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 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改革回眸学案 编号:4 班级: 小组: 姓名:

第 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课前预习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结构】:

财政危机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政治危机 社会危机严重

边疆危机

理财 ----------- 富国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整顿军队 ------- 强兵 改革科举

改革选官制度 育才(为变法选拔人才★) 改革学校教育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失败原因 【知识梳理】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三冗”——北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负面影响

显露,形成“三冗”局面。

(1)“冗官”:原因 (2)“冗兵”:原因 (3)“冗费”:原因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革新除弊逐渐

成为朝野共识。

(1)积贫: (2)积弱:

★3、北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4、北方民族南侵,面临辽、西夏的威胁,民族矛盾尖锐。 5、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概括为:

“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 财政危机 (积贫) 军队战斗力低下(积弱)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 政治危机(阶级矛盾)

辽、西夏的威胁 ———— 边疆危机(民族矛盾)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第1页 共4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改革回眸学案 编号:4 班级: 小组: 姓名:

★1、理财(中心措施)——————富国(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北宋财政危机)

★(1)青苗法: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农民不满)

①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和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

加收20%—30%的利息。

②作用: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的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2)募役法(免役法):

①内容:

六 ②作用: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最具争议:对农民而言,纳钱免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对政府而言,有利于农业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对户等越高的人,交钱就越多,大官僚、大地主免役特权受到限制,因而他们强烈反对。

(3)农田水利法:内容: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作用: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4)方田均税法:(了解) 法 ①内容:按每户占土地多少、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②作用: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政府收入;

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针对“产去税存”的情况)

(5)市易法:(了解)

①内容: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赊销给商人,政

府低息贷款。

②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增加国家收入。 (6)均输法:(了解)

①内容:政府协调供求关系

东南江浙等六路发运使就近采购京城和皇室所需的物资 即“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 ②作用: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和对民众的盘剥,减轻百姓负担

理财措施的作用:他推行的理财新法在 。 材料题中经常看到的是:财政状况得到改善,“中外府库,无不充衍” ★2、整顿军队——————强兵,改变积弱局面

内 (1)针对“冗兵”问题,实行“省兵”的措施: 容 (2)为改变“积弱”局面,采取“强兵”的措施:保甲法:目的见课本P37页材料 保马法

更戍法 将兵法 作用:节省了 ★3、改革科举

(1)目的:

(2)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 。 (3)作用:使科举考试得以

第2页 共4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改革回眸学案 编号:4 班级: 小组: 姓名:

4、改革官制

(1)王安石对 进行改革

(2)措施: 5、改革学校教育

(1)整顿太学: ;作用: (2)设立律学、医学、健全武学,发展地方教育。 三、 新法的局限与变质(了解)

1、新法执行不善,加重了贫苦百姓的负担,引起民间的不满。(青苗法) 2、“元佑更化”,新法被废除。

3、变法精神的改变:宋哲宗 ;宋徽宗 ★四、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1)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

度上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2)军事改革,节省了军费开支,宋军战斗力有一定提高,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科举、教育、官制等措施选拔了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人才,

保证了变法的顺利进行。

2、局限:

(1)性质: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

负担依然很重。

(3)新法过程中用人不当,执行不善,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五、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主要原因:变法的“富国之法”意在 ,触及___________________利益,遭

到激烈的反对。

2、变法用人不当,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

3、变法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缓和社会矛盾。

4、直接原因: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当政,新法被废除。

【课堂探究学案】

【自主学习】

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三冗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目的?核心内容?

3、为了解决积贫局面,王安石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4、为了解决积弱局面,王安石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5、为了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选拔人才? 6、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7、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3页 共4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改革回眸学案 编号:4 班级: 小组: 姓名:

8、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9、对比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合作探究】

(2007年山东高考文综)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

(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 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

分) 33.

第4页 共4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改革回眸学案 编号:4 班级: 小组: 姓名:

答案要点:

(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33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管理人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3.

答案要点:

(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33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管理人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3.

答案要点:

(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33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管理人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5页 共4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