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

报考专业: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劳卫与环卫、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营养与食品卫生 一、名词解释

1.公害 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噪声性耳聋 4.石棉肺 5.AI 6.食源性疾病 7.非参数检验 8.假设检验中的P值 9.现时寿命表 10.遗传流行病学 11.爆发 12.疾病自然史 13.研究人群 二、填空题

1.核黄素缺乏症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称。

2.生蛋清中存在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经过加热后被破坏,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更安全。

3.聚苯乙烯的卫生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_____________过多,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公害病。 5.水体污染物转归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室内水平面上散射光的照度与同时间室外空旷无遮光物的地方接受整个天空散射光的水平面上照度的百分比称_____________。

7.诊断Ⅰ、Ⅱ期尘肺的主要依据是患者X线胸片显示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氰化物中毒机制是CN-与_____________结合,从而产生_____________。

9.随机区组设计两因素方差分析,有四种处理,每处理组有四个数据,其误差自由度

V误差=_____________。

10.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方程的原则是此直线能保证各实测点至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一面积为75cm2的培养皿置于室内半小时后取出培养24小时查得100个菌落,则该室每75cm2细菌数的95%可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

12.抽样调查设计的技术关键是_____________,决定其两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3.描述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关联强度的流行病学指标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

1.下列哪种病畜肉可用后熟作为无害化处理手段:

A.鼻疽 B.口蹄疫 C.囊虫病 D.旋毛虫 E.布氏杆菌病 2.死亡率最高的毒蕈中毒类型是:

A.胃肠炎型 B.神经精神型 C.溶血型 D.脏器损害型 E.光过敏性皮炎 储留氮3.食物氮用于计算蛋白质的:

?100 A.消化率 B.生物价 C.净利用率 D.功效比值 E.氨基酸评分 4.大米经过淘洗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尼克酸 D.胡萝卜素 E.无机盐 5.被称为“冷加工”的食品保藏方法是:

A.冷冻 B.冷藏 C.脱水 D.腌渍 E.辐照 6.高温环境下经汗液丢失的无机盐仅次于钠的是: A.钾 B.钙 C.镁 D.铁 E.碘

7.黑脚病是长期摄入下列哪种物质过多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A.Cd B.Mn C.Cr D.As E.Pb

8.“花露水皮炎”属于:

A.光变应性皮炎 B.神经性皮炎 C.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D.特应性皮炎 E.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9.每年向大气中排放量最大最大的污染物是: A.CO B.SO2 C.NOx D.IP E.CO2 10.判断土壤受粪便污染时间长短的指标是:

A.大肠菌群数 B.产气荚膜杆菌值 C.蛔虫卵数 D.细菌总数 E.以上均不正确

11.根据其毒性来制定饮水卫生标准的指标是:

A.总硬度 B.挥发性酚类 C.硫酸盐 D.氯化物 E.硝酸盐

12.根据杀灭室内细菌和抗佝偻病的需要,一般认为北方比较冷的地区冬季向南居室至少有( )小时的日照?

A.1 B.2 C.3 D.4 E.5

13.影响气态毒物从呼吸道排泄的主要因素是:

A.毒物在空气中的分压 B.毒物的溶解度 C.毒物的挥发性 D.毒物的分散度 E.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 14.铅引起的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干扰机体对铁的吸收 B.干扰血红素合成 C.吸附于红细胞膜造成贫血 D.直接抑制骨髓幼稚红细胞的成熟 E.妨碍机体对铁的吸收 15.评价苯接触程度的指标是:

A.尿酸 B.尿酚 C.尿甲基酸 D.尿苯基硫醚氨酸 E.尿葡萄糖醛酸 16.目前公认有致癌作用的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是:

A.苯胺 B.硝基苯 C.对苯二胺 D.三硝基甲苯 E.联苯胺 17.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主要危害是:

A.化学性肺水肿 B.眼结膜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C.化学性肺炎 D.化学性灼伤 E.喉头水肿、痉挛

18.若正常人的血汞含量x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则判定95%正常值范围的公式可用:(其中y=logx) A.

x?1.96S y?1.64SB.log(y?1.64Sy) C.log(y?1.96Sy) ?1?1y E.D.

19.某药厂广告说“某新药治疗10000名上呼吸道感染者,其中9600名在5天内症状消失,从而认为该新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神奇的疗效”你认为: A.正确,因为有95%的患者症状消失 B.不正确,因为没有计算治愈率 C.不正确,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D.不正确,因为样本含量不够大 E.不正确,因为没有作统计学检验

x?1.64S20.下列哪种情况应在人群卫生保健工作中优先解决?

A.能造成疾病较高RR的那种暴露 B.能造成疾病较高AR的那种暴露

C.能造成疾病较高AR%的那种暴露 D.能造成疾病较高PAR%的那种暴露 E.能人群中暴露比例较高的那种危险因子的暴露 21.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22.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传染区 E.自然疫源地

23.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22-24mmHg范围,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14-26mmHg范围,根据这些资料,你认为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在26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为:

A.灵敏度好,特异度差 B.灵敏度与特异度都好

C.灵敏度差,特异度好 D.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差 E.缺少数据无法判断 24.晚发型矽肺是指:

A.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出现的矽肺 B.脱离矽尘作业10年后出现的矽肺 C.脱离矽尘作业20年后出现的矽肺 D.脱离矽尘作业5-10年后出现的矽肺 E.矽尘作业工人的晚年出现的矽肺 四、问答题

1.试述职业性中毒的劳动卫生学特点和综合性预防措施。

2.画图说明必须微量元素和非必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剂量-反应关系。 3.简述大肠菌群及食品卫生学意义。

4.请你谈谈流行病学调查设计阶段可有哪些手段控制混杂偏倚?

5.某镇防保所向省卫生防疫站报告当地伤寒爆发,假如让你来主持这项工作,请你简要列出你的调查计划提纲;结合流行病学专业知识,说明你最优先拟用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