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技师、高级技师综合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钳工技师、高级技师综合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2、怎样才能保证机械在工作状态下达到良好的轴系对中? 答:在轴系找中过程中既要了解两个转子上各轴颈在轴承中以工作转速旋转时的上浮量,也要估计准确各轴承座在热平衡后的升高量,然后在找中是预留一定的倾斜量和偏移量。 13、高速机械对润滑方面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 答:对润滑系统需要配备两套润滑装置或附加一个高位油箱,对于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润滑系统,应预先进行油循环,要进行严格过滤。 14、简述高速机械的试车程序。 答:试车时必须严格按照试车程序进行,做好一切可能发生的运行故障及安全预防措施的准备工作;启动前,仔细检查各运转部位及润滑部位是否达到要求,确保运行可靠;对于外露的连接件,周密检查其连接是否稳妥,是否能够承受高速运转是的各种要求;在试运转时,不得突然加速,应缓慢加升到工作转速,开始启动时应采用点动或短时试运转,并观察转速逐渐降低时所需要的滑行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启动后的运转过程中,必须按照机械的试车规程,遵照由低速到高速,由空负荷到满负荷的基本规则逐步进行。在此过程中,若发现振动、温升、噪声等参数超标,应及时处理。 15、机床传动链中的运动误差是怎样造成的?

答:是由传动链中各传动件的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造成的。 16、提高传动链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提高传动件的安装精度○2用误差补偿法装配○3误差校正装置的检测与修整 答:○

17、为什么分度涡轮的精度对分度精度影响更大? 答:分度涡轮本身的误差是直接传递给工作台而反映在工件上的,因此分度涡轮必须具有很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18、分度涡轮的环形圆导轨的修复过程是怎样的?怎样选择修复时的基准?

1修整工作台回转定位表面○2修整工作台滑鞍的定位套孔○3环形圆导轨的刮削。答:○可采取以工作台回转定位表面作为修复基准。

19、试述精密机床床身研刮时保证达到精度的方法。

答:刮研导轨前要精确的测量出导轨的磨损程度,根据磨损的情况确定修理方案,一般先把三角导轨修出来,然后再以三角导轨为基准修其它的导轨。在保证几何精度的前提下,要求导轨面的研点为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5个点。

20、大型机床多段床身拼接时怎样修整结合面?拼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在结合面上按照统一基准划出所有联接孔的位置,答:○并加工好所有连接孔,注意与连接

2按床身序号顺序刮研连接面,面保持垂直并达到要求○使其与导轨的垂直平面及水平面保持

垂直并达到要求。联接时应注意:在端面密封槽内应放置耐油橡皮绳,在床身吊起放下时,两段床身常有较大缝隙,此时不允许直接用联接螺钉拉拢紧固,而应该在床身另一端用千斤顶等工具顶推,使床身逐渐合并。

21、怎样刮削大型机床上较长的V形导轨?如何检测其各项精度?

答:刮削前先要调整床身的水平度到最小误差,在自由状态下,用外1100研具,研点刮削。由于导轨长,研具短,在直线性刮研过程中,还必须由导轨的一端至另一端用水平仪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不断进行修整。同时要控制V形导轨的扭曲。V形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可用0.3mm钢丝拉紧后,用显微镜进行检查。 22、怎样刮削大型机床的床身平导轨?

答:刮削时用平尺进行研点,既要保证直线度要求,还要控制单平面的扭曲。用框式水平仪和检验平座进行直线度、扭曲度的检查。

23、为什么刮削大型机床床身导轨时,要尽量在原始基础上进行?

答:这样可用保证刮削后的精度不受影响。否则由于大型机床的立柱、横梁较重,若床身刮

削完成再把它们装上,由于基础和床身受压变形,会使导轨精度遭到破坏。此时即使再强制调整床身垫铁,也不能达到预期要求的精度。

24、大型机床工作台传动的蜗杆涡条的侧隙过大时,为什么容易产生工作台的爬行现象? 答:大型机床工作台传动的蜗杆涡条的侧隙过大时,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工作台因失去推力并受到导轨副的摩擦阻力而趋于静止状态。当工作台再次移动时,上述现象又再次重复出现。如此循环,工作台便产生了时走时停的爬行。 25、试述蜗杆涡条的修复工艺。 答:通常是采用更换蜗杆并刮研涡条的方法加以修整。更新的蜗杆的齿厚应保证涡条刮研后啮合恻隙符合要求。刮研涡条可利用旧蜗杆作为研具,以免新蜗杆被拉毛,但必须用精车修整旧蜗杆的螺纹,且应与新配蜗杆在同一台车床上车削,以保证齿形半角一致。用修整的蜗杆在工作台上对涡条进行刮研,当接触面积达到50%时换新蜗杆继续研刮,直至接触面在轮齿高度上达70%,齿长上达60%即为合格。最后还要进行啮合恻隙的测量。 1、 旋转机械产生过大振动的原因有哪些?

