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九地市2019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福建省九地市2019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文言文阅读

(2018.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节选自《孟涂文集》)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 (2)然后能自强也( ) ..(3)学学半( ) (4)而或不达于事( )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C.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1)甲文阐述的观点是“ ”;乙文阐述的观点是“ ”。 (2)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答案】

1.(1)甘美 (2)勉励 (3)教(教的意思) (4)有时(有的) 2.A

3.(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 (2)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4.(1)教学相长(也) 君子学必好问

(2)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知不足,才能不断完善

1

自己;学习中需要互动和交流,教与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示例2: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示例3:教和学可以互相促进,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中交流切磋、质疑提问都可以促进学习。(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有时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有时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2018.南平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1.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

暗 窗 红 火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3)辄复不遂 辄: (4)鲁直所谓 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

(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4.【甲】文中“ ”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 。 5.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答案】

1.暗 窗 红 火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 2.白:杯,酒杯 客:客居 辄:总是 谓:说(认为) 3.(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2)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 4.湖中人鸟声俱绝 夜的寂静(寂静)

5.甲文趣在:①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②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 乙文趣在:①雪夜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②悠闲自得地读书。

参考译文: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地翻看几卷书,也是能享受到一些乐趣的。离时为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

(2018.龙岩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3

[注]①光:指司马光。②智伯:即智瑶,人名。 1.解释加点词。

(1)可爱者甚蕃 蕃: (2)陶后鲜有闻 鲜: ..

(3)此其所以失人也 所以: (4)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 苟: ...2.下列“之”字的意思与“取人之术”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何陋之有 D.水陆草木之花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甲、乙两文都谈到“君子”,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

1.(1)多 (2)少 (3)原因,缘由 (4)如果 2.D

3.(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才华,是品德的辅助;品德,是才华的统帅。

4.示例:甲文认为像莲花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就是君子,乙文认为唯有品德高尚胜于才华的人 才是君子。

参考译文:臣司马光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华与品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华,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品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华,是品德的辅助;品德,是才华的统帅。……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华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华用来作恶。持有才华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2018.宁德质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