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2)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涌现和形成了一批成功范例与实践样本,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马寨镇位于郑州市西南部,全镇土地总面积30.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现有常住人口约11万人。马寨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不仅产生了积极显著的经济社会效应,而且也带给了我们一些新时期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认识与思考。

马寨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着力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同时马寨镇积极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着力筹措拆迁和安置房建设资金,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针对农民咋安置问题,

在合村并城方面,马寨镇提出了“和谐拆迁”的新理念,在拆迁方案编制、拆迁政策制定、社区规划选址等方面,强化群众主体地位,邀请群众参与讨论,户型设计反复征求群众意见,项目建设请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拆迁还迁、房屋丈量、评估认定等全部公开透明;提出了“四个一”的推进模式,即每一户在2015年底有一套用于居住的过渡房、每一户都能在自己家门口有就业机会、每一个安置社区具备一套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2014年底开工建设安置房面积100万平方米。同时,为给拆迁居民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马寨镇制定了高标准补偿方案,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居民的收入增长和充分就业,有效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马寨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领引导作用,紧紧围绕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要求,以及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合村并城的现实需要,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老镇区合村并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老镇区南部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刘胡垌等五个安置区用地规划等一系列科学规划,实现了从城市功能组团到社区规划的全覆盖。对于钱从哪里来问题,马寨镇积极加强与河南投资集团、郑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有关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着力筹措拆迁和安置房建设资金,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针对农民咋安置问题,马寨镇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安居,即让农民搬新居、住新房,享受到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乐业,即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通过出租自家住宅收入、出租商业用房收入、出租标准化厂房收入、出租职工公寓收入、就近就业工资收入等五重措施,保障群众获得稳定收益。

马寨镇通过合村并城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整理,为发展现代食品制造、电子商务、高端商贸服务、生态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空间。目前,马寨产业集聚区形成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汇聚了苏宁云商、康师傅工业基地、河南花

花牛乳业、新大方重工、天方集团等一大批龙头支柱企业。2014年,集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7.9亿元,同比增长20.3%。

马寨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一方面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另一方面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合村并城项目,每位村民可以获得110平方米的安置住房,这些住房既可以自己出租,获取出租房房租收入;另一方面促进了城乡居民就业,马寨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马寨镇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生态文化等产业的持续推进,康师傅工业基地、河南花花牛乳业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快速进入和大量汇集,有效提高了马寨镇的就业承载能力,为马寨城乡居民提供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业城镇化”的就业便利条件。同时,马寨镇积极开展的多种类型的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积极为拆迁居民联系工作岗位的创新举措,也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就业能力,提高了居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促进了城乡居民的就业。马寨镇紧紧围绕生态田园新城的战略目标,通过生态廊道、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集贸市场、“五小”门店等典型问题地区的综合整治,四环沿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通道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马寨污水处理厂、水磨生活污水处理站等生态环境设施的快速建设,以及稷水农业生态观光园、蓉坤农业生态观光园等生态示范园区的着力打造,有效改善了全镇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全镇居民营造了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 5. 陕西省横山县赵石畔镇,一个叫驮巷村圪洞峁的村庄,占地近2平方公里,原来住有30多户200多村民。如今人去村空,500多亩耕地荒芜,只剩下50多岁的王明厚和高生花老两口守候在这里,粗放地种着50多亩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病”日益困惑着广大乡村。

“乡村病”是农业问题研究员刘彦随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快速城镇化耕地流失造成的数千万失地农民、“离村进城”的数亿农民工,以及上学靠贷款、毕业即待业的数百万农家学子组成的“新三农”群体,大多处于“城乡双漂”,难以安居乐业,正成为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焦点。二是农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我国进入少子老龄化时期,农村青壮劳力过速非农化,加剧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一些乡村文化衰退、产业衰落,“三留人口”难以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地无人耕、良田被撂荒成为普遍现象。三是农村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拆旧、不占白不占,导致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这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不足。中科院测算,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达1.14亿亩,村庄空废化仍呈加剧的态势。四是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大城市近郊的一些农村成为藏污纳垢之地,面源污染严重,致使河流与农田污染事件频发,一些地方“癌症村”涌