答:转子不平衡量过大,联轴器偏心或端面摆动,轴系不对中,转子上的结构件松动,转子与轴承系统失稳,转子有缺陷或损坏,转子与静止部分摩擦,基础松动或刚性太差,热膨胀导致的变形等。

2、 转子振动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其轴心轨迹在怎样的?

答:转子振动的基本原因是转子存在质量偏心,使转子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轴心的运动按周向某一轨迹旋转,而不能固定于一点。

3、 什么是单振幅?什么是双振幅?为什么转子在圆周方向上各处的振幅值会不同?

答:转子旋转时的轴心轨迹半径r为振动的单振幅,S=2r为振动的双振幅。由于转子存在质量偏心,其旋转中心会偏离理想中心,所以转子在圆周方向上各处的振幅值会不同。 4、什么是转子的临界转速?什么是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 答:与转子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对应的转速叫临界转速。转子的工作转速高于一阶临界转速时,称为挠性转子,工作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时,称为刚性转子。 5.支承刚度变化对转子临界转速有什么影响?

答:转子的支承刚度越低,转子的临界转速也随之降低。

6.什么是振动的频率和相位?什么是转子上的重点和高点?重点的位置在工作中会变化吗?

答:一秒钟内振动质点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叫振动的频率。在函数y=Asin(ωx+φ)中,ω是圆频率,ωx+φ称为相位,φ则是在t=0时的相位,即初相。高点是指传感器测量振动时,振动波形上产生正峰值的那一点,高点可能随转子的动力特性的变化(如转速变化)而移动。 重点是指不平衡向量的角度位置。如果不发生碰摩和热态不平衡等故障,重点位置一般不发生变化。

7.转子振动的相位角随转速高低,会有什么变化?

答:转子振动时,只有当转速很低时,振动的高点位置才与重点同相位。当转速升高到某一数值时,振动的高点总要滞后于重点某一相位角α。当转速达到一阶临界转速时,振动的高

0

点滞后于重点的相位角α=90,当转速高于一阶临界转速时,振动的高点滞后于重点的相位

00

角α〉90,转速在升高,滞后角接近180。

8.车床产生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车床的主要振动是切削时的自激振动,即颤振。产生振动的系统主要是某一主振系统,如主轴系统,工件系统,刀具系统等。车床的受迫振动主要是主轴系统的振动和传动系统的振动,振动的原因主要是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 9.试述磨床产生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主要原因。

答:磨床的振动主要是受迫振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动机质量差、砂轮不平衡、轴承支承刚度差或间隙过大等。磨削是产生颤振的原因是不合理地延长砂轮两次修整间的磨削时间,砂轮选择不当等。

10.提高工艺系统抗振性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减少机床的受迫振动,包括减少外激振动,减小惯性力,采取隔振措施、变动振动频率、提高配合件接触精度。(2)增强工艺系统的刚度,包括尽可能在接近加工处夹紧工件、沿工件全长多设支承点、提高轴类工件顶尖孔的质量。(3)提高刀具系统的抗振性,包括采用抗振刀具,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等。 11.减少受迫振动可采用哪些主要方法? 答:减少机床的受迫振动,包括减少外激振动,减小惯性力,采取隔振措施、变动振动频率、提高配合件接触精度。

12.怎样评定轴承振动的大小?

轴承振动是用振动位移双幅值来评定,近年来逐步推广使用振动烈度来评定。用振动位移值来评定机械的振动水平时,是按照转速的高低规定允许的幅值。转速低,允许的振幅大,转速低,允许的振幅小。

13.振动烈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振动烈度就是振动速度的有效值。振动烈度越低,机械的运行水平越好,振动烈度越高,机械运行的水平越差。

14.用轴振动来评定振动有何优点?

答:轴承的振动是由轴振动传来的,它不能反映转子振动的真实性。以轴的振动来判断机械振动的水平,可以提供确切的数据,作为判断机械能否安全运行以及出现故障时作为振动分析的依据。

15、试述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用以测量轴承振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振动信号通过顶杆传到传感器的外壳,里面的线圈就与外壳产生相对运动,使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线圈切割磁力线的速度成正比。通过引出线将电压输送到放大电路,再由仪器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显示出来。测量轴承振动时,必须正确选择测点位置,一般选择在振动最为直接或敏感的位置。 16、测量轴振动,目前采用什么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答:测量轴振动,目前采用位移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由测振仪向测头线圈提供高频电流,测头附近的轴表面就会感应出涡电流,从而使线圈中的电感值发生变化,线路的阻抗也随之变化,改变了线路的输出电压。此输出电压的变化仅与测头到轴表面的距离有关,而轴的振动就反映了距离的变化,因此测得电压值就可测得振动的位移值。 17、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轴振动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轴振动,要求轴的表面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较小的表面粗造度和均匀的材料金相组织。否则会引起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18、什么是振动频谱图?它有何作用? 答:利用频谱分析仪将各种将各种不同振动频率以及对应的振幅值也一一区分开来的这样一种图形叫振动频谱图。作用:通过看频谱图,可以看到振幅最大的振动频率,以及异常的振动频率,再通过分析可对振动故障的原因作出诊断。 19、什么是油膜振荡?试述其发生的过程?

