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6微生物的培养及发酵技术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6微生物的培养及发酵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突破练16 微生物的培养及发酵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杨梅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果酒、果醋等饮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杨梅果醋发酵是先通氧再密闭

B.制作杨梅果醋所需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制作杨梅果酒所需要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

D.杨梅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 答案A 解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需氧型,不需要密闭,A项错误。

2.(2019北京模拟)“通州老窖”是以优质高粱、麸曲、产脂酵母为原材料酿制出的一种白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质、菌种和发酵时间会影响酒的品质 B.所用的菌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可用划线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菌种浓度 D.酿制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 答案A 解析影响酒的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如水质、菌种和发酵时间等,A项正确;酿酒所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项错误;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菌种浓度,C项错误;酿制过程不能进行灭菌,防止把酵母菌杀死而影响酒的产量,D项错误。

3.(2019江苏模拟)制作葡萄酒时,在部分发酵液中加入果胶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指 标

Ⅰ组:加果胶酶的葡萄酒

Ⅱ组:不加果胶酶的葡萄酒

( )

( )

透光率/% pH 还原糖含葡/(g·L-1) 果胶含量/% 87.3 4.3 4.3 7.3 82.2 3.9 3.3 11.6

A.果酒制作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 B.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的减少而下降 C.果胶酶在酸性条件下仍具有催化活性

D.Ⅰ组中还原糖含量高主要是因为有更多的多糖被分解 答案B 解析葡萄酒是由酵母菌发酵产生的,18~25℃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最适温度,A项正确;果胶是果汁加工中影响出汁率和果汁澄清度的主要原因,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的减少而提高,B项错误;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最适pH为3.0,此时果胶酶活性最强,C项正确;果胶是一类多糖的总称,Ⅰ、Ⅱ组作对照,Ⅰ组加入了果胶酶,果胶含量低,还原糖含量高,Ⅱ组未加入果胶酶,果胶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D项正确。

4.(2019湖南师大模拟)脉孢霉的许多不同的营养缺陷型能在加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一些还可以在加有其他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反应 突变类型 基本培养基 Arg-8、 - Arg-9 Arg-5、 - Arg-6 Arg-3、 - Arg-12 Arg-1、 - - - - + - - + + - + + + + + + + 谷氨半醛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Arg-10

进一步实验证明,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精氨琥珀酸后,Arg-10能生长而Arg-1不能生长。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够推理出的结论是( )

A.精氨酸的合成途径是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B.在Arg-3突变株培养基中,可能有瓜氨酸积累 C.Arg-1能够合成精氨琥珀酸,而Arg-10不能 D.精氨琥珀酸可以取代基本培养基中的瓜氨酸 答案A 解析依据题意并分析表中信息可知,Arg-3与Arg-12突变株能在添加瓜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二者体内缺乏合成瓜氨酸的途径,但存在“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同理可推知,Arg-5与Arg-6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鸟氨酸的途径,但存在“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Arg-8与Arg-9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谷氨半醛的途径,但存在“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可见,精氨酸的合成途径是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A项正确;Arg-3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瓜氨酸的途径,但可利用瓜氨酸合成精氨酸,其培养基中不会有瓜氨酸积累,B项错误;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精氨琥珀酸后,Arg-10能生长而Arg-1不能生长,说明Arg-10有利用精氨琥珀酸的途径而Arg-1没有,但不能说明Arg-1能够合成精氨琥珀酸,C项错误;由于加入精氨琥珀酸后,Arg-10与Arg-1出现了生长的差异性,说明精氨琥珀酸是这一系统代谢途径的一环,但精氨琥珀酸并不能取代瓜氨酸,D项错误。

5.(2019四川成都模拟)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度范围不同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D.接种土壤微生物稀释液时,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答案B

解析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其中的微生物全部死亡,不能得到尿素分解菌,A项错误;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为了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可见,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度范围也不同,B项正确;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一般不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项错误;接种土壤微生物稀释液时,可借助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但并不是使微生物均匀分布,D项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6.大熊猫主食竹子,但自身不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主要依靠肠道菌群消化纤维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产纤维素酶的菌株 B.从加入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中可以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 C.大熊猫肠道内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之间是寄生关系 D.大熊猫与其肠道内微生物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ABD 解析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可以分解纤维素的菌株才能生存,故可以筛选产纤维素酶的菌株,A项正确;加入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中,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所形成的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越大,故可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B项正确;大熊猫肠道内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之间是竞争关系,C项错误;大熊猫与其肠道内微生物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D项正确。 7.(2019江苏,19)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 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

C.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D.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 答案A 解析筛选应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以淘汰掉其他微生物保留产纤维素酶菌,A项错误;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富含纤维素,则该环境下产纤维素酶菌多,则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