现, 已经危及百姓健康甚至生命。“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

刘彦随认为,“乡村病因快速城镇化而引发,也必将由新型城镇化来根治。就当下而言,尤其需要正视问题、周密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城镇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就像一个人,他生病了,你还让他去跑百米,如果强行跑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刘彦随指出,老的城镇化模式漠视统筹城乡发展,盲目追求高速城镇化,不仅造成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也带来日趋严重的“乡村病,一旦两个病症同时爆发,就会造成城乡两败俱伤,“新型城镇化倡导以人为本,突出统筹城乡,其核心思想是城兴村荣,但当下发展却是城进村衰。 “城市病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而乡村病是在快速城镇化乡村衰落过程中爆发的。发展的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那衰落中的问题,谁来解决?单靠市尝靠自己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刘彦随指出,为此应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根治“乡村病”。

刘彦随列出一组数据:当前农民工总量为2.6亿,城镇化率52.6%,到2020年按城镇化率60%计算,还有近1亿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意味着未来将会出现3.5亿左右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不能总是‘城乡双漂’。”刘彦随说。 城市是否拥有这么大的接纳能力?刘彦随认为,这么多农民工都涌入城市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不赞成所有的农民都守在农村,也不赞成农民一窝蜂外出打工。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对每个人来讲不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他认为,“城乡双漂”不仅造成了财富的浪费,而且还割断了农民工的亲缘、地缘关系。“农民背井离乡,是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农村单纯种地盈收过少,养不了家,逼得他们外出打工,最终村里仅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耕地没人种、基础设施没人建,空心村的问题就来了。

“农民都不愿意在农村待着,农村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在持续消散。”刘彦随认为,这与我国基础投资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关,不管在产业扶持,还是资金供给方面,政府对城市投入远大于农村,时间一长,农村的教育、公共服务、文化、环境跟不上农民的需求,致使“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现在立法要求年轻人要多回家看看,这对于农民工而言,成了隐痛。刘彦随举了现实中的例子,“一名新疆农民工,去离家四千多公里的上海打工,辛苦一年挣的钱,刚够往返新疆的机票,很多农民工选择不回家,不是不孝敬父母,而是多有自己的难处。大规模、长距离、候鸟式的人口流动,本身反映了我国土地制度、就业制度安排的不足”。

如何解决空心村问题,如何让劳动力在城乡两极合理分配,刘彦随提出,政府必须长远谋划、科学决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而农业

现代化的第一资源是新型农民,根本动力是制度创新,基本安全是社会保障。要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激发乡村创新与创业的活力,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竞争力,让农民想回家,回得了家,也愿意回家。

当国家治理翻开新的一页时,58.8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正走在一个转折关口。从历史视野来看,“乡村病”因快速城镇化而引发,也必将由新型城镇化来根治。就当下而言,尤其需要正视问题,周密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国家与农村、市场与农村、城市与农村三组基本关系需要重新作出制度安排。这个安排里有阵痛,有迷茫,更孕育着希望。 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2提到了“‘人’的城镇化”,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理解。(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墨西哥过度城镇化的失败事例,请根据“给定资料3”,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哪些经验教训。(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三、“给定资料4”提到了马寨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做法,请你以马寨镇政府的名义起草一份汇报提纲,向区政府汇报本镇城镇化的工作情况。(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500字。

四、“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写道:“‘乡村病’因快速城镇化而引发,也必将由新型城镇化来根治。”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联系实际,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给定资料2提到了“‘人’的城镇化”,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理解。(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阅题目要求,理顺作答思路 1.作答对象:对“‘人’的城镇化”的理解; 2.作答范围:“给定资料2”;

3.具体要求:一是内容上要求准确、简明。二是字数上要求“不超过200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