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智: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3.14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李广智: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3.1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 减肥的策略 (一) 节食减肥 (二) 药物减肥

7、吸烟行为与健康 一、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 1. 影响吸烟行为的生理因素 (一) 烟碱的药理作用

低度到中度剂量,尼古丁是兴奋剂,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并加快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大剂量尼古丁会因为结合了过多的乙酰胆碱而抑制神经的兴奋性 (二) 脑神经活动特征一多巴胺学说

尼古丁扰乱了大脑中正常的多巴胺代谢而产生药物依赖,即导致成瘾 (三) 遗传因素

不同的基因型可能导致不同的吸烟行为 二. 影响吸烟行为的心理因素 (一)社会学习

简单条件反射和父母、同伴以及公众偶像的示范影响 认知期望 (二)人格特质 神经质、外向、紧张

二、戒烟的策略 (一)戒烟的困难

1.吸烟者身心对吸烟行为的依赖(主观幸福感丧失、生活方式改变而引起的压力) 2.尼古丁的药理作用在吸烟者生理上产生的反应

3.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西方,压力;中国,社交情境) (二)戒烟的阶段 (1)计划前阶段 (2) 计划阶段 (3) 准备阶段 (4) 行动阶段 (5) 维持阶段

(三)戒烟的临床干预手段 (1)药物干预 (2)行为治疗 1.强化法 基本方法

通过提供金钱或其它物质奖励来强化吸烟者的戒烟行为,并且还未停止吸烟的持续时间增加奖励(见效快,复吸率高) 2.自我监控法

要求吸烟者持续记录自己吸烟的数量和频次,并以天为单位绘制出吸烟频次曲线(不需更多 干预,不能彻底断绝) 3.情境-吸烟行为去联结方法

吸烟者必须按照一个计时器发出的信号来吸烟,计时器的信号随机,因此吸烟行为不会与特定情境发生联系(短期75%,保持率低) (三) 认知-团体疗法

从药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积极调解吸烟者的主动戒烟意识,并用可行方法,协助吸烟者克服戒烟过程的困难,达到戒烟目的

激发吸烟者内在要求,改变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建立一套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针灸治疗

8、酗酒行为与健康 一、酗酒的定义

酗酒是一种原发性的慢性疾病,遗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发展和表现。这种疾病常常呈现出进展性和致命性,其特点是对饮酒行为不能自控;思想关注于酒;饮酒不计后果;患者有明显的思维障碍

三. 酒精中毒的法律标准

血液中酒精浓度BAC是酒精中毒的量化指标 BAC是以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而衡量的

四、饮酒与健康 (一)饮酒和躯体健康 1.肝脏,最密切 2. 高血压 3.脑梗塞发病

4.男性生殖系统损伤性影响 (二)饮酒与心理健康

大多数有害饮酒都是起源于心理问题或者与心理问题高度相关

长期过量饮酒给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造成损害,直接影响饮酒者的身心健康、婚姻、家庭和各种功能的正常实现 (三)妇女饮酒和胎儿的健康

FAC酒精综合征的婴儿,低智商、警觉性低、多动、精细和粗大动作的协调性差

五、影响酗酒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父母可能遗传给儿子,不会遗传给女儿 (二)心理因素

酗酒的基因型可能是通过个体心理功能来表现的 饮酒与焦虑、抑郁和失眠有相关

酗酒可能与某些遗传性的心理易感性有关

期待效应在酗酒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还与性格变量相互影响 (三)家庭因素

醒酒行为经常发生在较低的社会阶层人群中,醒酒者父母往往也严重醒酒

六、对酗酒行为的治疗 1.药物治疗

通过戒酒药物使得饮酒者产生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出汗等生理反应,从而使酒精引起的快感消失,与厌恶疗法一致(辅助手段、毒副作用、监督和控制问题、药理反应因人而异) 2.厌恶疗法

使用催吐剂,同时进行心理训练,使醒酒者将恶心和饮酒建立联系,形成有助于抑制饮酒行为的条件反射(复发高,费用高,效果不稳定) 3.嗜酒者匿名互助协会

AA是一种基于团体资讯技术的戒酒治疗手段

9.高风险行为与艾滋病

AIDS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 一、艾滋病的传播: 1.高危性行为; 2.物质滥用

3.其他途径:血液传播;性交时的体液传播;母婴传播。

第六节 应激

1、应激的概念

综合的观点:应激既不是环境刺激,也不是个人的性格,更不仅仅是一种反应,而是在需求与不以疯狂或死亡为代价的处理需求的能力之间的关系。 2、 应激的性质

应激分为:烦恼与正应激

烦恼指那些有破坏性的或不愉快的应激,通常尽力避免;

正应激表现为令人愉快的满意的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唤起,一种挑战,可以加深意识,增加心理警觉,还经常会启动我们的高级的认知和行为表现。 3、 应激源的类型及特点 (一) 应激源的类型 1.生物性应激源 2.心理性应激源 3.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二) 应激源的特征 1.负性事件 2.不可控性 3.不确定性 4.模糊性 5.挑战极限

4、应激反应与健康影响

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 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 应激引起的行为反应 情绪反应:焦虑和恐惧;愤怒;抑郁和孤寂;冷漠 认知损伤 (1)逃避与回避 (2)敌对与攻击 (3)退化与依赖 (4)无助与自怜 (5)不健康行为

5.应激对健康的损害

1.应激导致疾病的两种可能路径

(1)直接路径:直接造成机体生理上的变化(2)间接路径:通过影响个体行为来影响健康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1.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

2.对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及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 3.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6、应激研究及理论

一、应激研究的两种模式:

(一)巨砾模式:巨大的应激与疾病发生率升高有关,因为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应激同样需要付出努力来进行适应,这就会增加躯体的负担。

(二)细砾模式:1.应激是小烦恼的累积。2.区分出正性时间(振奋)和负性事件(激战/烦恼),假设负性时间会使人的精力和体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健康问题,而正性事件与较好的健康状况相关。

二、应激理论

selye的一般适应综合征理论(GAS) 素质-应激互动模型 区分了两种因素:易感因素(来自遗传)和促发因素(环境应激源) lazarus等的交互作用/关系模型 1.过程论和相互作用观 2.认知评价与应激体验 (1)初级评价(2)次级评价(3)再评价 1.selye的一般适应综合征理论(GAS)

1.主要观点

(1)所有生物有机体都有一个先天驱动力,以保持体内的平衡状态。这种保持内部平衡的过程就是稳态,一旦形成稳态,维护体内平衡状态就成了一种毕生的任务,每天需要为此消耗能力;

(2)应激源如病菌或过度的工作要求,会破坏内部的平衡状态。应激-无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快的,都对躯体提出额外需求,人体会以特异性生理唤醒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是防御性的和自我保护性的。

(3)对应激的适应是按阶段发生的,各阶段的时间进程和进度有赖于抗拒的成功程度,而这种成功程度则与应激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4)有机体贮存着有限的适应能量,一旦能量耗尽,有机体缺乏应付持续应激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