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8免疫调节及内环境的稳态(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8免疫调节及内环境的稳态(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机体内 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C (名称)结合后,启动 (填“a”或“b”)过程, 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 ,导致尿量改变。

(3)某患者出现新陈代谢异常旺盛、情绪易激动等症状,医生判断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理由是 。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 调节。 13.(2019广东惠州三调)传染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是疫苗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相当于 ,卡介苗疫苗是预防 疾病的。

(2)牛痘疫苗是用取自牛的牛痘(一种轻型病毒性传染病)脓胞中的浆液制成的。1961年以后,我国由于推广了新生儿接种牛痘疫苗的措施,天花已在我国终止传播了。请根据所学过的内容,简述其中的原理: 。

(3)尽管科技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减毒活疫苗、灭活的死疫苗、基因疫苗(由病毒的一段无毒序列构成),其中安全性最差的是哪一类疫苗? ;尝试分析一下原因: 。

参考答案

专题突破练8 免疫调节

及内环境的稳态

1.D 解析 人体的各种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包括组织液C、淋巴B、血浆A,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液是血浆,血浆中不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项错误;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氢钠,会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pH保持在7.35~7.45之间,不会引起A液pH的剧烈变化,B项错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C项错

误;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减少,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增大,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C含量明显增加,D项正确。

2.B 解析 据图分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其中①是组织液,②是血浆,③是淋巴;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涉及四大系统,其中甲是循环系统,乙是消化系统,丙是呼吸系统,丁是泌尿系统。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中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A项错误;乙是消化系统,细胞内液含有的蛋白质较多,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因此①②③的渗透压来源于蛋白质的不到10%,B项正确;丙是呼吸系统,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长时间地剧烈运动不会导致③血浆的pH明显升高,C项错误;丁是泌尿系统,神经递质可通过①组织液运输至突触后膜,D项错误。 3.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该突变鼠患有低血糖症。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较高,A项错误;进食且运动后,血糖浓度更低,说明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不能恢复血糖浓度,B项正确;进食但不运动后,血糖浓度较低,说明胰岛素可以起作用,细胞有胰岛素受体,C项错误;若细胞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则血糖浓度较高,D项错误。

4.A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小鼠的排尿阈值降低,说明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排尿的神经递质,由脑桥相应的神经元细胞释放,A项正确;高位截瘫患者无法将排尿的兴奋信号正常传导脑内,同时脊髓中低级排尿中枢也无法得到脑内的意识排尿信号,所以排尿不顺畅,B项错误;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项错误;不同年龄段的人代谢强度不同,排尿阈值一般是不同的,D项错误。

5.B 解析 0℃和30℃环境中,产热量均等于散热量,A项正确;在0℃环境中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在30℃环境中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但在0℃环境中的产热量大于在30℃环境中的产热量,因此,在0℃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30℃环境中散热量,B项错误;从30℃进入0℃的环境中,即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了,则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机体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C项正确;从30℃进入0℃的环境中,即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了,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机体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D项正确。

6.B 解析 伤口可能含有狂犬病毒,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A项正确;狂犬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所以不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B项错误;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相应抗体,C项正确;狂犬病病毒的清除需要非特异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配合,D项正确。

7.D 解析 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并裂解癌细胞的能力,A项正确;两种膜蛋白的相应抗体消除了膜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刹车”失效,使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恢复,B项正确;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

抗体治疗癌症,有可能导致效应T细胞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C项正确;癌细胞能诱导效应T细胞中的CTLA-4或PD-1基因表达,合成CTLA-4或PD-1D两种细胞膜蛋白,D项错误。 8.D 解析 该患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没有传染性,A项错误;抗体是浆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分泌产生的,不能由B细胞直接分泌,B项错误;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过敏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致病机理及病征不同,C项错误;因该病为自身免疫病,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该病症状,D项正确。

9.B 解析 效应T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A项错误;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项正确;头孢菌素涂抹伤口不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项错误;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会再发生免疫反应,D项错误。

10.C 解析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体内存在HIV,但还未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A项错误;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的根本原因是感染了HIV,B项错误;艾滋病目前仍然是不治之症,也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C项正确;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其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细胞,D项错误。

11.答案 (1)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或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肾上腺素 促进细胞代谢,机体产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解析 (1)血糖主要通过氧化分解(或细胞呼吸)使浓度降低,此时机体会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提高血糖浓度。(2)在寒冷环境下,机体会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它们都能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它们作用相同,具有协同作用。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如果下丘脑受到损伤,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3)动物运动出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为使其恢复正常状态,机体通过两种途径调节:一种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另一种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12.答案 (1)组织液

(2)垂体 (抗利尿激素)受体 a 增加 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增加)

(3)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级

解析 (1)据图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的封闭小带将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间隙封闭了,这样使得肾小管壁外侧的组织液不能与管壁内的原尿混合。(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据图可知抗利尿激素在发挥作用时需要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抗利尿激素受体结合,启动a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增强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3)由于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会出现新陈代谢异常旺盛、情绪易激动等症状。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13.答案 (1)抗原 肺结核 (2)牛痘疫苗中含有少量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天花病毒,接种牛痘后,婴儿体内经过一定阶段,B细胞开始分化,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之。所以当再遇到天花病毒侵染时,记忆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便能杀灭之 (3)减毒活疫苗 由于这类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的活性,因此有些人接种后有可能会发生副作用 解析 (1)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相当于抗原,卡介苗疫苗是预防肺结核疾病的。

(2)牛痘疫苗中含有少量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天花病毒,接种牛痘后,婴儿体内经过一定阶段,B细胞开始分化,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之。所以当再遇到天花病毒侵染时,记忆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便能杀灭之。

(3)尽管科技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减毒活疫苗、灭活的死疫苗、基因疫苗(由病毒的一段无毒序列构成),其中减毒活疫苗安全性最差。由于这类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的活性,因此有些人接种后有可能会发生副作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