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师读: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男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女独: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女齐(重复第二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男独: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男齐(重复一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读: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全班齐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女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反馈指导:

(1)第一二段读出一种忧愁、复杂、矛盾的心理,最后一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出一种坚定的语气;第三段读出一种紧张、急促之感,“征途思亲”读出一种女儿的柔情;第四段读出一种奔赴战场的豪迈之情,征战沙场的英雄气概;第五段读出一种轻松愉悦、归心似箭之感;第六段读出家人团聚、欢快喜悦的气氛;第七段读出一种赞美、一种惊叹。

(2)师生合作朗读后,教师评价,不足之处再次朗读。 (3)小结后自由读,反复练习,读出本首诗的情感。 三、细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一)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 1.出示任务: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整理好不会的问题,全班交流。

(3)当堂检测:重点词语意思,古今异义词,尝试韵译诗句。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2.反馈指导: 预设:

(1)重点字词积累(显示)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叹息声)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织布机 只) C.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中的文告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D.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为了 买) E.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晨 晚上) F.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事 越过) G.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 打更的器具 铠甲)

H.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记功 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有余)

I.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外城 扶持) J.磨刀霍霍向猪羊(磨刀的声音)

K.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穿) L.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像云那样的鬓发 同“贴”)

M.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动弹 迷离 靠近、临近 怎能)

(2)古今异义(显示)

A.军书十二卷(古义:多为虚数 今义:数词,十二) B. 愿为市鞍马(古义:买 今义:市场)

C.从此替爷征(古义:父亲 今义:父亲的父亲) D.但闻黄河流水(古义:只 今义:却) E.赏赐百千强(古义:跑 今义:行走) F.双兔傍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G.愿驰千里足(古义:希望 今义:愿意) H.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 今:姓氏) (3)诗句韵译(显示)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战士的打更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铁甲战衣。 B.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征兵的名册有很多的卷宗,每卷的上面有父亲的名字。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卡高山巧渡如飞。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记功十二级最高,赏赐百千金有余。 指导: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1)重点字词积累,可采取同桌互查的方式。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最大的范围,让全班掌握这些重点字词、课下注释,力求准确、到位。

(2)古今异义现象,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会遇到,古代作品中有不少的词与现代汉语词(字)形相同,但它们的词义都是完全不同,这一定要引起特别注意。注意古今异义的区分,在翻译中才不会出错。

(3)韵译,是指在翻译诗词等有韵脚的文字时,译成的文字也押韵的翻译方式。句式基本一致,注意韵脚的翻译。这种翻译要求较高,不同于直译、意译,不仅词义到位,还要讲求押韵。

(二)概括诗歌,体会详略安排 1.出示任务(显示):

(1)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概括成四字小标题,批注在每段诗的空白处。(个人发言) (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好在哪里?(小组讨论) 2.反馈指导:

(1)学生归纳:停机叹息、从军缘由、征途思亲、征战沙场、凯旋辞官、团聚改装、设喻回答

(2)小组讨论:停机叹息——略写;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准备——略写;征途思亲——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团聚改装——详写;设喻回答——略写。

(3)归纳好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3.总结:详略安排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突出中心——详写;有关中心——略写;无关中心——不写。本文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热爱家园、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四、布置作业

(一)背诵课文:背诵木兰诗1-3段。

(二)分层译文:《木兰诗》全文翻译。要求:抄原诗一句,翻译一句。(程度较好的同学,可尝试全文或部分诗句韵译)

(三)英雄故事:请查找并抄写一个女英雄的简介或小故事,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显示):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品读人物 (一)邮票导入,引出人物

导入:2000年,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名为《花木兰》的特种邮票,共四张: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显示)。人们以此来纪念这位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1.老师板书题目:木兰诗 2.出示任务:

(1)我们观察一下,这四张邮票与我们木兰诗中的哪些段落是吻合的? (2)你更喜欢哪一张邮票?用你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这张邮票。 3.反馈指导: 预设:

我喜欢第一张邮票:一个女子坐在织布机前,手里拿着梭子,一头黑发随着头的下垂搭在那一身纱般的长衣上,她的眼睛微微合着,充满了忧郁。这个女子便是木兰,此时的她正在为可汗命父亲出征的事叹息,你看她的眼睛,那是一种怎样复杂的眼神呀!她不愿让年迈的父亲从军,可家里除了父亲外,再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木兰选择了替父从军,她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我喜欢第二张邮票:从军途中,木兰身披铠甲,手抚大刀,在月光的幽幽照射下,刀口射出一道寒冷的银光,让人不寒而栗。依然是那个木兰,但在河水的辉映下却显出一种凄凉的瘦削;依然是那个木兰,但在思乡浓情的感染下却露出了一丝孤独的痛楚。她想家了,朦胧的月光让她禁不住思绪万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