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底蕴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论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底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因此,

这一思想中必然最充分地体现了它对于中西哲学的融汇。 二、实事求是精神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改造 实事求是是对中国古语的一种改造,然而,它所内含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并不是对这一古语的继承,不论这种继承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因为这一古语并非哲学命题。它实际上是明清之际在中

国哲学史上出现的“实学”思想的一种逻辑发展。

“实事求是”这一命题,最早在汉书中是指一种作学问的态度。后来唐代经学家颜师古训“实事求是”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这里所谓“求是”之“是”还是“真”,是“事实”。到明清之际,船山哲学以“言必证实,义必切理”[②c]为主要特点,这就使对“实事求是”命题内涵的解释发生了一种转折。如果说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以及颜师古的训中,还只是关于做学问的态度的话,那么明清之际所出现的“实学”思想的解释,则更多地是从对事物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开始的。因此,这条古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了。王船山明确提出“即事穷理”的实事求是精神,所谓“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③c]是说只有从客观事物本身的探索研究中,才能发现规律,引出法则,而不能先创立一个法则去限制、框定客观事物的发展。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这种种各具特色的哲学思潮,其对于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因历史条件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和吻合性,会再次显现出来。明清之际产生的“实学”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其原因正在

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救国图强的历史课题。这一点突出表现为曾国藩对“即事穷理”实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上,他在《书学案小识后》一文中说:“盖欲完吾性分之一源,则当明凡物万殊之等;欲悉万殊之等,则莫若即物而穷理。”即认为要明白世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必须从各种事物本身的研究中去把握其规律。他又说:“近代乾嘉之间,诸儒多为浩博、惠定宇、戴东原之流,钩研诂训,本河间献王实事求是之旨,薄宋贤为空疏,夫所谓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实事求是,非即朱子所称即物穷理者乎?”在这里,他明确地把“事”与“物”相等同,指为客观事物;把“是”与“理”相等同,指为事物的客观规律;“求”即是“穷”,即是去研究、穷尽,因此“实事求是”即是“即物穷理”、“即事穷理”,是指从客观事物本身中去研究、穷尽其客观规律。[①d]这一思想已与后来毛泽东的解释十分接近。当然,曾国藩是在他那个阶级的立场上说话的,因而,他的哲学思想和言论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消极的因素,但我们又可以从他的阐述中发现一般的哲学意义,尤其是当他把“实事求是”命题同“即事穷理”的实学思潮结合起来时,

对近世的影响就不是一般哲学命题所能比拟的了。

毛泽东处于湖南实学思潮的氛围之中,必然长期受其熏陶。通过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他对于“实事求是”的古训和近代解释自然具有深刻的印象,因而,在一师求学期间,他特别重视“能见之于事实”的“有用之学”,并提出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要“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这使得他当时在同学中就赢得了“实践家”的称誉。他后来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考虑中国的未来道路时,也始终

没有脱离这一基本的立场。他之所以没有最后成行法国“勤工俭学”,很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感到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所以他说:“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调查及研究。”[②d]在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湖湘文化中的实学思潮影响,对于他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实际,创造了有利的思想素材和理论准备。他在革命的初期,在中共党内不断受右和左倾思想支配时,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从实际出发等,与此不无联系。从毛泽东已经正式发表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线索。毛泽东对于这一命题的解释与曾国藩将汉学“实事求是”与宋儒“即事穷理”相贯通的解释有着根本的区别,这就是,传统中国哲学所规定的“实事求是”最充分的哲学意义,也只是一种认识论的命题,而毛泽东对于“实事求是”则赋予了最新的内容和生命力,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上的有机统一,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他首先肯定了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肯定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人们的认识对象和出发点,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其次,肯定了事物及其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只是这种认识必须是通过正确的研究,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再次,对事物及其规律的研究,即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的辩证过程,“求是”过程不仅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接近客体,以科学理论去把握

客体及其内在规律的过程。“求是”的目的正是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主观能动性,以便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最后,实事求是的本来含义,即是要求我们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出发,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这一包含了几乎哲学的所有基本内容的“实事求是”哲学命题,是传统中国哲学所不具备的,同时可以说,这种包含也就是贯穿于这一切哲学内

容之中的核心和灵魂。

实事求是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充分说明了它已完全超越了传统中国哲学仅从治学方法和认识论角度所做的注释。但同时,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它又体现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一种继承,或包含。特别是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实学思潮。“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留心经济之学”,不尚空谈,讲求实用,主张从国计民生、日用之实中去探讨富国强兵之道,尤其是魏源提出“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主张,以及重视实践、提倡力行、强调自身的道德修养等等,在传统中国哲学特别是封建社会末期,不啻一股清风。毛泽东的哲学无疑深受这一具有鲜明特点的湖湘文化的熏染。然而,毛泽东哲学的“实事求是”思想又不简单地理解为对这一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因为毛泽东哲学的实事求是思想,其最根本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它是对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种最科学、最合理、最精辟的概括。因而在它的精深博大的思想内容中,自然包含着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合理性,决定了它与毛泽东

哲学实事求是思想的密切联系和被包容、内含的必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