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作业习惯研究,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培养学生的数学作业习惯研究,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师实施日常倾听习惯教育的能力,形成倾听习惯教育的理想途径、方法与模式,提高倾听习惯教育的实效性。③个案研究法:学生个体的心灵世界是丰富多采的,他们彼此间又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必须重视个体差异,才能有利于进行分层指导,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倾听习惯的优化和发展。实验中要对倾听习惯良好的学生和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对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个案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为“培养目标”的达成积累有价值的案例,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④经验总结法:首先,在研究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纠正实验中的偏差,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其次,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再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校专题讨论会、研讨会、交流会或传、帮、带等活动进行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获得反馈信息,再进行反复实践,才会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先期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提出课题研究申请,成立课题组,确定成员分工,编写实验研究方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倾听习惯培养研究,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提高研究水准。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调研(形成数据),通过广泛搜集有效资源,自制、交流、购买、共享扩大我校资源。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问卷调查:建立问卷调查机制,分阶段、分时间、分层次向学生发出调查表。

2、教师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此类课题的学习与培训,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通过“校本培训”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3、建立有效的课题管理制度:通过研究计划——交流研究——优秀案例——推荐文章——研究成果等流程,落实研究工作。及时记录过程及经验,成果和反思,通过网络,便于教师交流互动,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第二阶段中期实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综合开展有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习惯素养 1、组织实验班,培养倾听习惯良好的的“文明使者”,让他们在全体学生中起示范作用,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这个行列。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促进学生倾听素养的提高。 2、成立“倾听习惯培养小记者站”,组织学生收集各种学习资料,经过筛选,宣传,扩大影响。

3、结合学校的调查评比,组织一支公正能干的学生劝导小组,对不文明的言行举止给予及时指正。

4、实验班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和观摩研讨。(注重信息的查找、整理、筛选、应用、交流与共享。)实验班教师研究制定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策略,全面启动本课题的研究,在这过程中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并不断总结,修正研究思路,推进典型倾听习惯培养经验交流,进行定性评价,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5、运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链,共同加强倾听习惯教育。创建“家校通”联谊小组,与家长及时沟通。开办“教育沙龙”,促进教师互帮互学。创设多元机制,促进学生倾听习惯健康发展。

6、学校继续开展学习习惯教育活动,重点抓研究管理与评价。研究制定初中学生倾听习惯素养的评价标准及相应的个体行为规范,形成对初中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实时测评和综合评价。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研究成果展示,含学生的习惯养成日记、学生作文、习惯养成活动汇报等,教师的书面汇报、

论文总结、课堂教学展示等。课题组总结结题,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终结性成果,申请课题成果鉴定,将成果以常规的形式汇编成集,并将研究成果、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推广。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①阶段性成果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现状调查报告,一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课堂案例,若干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教师论文,每位教师不少于一份; ②最终研究成果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学生习惯养成心得汇编成册,一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档案,若干盒;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结题报告,一份。 2.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实效

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学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指导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此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打下基础。

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学习品质得到养成,会学习,会主篇三:“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胶州市大同小学课题组

2006年12月,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

“学习习惯”的界定: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措施:该课题申报成为胶州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到外事市以及周边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进行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 四、研究策略及过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本校小学部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预习复习情况,家庭作业环境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对待各科作业的态度等18道试题。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等。

课题组要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拟订了三份调查报告。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针对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三份低、中、高年级实验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另一方面课题组每名成员选择了一名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名学习习惯好的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 三、借助“各方”力量,内外因素结合,促使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和学

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

其次,我们要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孩子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内因、外因”谁起作用的辩论会,“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教室、家庭、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开设科研沙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七、课题人员分工 徐丽 小学生数学、综合科等学习习惯的养成 李倩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尹鹏 小学生英语科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的成功者。”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时间:2011-02-22 10:24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关键词】

小学数学;习惯;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 [1]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大,既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等不良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所以,在小学期间,注意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习惯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 二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调查 1 调查方案设计

这次调查目的是通过调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独立思考问题和课堂听

讲等方面的学习态度,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找出学习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调查主要采取与家长、教师和学生座谈法与调查问卷法。问卷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学习习惯中粗心方面上。详细内容见表1。 1.1 问卷调查法

参加被调查的学生是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选择50名,共300名。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0份。 1.2 座谈法

通过座谈,从家长、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了解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看法,认真记录,归纳分析。

2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见表1) 2.1 问卷调查结果

在课前预习的态度一项中,34.6%的学生选择了较多时能认真课前预习,只有27.8%学生每次都能,这一比例不高,说明学生存在应付课前预习的现象。对于按时完成作业的调查,不少学生不独立思考,过于依赖教师或同学,不是单独完成作业的。在课堂学习选项中,仅42%的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学生课堂纪律较差,也是粗心的重要方面。遇到数学问题时,26.4%的学生认真地独立思考,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而其余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没有培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学习时,68.8%的学生有分散精力,做些比如挠头、玩东西等额外的动作,这是小学生爱动造成的,也是引起粗心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2.2 座谈调查结果

座谈中,对记录进行整理,梳理出共性。一是教师认为学生粗心主要表现在不重视课前预习,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检查,审题不细心等。二是家长认为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良表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