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智: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3.14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李广智: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3.1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深化了对疾病的认识 4.拓展了治疗方式

(三) BPS模式中三因素的互动机制 (四) BPS模式的应用和发展 1.患者评价表PEG

1.整体健康模式---有关健康服务的新范式

8、 毕生发展的观点

1.不同年龄的疾病谱和死亡谱是不同的 2.不同年龄对相同疾病的耐受力和恢复力不同 3.不同年龄的预防目标和干预重点不同 4.不同年龄对疾病的认知与态度不同

第四节 健康行为、健康促进、健康管理

一、健康行为

1、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人们为了增强或保持健康状态所采取的行为

2、健康习惯:健康习惯是与健康行为有关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常常下意识地自动表现出来

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个体所做的影响健康的各种决定的总和

4、危险行为:危险行为是与健康行为相对的,是有损于当前或未来健康的行为 5、健康行为的意义

(1)可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

(2)能起到延缓死亡时间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个人寿命和人口的平均寿命 (3)可以推迟慢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

(4)成功的行为矫治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从而缩减大量用于健康和行为方面的费用

6、健康行为的相关理论 (1) 教育呼吁理论

如果人们获得了正确的信息,他们将会改变他们的健康习惯 (2) 健康信念模式

人们是否进行预防疾病的行为,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做的两个判断:一个是评估自己对特定健康问题所感受到的威胁;另一个则是对采取预防行动的好处和障碍进行衡量 (3) 计划行为理论

把态度与行为联系起来,认为一种健康行为是个体行为意图的直接结果。关于某种特定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标准和行为控制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行为意图, 并且最终促成了行为改变

(4) 原型/意愿理论

引入两个新的结构:行为意愿BW和原型

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健康行为往往是对社会情境所作的反应,在一个有不健康行为的群体中,\你想要做什么\比\你计划做什么\能更准确地描述一个年轻人所处的困境,并预测其随后的行为 (5) 社会整合理论

个体是否会采用某一或某些健康行为,除了个体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之外,收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突出了家庭的作用

婚姻和做父母是目的在于将个体综合进社会并且提供意义感、目标以及社会义务的社会关系 (6) 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模型

有目的的行为改变要经历五个不同阶段: 1.无意图期 2.意图期 3.准备期 4.行动期 5.维持期

(7) 预防采纳的过程模型

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在健康增进的阶段间取得进展 人们采纳预防性健康行为的过程中,会经历7个不连续的阶段: 1.忽视 2.乐观偏向 3.卷入 4.无改变 5.想要改变 6.践行 7.维持

二、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和集体应做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核心是\知信行\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强调行为的改变〈与卫生宣传的区别)

2.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为导致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条件所采取的健康教育与环境(社会、争执、经济、政策、法规、组织等)支持相结合的策略,是把个人选择和社会对健康的责任综合起来,以创造更健康的未来的一种人和环境之间的调节策略

是健康民众为了过更健康的生活而从事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对象是健康的人,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较积极(与疾病预防的区别,后者是去除危险因子或行为,相对消极)

3.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区别

健康促进是健康民众为了过更健康的生活而从事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所以其对象是健康的人,采取的是有益健康的行为,比较积极;而由于疾病时开始于某项危险因子的,所以疾病预防是去除危险因子或行为,相对消极。

4. 健康促进的策略

(一) 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二) 创造支持的环境 (三) 加强社区的行动 (四) 发展个人技能 (五)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5. 健康促进模式HPM

Nolar J Pender提出健康促进模式,形成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是原因模式和健康策略,包含三组共十个类别的健康促进行为决定因素: 1.个人特征及经验 2.特定行为认知及情感 3.行为结果

三、健康管理 1. 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

2. 健康管理的过程及内容

(1)收集个人健康信息一健康管理的基础

(2)评价个人健康与疾病危险性一健康管理的核心

(3)实施个人健康计划及健康改善的指导一健康管理的目的

第五节 行为与健康

1、 营养学的目标

三大营养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1-1.2):(2-2.2):(3.3-6.9) 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质量比过去有所提高,其中动物性、奶类食物及油脂类的摄入量均有增加。但膳食中奶类、豆类摄入量仍然偏低。城市居民膳食中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出现下降趋势,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有营养摄入失衡现象

2、合理的饮食建议

食物金字塔:自下往上为五谷类(300-500g),蔬菜水果类(蔬菜400-500g,水果100-200g〕, 肉类(125-200g),奶类和豆类(奶类100g,豆类50g),油脂类(25g)

4、神经性厌食症

(一) 神经性厌食症的症状 1.明显的体重减轻 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 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

4.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 5.症状至少已3个月

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 (二) 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

1.一般认为,病人的人格特征、家庭特点等与之发病有关; 2.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成年后的厌食行为与婴儿期亲子关系有关;

3.生物学理论认为,遗传基因和生化因素的双重作用是导致厌食行为的原因; 4.Bruch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厌食症的病因。 (三)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策略

主要是试图增加患者的饮食,恢复正常体重 家庭疗法、行为治疗、药物治疗

5、贪食症

其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暴食行为,多为神经性厌食的延续 (一) 贪食症的诊断标准

1.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

2.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催吐、泻药、间歇禁食、使用厌食剂等 3.常有病理性怕胖

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 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两次,持续三个月 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 (二) 贪食症的病因

1.生物学理论认为,是一种对饮食行为失去控制的冲动型行为,在本质上与药物成瘾有类似之处;

2.心理学理论认为,患者的应激认知内容与普通人有区别; 3.社会学认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对较弱。 (三) 贪食症的治疗模式 1.药物治疗

使用阿片受体阻断剂 2.认知-行为治疗 暴露-反应预防方法

6、肥胖与减肥 一、肥胖症

如果身体摄入了过量的热量和营养,这些营养没有被消耗掉,在体内以脂肪形式沉积下来就导致了肥胖。过量进食是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

儿童期的肥胖,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成年后的肥胖,脂肪细胞体积增加 二. 肥胖的类型 1.代谢性肥胖 2.环境型肥胖 3.内分泌型肥胖 4.食欲调节障碍性肥胖 5.脂肪细胞增生型肥胖 6.强迫性进食障碍 7.药源性肥胖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