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班主任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逃避的心理,常常在“能不能坚持”和“要不要放弃”的犹豫中摇摆不定,感到彷徨痛苦,又不能找人诉说、由人决定,自己也想成功却已怯场退出,一蹶不振,难以为继,对学习失去兴趣,感到一切事物都索然乏味。

(六)自怨自艾的悔恨情绪

这种情绪在高三的后阶段比较明显。有的学生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况且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临时抱佛脚”“拼命开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因而平时成绩相对滞后,以为总能赶上,但真到考前发现全非如此,为时已晚,后悔莫及,只有自怨自艾了。也有学生确实在智力和自控能力上发展相对缓慢,抑制了自己的学习,他们也有恨,恨自己“笨”,“不成器”,自责心理令人同情。

(七)自暴自弃的放纵情绪

高三学生消极情绪发展到这一程度,实在是多方面的原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社会上“读书无用”的误导,阴暗现象的蛊惑;家庭中正面教育的缺失,亲子感情的畸变(或宠溺或冷漠);学校里师生关系的恶化,成功体验的空白等等。有这种情绪的学生表现为对学习的不正视,甚至对很多事都抱无所谓的态度,考试时根本没有进入角色,潦潦几笔,草草了事。

这里有些是高三时因学习的失败而彻底放弃,过后会有

5

转变;也有的是由来已久,不仅对学习考试,对整个社会人生都是如此心态,消极混世,危害极大。

三、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方法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高三班主任如何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三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种方法。

(一)自信教育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

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尝试以下策略:(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4)制定阶段性目标;(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6)增强自信。

(二)挫折教育

主要是通过在网上找一些相关文章或典型事例,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宣读或讲解。如《笑对人生》、《中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积极面对挫折》、《苦难是通往真理的最好老

6

师》等文章及一些电视节目中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事迹介绍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

(三)减压教育

高三阶段,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紧张。对此,班主任必须及时地给予疏导,指导学生自己学会缓解心理压力。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积极备考是正常的,正如军队临战前要练兵、运动员比赛前要训练一样。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把压力变为动力。

其次,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要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以平静的心情来复习备考。

再次,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四)学法指导

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每天的自学时间有四五个小时,班主任应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

7

间,有计划地复习。可以将这段时间分为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一个任务或目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确保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这样安排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忙乱无序,减少急躁恐慌心理;二是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的成就感、充实感,有助于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恢复自信心。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走上科学高效的良性循环。

四、班主任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适度

心理调适的适度既包括轻度适中,也包括频率适中。每次进行调适的时间不宜过长,不占用学生的复习、考试、休息时间,注意细水长流,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频率不宜过高,进行一次谈话或者辅导之后,要相信学生,要耐心等待学生自我调整好状态,不能操之过急。

(二)注意方法

高三学生由于精神紧张,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尤为敏感,因此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用词,不要随便用一些容易伤害学生的词语。

(三)注意记录过程

对于学生的心理调适,班主任要做有心人,通过做好相关工作记录,既便于自己进行学生心理工作的追踪,也便于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