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来临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来临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来临 ——18世纪末~20世纪初 杨诗梅

一、把握关键时间分界线:1765年、1785年、1840年、1861年、1866年、1870年、

1875年、1900年

二、阶段时代特征和主干知识:

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又一个分水岭,人类正式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实力,现代民主政治在深度和广度上迅速推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更加强化了西方的优势,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非西方文明开始主动地进行变革,逐渐汇入现代化潮流。具体表现为:

经济上: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扩展,促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转化,手工工场逐渐被工厂取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形成,大企业时代到来,以科技依据、以提高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组织形式的现代经济模式基本成熟。

政治上: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完善并日益成熟,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民主代议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德、日、俄等国也进行了向近代政治体制过渡的改革,但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专制色彩比较明显。与此同时,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三四十年代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整体世界: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掠夺,大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标志著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

思想文化:进入19世纪,思想界面对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巨大变化,各种学说纷纷涌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最大的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也伴有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一)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第一阶段 ①英国工业革命:政治前提: 必要性:

可能性(条件): 主要成就: ②工业革命的扩散: 2、工业革命第二阶段

①有利的政治环境: ②良好的知识条件:

③主要成就——四个方面: 3、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技术、生产力的进步:

②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③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④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⑤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

⑥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从文明史观看,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从社会史观看,两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的观念、社会习俗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全球史观看,两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从革命史观看,世界殖民体系由初步确立到最终确立。

(二)现代民主政治的拓展

工业文明的来临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19世纪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在深度和广度上高歌猛进的时期。19世纪的历史是在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展开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互动爆发出巨大的历史推动力,形成了三股交错存在的历史潮流:自由主义潮流、社会主义潮流和民族主义潮流,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1、西方现代民主政治的拓展 ①英国议会改革(特别是1832年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②美国内战、两党制的形成发展:19世纪50年代中期最终形成,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③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特点: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

④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特点:帝国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帝国的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是不完善的代议制。 ⑤日本明治维新和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议会斗争,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夺,来实现本党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作用

①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表明国家权力由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 ②它对于人类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2、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①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来源。

②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全面系统的阐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④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建立,是新型的工人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归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是《共产党宣言》。 (2).第二次飞跃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想的实现。(1)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2)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由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3、民族国家群体的壮大:两个方面的内容——大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民族国家面向现代文明的革新(主要指德、意、日、俄等)

(三)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①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②瓜分世界的狂潮和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四)19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

1、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1)主要内容:①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②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

2)历史地位: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标志: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2)主要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3)影响:挑战封建神学、开创生物学发展的新时代;对欧洲思想界和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①代表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特点: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2)、 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早期) ①代表作品: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等。

②特点: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8世纪末19世纪初) ①代表作品: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泉》。 ②特点:突出理性,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严整和谐。 (2)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①代表作品: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②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奔放的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3)现实主义美术 (19世纪中期) ①代表作品:米勒《播种者》、《拾穗者》;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②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4)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 ①代表作品:早期莫奈《日出·印象》。后期凡·高《向日葵》;塞尚《樱桃和桃子》。

②特点:强调光和色,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4、音乐:古典音乐——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莫扎特)

(1)浪漫主义音乐(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等。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代表作品有《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的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代表作品是《小夜曲》。

(2)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 (3)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其代表作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