答:转子工作转速高于两倍一阶临界转速时所发生的轴瓦自激振动,称为油膜振荡。发生的过程:转子工作转速在两倍转子一阶临界转速以下所发生的轴瓦自激振动,称为半速涡动,因为这时自激振动频率近似为转子工作频率的一半。这种振动由于没有与转子临界转速发生共振,因而振幅一般不大,不会发生油膜振荡。如果转子的转速继续升高到一阶临界转速的

两倍以上时,其涡动频率与一阶临界转速相同,产生共振,振幅突然骤增,振动非常剧烈,这就形成了油膜振荡。

20、产生油膜振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消除? 答:形成原因:

油膜振荡是由半速涡动发展而成,即当转子转速升至两倍于第一临界转速时,涡动频率与转子固有频率重合,使转子---轴承系统发生共振性振荡而引起,如果能提高转子的第一临界转速,使其大于0.5倍工作转速,即可避免发生油膜振荡,但这显然无法实现。 只有通过加大轴承的载荷,使轴颈处于较大的偏心率下工作,提高轴瓦稳定性的办法解决。

解决方案:1.在振荡发生时,提高油温,降低润滑油的粘度。2.使轴颈处于较大的偏心率下工作,利用上瓦油压,使下瓦的载荷加大,从而提高轴瓦的稳定性。3.调整轴承的相对高度

21、什么是噪声?

答:噪声是多个频率不同,声强不同的声音的无规律组合。从生理角度看,凡是是人感到烦躁、厌恶的声音,都叫噪声。

22、什么是声压级?其单位是什么?

答:给定声压与标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单位为分贝。 23、试述声级计中微声器的工作原理。

答:在极化电压作用下,当声波作用于膜片上时,膜片和后极板的距离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电容量的变化,产生一交变电压。所产生的交变电压的大小和波形由作用的声压决定。这样,微声器就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声压计中。 24、降低机械噪声有哪些方法?

1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2降低轴承噪声○3降低带传动噪声○4降低联轴器装配不良所产生答:○

5降低箱壁和罩壳的振动噪声○6采用吸声的方法○7采用隔声的方法○8消声。 的噪声○

1、简述T4163型坐标镗床主要部件的装配顺序。

1装滑座○2装横向镜面轴与纵向镜面轴○3装操纵箱○4装立柱○5装横向物镜头、答:○套管和锁

6装工作台,压板、挡块、行程开关和防护罩○7紧装置;装套筒和夹箍及之臂上的夹紧螺钉○

8装主轴箱、9将主轴箱放置在适当位置,装导轨壳体○导轨壳体止动螺钉、偏心轮和锁紧装置○

10装主轴变速箱、使主轴箱上的螺钉恰好对准壳体上臂孔,装平衡弹簧及钢绳○进给传动蜗杆

11装电动机、传动带、张紧轮、防护罩;在变速器的上端,装联轴器变速箱,装和主轴螺母○

12装转速表及主轴换向手柄。 装花键○

2、试述T4163型坐标镗床刻线尺调整方法。

1纵向刻线尺定位调整,包括技术要求、工具与检具、定位调整步骤等○2横向刻线尺定答:○

位,也包括技术要求、工具与检具、定位调整步骤等

3、T4163型坐标镗床滑板蜗杆副的组装与调整工艺包括哪些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 技术要求:垫片与座体端面间隙允许差0.02mm○2工具与检验量具:磁性表架与百答:○

3组装与调整步骤:1将零件按图纸要求安装完毕2将百分表及表座吸附在滑板上,使分表○

百分表触头触及涡轮轴表面,慢慢向上提升涡轮,至百分表指针不动为止3根据百分表指针转动始点与终点的差值,即实测间隙进行调整,若超过0.02mm应更换调整垫片,保证侧隙为0.02mm。

4.T4163型坐标镗床主轴装配应注意哪些要点?

1装配前应检查零件是否清洗干净○2轴承中的滚柱运转应灵活,3装配答:○不得有毛边划痕○完成后应进行检验和试车。

5. 简述T4163型坐标镗床坐标床面的组装要点。

1刻线尺应在支承上均匀旋转,2进一步调整镶条,答:○不得有单边和轴向窜动的情况○应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