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坚持创业创新创优

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

——吉炳轩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8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三农”工作,部署2012年全省“三农”工作。 2011年,全省“三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14.1亿斤,跃居全国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0.7元,同比增长22.2%,牡丹江和鸡西两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大水利建设如火如荼,抗旱除涝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农机建设强势推进,综合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科技建设硕果累累,农业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大合作建设方兴未艾,场县、院县等合作共建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热火朝天,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以及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全省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和农民兄弟为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民兄弟和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农村基层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

1

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三农”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农业为什么艰辛,农村为什么落后,农民为什么贫穷?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认识,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前提。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一直是“三农”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真加以分析。在这里,我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大家共同来研究。我个人认为,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历史文化渊源。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不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或者是在近现代社会,农业始终都是最质弱的产业,农村始终都是最困弱的地区,农民始终都是最贫弱的群体。从渊源上说,这是由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制度造成的。在奴隶社会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随着阶级的分化,大批贫困的农民沦为富有者的奴隶,受到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占有土地,农民

2

的税赋相当沉重,交完税赋后所剩无几,再生产的资金得不到保障,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以及由此滋生的小农意识,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圈地运动”,造成农民流离失所,虽然促进了土地集中和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但同时也造成农业生产者日益贫困。即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发达的工业而言,农业也是落后的,农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土地私有制存在,农民就必然受到剥削,就必然处于社会最底层。新中国成立后,土地私有制被消灭,我国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农村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农民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但由于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问题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彻底改变,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

二是生产环境制约。农业生产是人类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受制于自然的,是靠天吃饭的。古往今来,农业生产始终要面对洪灾、旱灾、风灾、雹灾等各种自然灾害,与工人、商人相比,生产环境是最为艰苦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这二首《悯

3

农》诗就反映了农业生产环境之艰辛。农民不仅要面对艰辛自然环境,而且还必须紧扣农时节令,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灭虫,什么时候收获,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来进行。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想早想晚、加班加点都不行。民间流传的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就是农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积累的生产经验,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龙江农民流传这样的农谚:“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从这首农谚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清明播种水稻、小麦开始,谷雨时节是主要农作物播种季节,寒露时节主要农作物收获完毕,这是龙江农业生产的普遍规律,我们只有遵循这些自然规律,才能夺取农业丰收。但自然界也有异常的天气变化,冷了热了、旱了涝了,不按时令刮风下雨的事也经常发生,这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解决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问题,需要人的努力,但也需要天的帮忙,特别是农业生产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违了“天意”。这就是说,农业生产是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的。

三是生产条件落后。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相对于工商业生产条件而言,我们的农业生产条件都是比较落后的。从生产手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