析另一个部分,直至整个系统分析为止。

④提出措施,编制HAZOP报告。研究小组分析完毕还要进行讨论,对提出的安全防护措施加以归纳和整理,供设计人员修改设计或领导人员参考。

3、方法的优点:利用一组引导词,对状态参数逐一分析和考查可能发生的偏差,因此它能更加完整地识别危险,为改进设计和控制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4、方法的缺点:做起来比较烦琐,对复杂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的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第六节 事件树分析

1、概念:事件树分析是从一个初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及其结果。事件树分析最初是用于可靠性分析。

特点: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元件组成的,每一个元件对规定的功能都存在具有和不具有两种可能。

2、分析步骤

①确定初始事件。初始事件就是事件树中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事故后果的最初原因事件。它包括系统故障、设备失效、人员误操作和工艺过程异常等。初始事件可以预想,也可以是已发生的事故,一般是选择分析人员最感兴趣的异常事件作为初始事件。 ②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所谓环节事件就是出现在初始事件后一系列造成后果的其他原因事件。

③建造事件树。把初始事件写在最左边,各种环节事件按顺序写在图的最上面,从初始事件画一条水平线到第一个环节事件,在水平线末端画一垂直线段,垂直线段上端表示成功,下端表示失败。再从垂直线二端分别向右画水平线到下个环节事件,同样用垂直线段表示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环节事件为止。如果某一个环节事件不需要往下

分析,则水平线延伸下去,不发生分支,如此便得到事件树。

④说明分析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事件树最后要写明由初始事件引起的各种事故结果或后果。

4、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

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就是计算每个分支发生的概率。 已知条件:每个因素的概率(可靠度)

如果各个因素的可靠度已知,根据事件树就可以求出系统的可靠度。 每个分支成功的可靠度等于分支上各因素成功可靠度乘积。

举例:若泵A、阀门B、阀门C的可靠度分别为P(A), P(B), P(C),则系统的可靠度为:P(S)= P(A) ×P(B) ×P(C);系统的失败概率(不可靠度):F(S)= 1- P(S); 第三章:事故树分析

第一节:事故树分析概述

概念: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作图分析法。 特点:

◆结果: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放在图的最上面,称为顶上事件 ◆原因: 可能是其他一些原因的结果,称为中间原因事件,应继续往下分析。直到找出不能进一步往下分析的原因为止,这些原因称为基本原因事件。

◆图中各因果关系用不同的逻辑门联结起来,这样得到的图形象一棵倒置的树。

具有的优点:事故树分析法是采用演绎方法分析事故的因果关系,能详细找出系统各种固有的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安全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要点提供了依据。能简洁、形象表示出事故和各种原因之间因果关系及逻辑关系。 在事故树分析中顶上事件可以是已发生的事故,也可以是预想的事故。通过分析,找出原因,采取对策措施加以控制,从而起到预测预防事故的作用。

可选择最感兴趣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分析,这和事件树不同,事件树是由一个故障开始,而引起的事故不一定是使用者最感兴趣的。

事故树分析法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各种危险因素对事故树影响的大小,从而掌握和制定防灾控制要点;而定量分析,则能计算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危险因素的重要度,为实现系统最佳安全目标提供依据。

具有的缺点:编制者应对系统非常熟悉和有丰富的经验,并且要准确的掌握好分析方法。 对很复杂的系统,编出的事故树很庞大,这给定性定量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连计算机都难以实现。

要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必须知道事故树中各事件的故障率,如果这些数据不准确则定量分析便不可能。

了解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①确定和熟悉分析系统。明确分析的范围和边界,广泛收集系统发生过的事故。②确定顶上事件。坚持一个事故编一棵树的原则。③事故发生的概率。找出系统的所有潜在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④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与事故无关的原因编制事故树可不予考虑。⑤确定分析的深度。⑥编制事故树。从顶上事件开始,采取演绎分析方法,逐层向下找出直接原因事件,

直到所有最基本的事件为止。⑦事故树定性分析。从事故树结构上求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⑧事故树定量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

事故树采用的符号包括: 1、事件符号。(1)矩形符号。矩形符号表示顶上事件和中间事件。(2)圆形符号。圆形符号表示基本原因事件即基本事件。(3)菱形符号。表示省略事件,即没有必要详细分析或原因不明确的事件。表示二次事件,如由原始灾害引起的二次灾害,即来自系统之外的原因事件。(4)房形符号。表示正常事件,是系统正常状态下发生的正常事件。 2、逻辑门符号。与门、或门、非门、特殊门。

3、转移符号。表示部分事故树图的转入和转出。当事故树规模很大或整个事故树中多处包含有相同的部分树图时,为了简化整个树图,便可用转入和转出符号。

第二节:事故树编制

编制方法一般分人工编制、计算机辅助编制两类。

编制事故树的方法。

人工编制事故树的常用方法为演绎法,它是通过人的思考分析顶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①首先确定系统的顶上事件,找出直接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即中间事件。

②在顶上事件与其紧连的中间事件之间,根据其逻辑关系画上逻辑门。

③然后再对中间事件进行类似的分析,找出直接原因,逐级向下演绎,直到不能分析的基本事件为止。

④这样就得到用基本事件符号表示的事故树。

作业4:“以钢瓶内液化气泄漏燃爆”为顶上事件编制事故树(假设钢瓶是放在屋内)。

第三四五节:事故树的定性、定量分析

熟悉下列概念:

割集、最小割集、径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

会用布尔代数法化简事故树;会计算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会画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表示的等效事故树;

熟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会计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割集:凡是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就叫割集。表示系统发生故障的模式。 最小割集: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径集:不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表示系统不发生故障而正常运行的模式。

最小径集:凡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径集。 结构重要度分析:就是不考虑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仅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 会用布尔代数法化简事故树;会计算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会画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表示的等效事故树;

熟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会计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四章: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就是对系统内存在的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率值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针对这些危险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使系统安全性达到社会公众所需求的水平的一种方法体系。概括起来说,安全评价就是从数量上说明被评价对象的安全可靠程度。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作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包括:危险性识别和危险性评价。

安全标准:经量化后的危险是否达到安全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界限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标准(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就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是一个风险率、指数或等级,而不是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

但许多元件故障率随时间而变化,显示出如下图所示的浴盆曲线。

由图可见,元件故障率随时间变化有三个时期,即初期故障期、近似稳定故障期和老年故障期。元件在新的和老的时期故障率都很高,这是因为元件新的时候可能内部有缺陷或调试过程有损坏,因而开始故障率较高,但很快就下降了;当使用时间长久了,由于老化磨损,其功能下降,故障率又会迅速提高。如果设备或元件在老年期之前,更换或修理即将失效部分,则可延长使用寿命。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法的步骤有那些?物质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单元危险系数、火灾、爆炸指数、暴露面积 等的确定(计算公式和各物理量的意义) 。

蒙德法(Mond)、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与道化法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危险分级有何不同)

改进部分:(1)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2)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3)增加了几个特殊工程类型的危险性;(4)能对较大范围内的工程及储存设备进行研究.

第五章: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1.了解危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2.掌握安全决策、固有危险控制技术和安全措施。 3.熟悉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 4.会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一、危险控制的目的

1.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2.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 二、危险控制技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