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小说知识测试试题[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2019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小说知识测试试题[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8-2019年成考 专升本 大学语文 小说知识测试试题【4】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1 [简答题] 小说在叙述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案】略

【解析】 在叙述方法上的最大特点:一是采用倒叙的方法;二是采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互为用的叙述方法。

2 [简答题]分析本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倒叙笔法来铺垫故事、突出主题的? 【答案】略

【解析】本篇小说在叙述方法上采用了倒叙笔法,小说开端细致的描绘了米龙老爹的故乡诺曼底的一派丰收在望、充满了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这段描写暗喻了幸存者和后代对壮烈牺牲的米龙老爹的怀念之情,抚今追昔,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米龙老爹孤胆杀敌的故事,为故事的发生、发展做了铺垫,突出了小说要揭示的抗敌爱国的主题。

3 [简答题]分析本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交互使用、多侧面塑造人物的特点。 【答案】略

【解析】本篇小说在叙述方法上采用了第三和第一人称交互使用的方法。小说先用第三人称描写田园风光,进行叙述铺垫;然后转为第一人称,写普军团长审问米龙老爹,一问一答,让米龙老爹用第一人称说话,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中问又套进米龙老爹的口供,交代他一连谋杀十六名普军的经过,但却不用第一人称,而改用第三人称,既避免了行文的单调,又发挥了全方位的叙述特长,更好地交待了事情的经过,通过人称的变化,多侧面地塑造了米龙老爹机智勇敢、大义凛然的爱国英雄形象。 4 [简答题] 本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略

【解析】 通过张勋复辟在江南某水乡引起的关于辫子的风波,展现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真实面貌,揭示了农民缺乏民主主义觉悟、封建势力依旧伺机东山再起,从而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 5 [简答题]小说中作者刻划赵七爷的主要细节有哪些? 【答案】略

【解析】主要细节有(1)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2)竹布长衫脱下穿上又脱下;(3)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志》。 6 [简答题] 七斤是个怎样的人物? 【答案】略

【解析】 七斤是个愚昧落后、麻木无知、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 7 [简答题] 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答案】略

【解析】 赵七爷是个不学无术、装腔作势、善于韬晦、时刻伺机复辟的顽固的帝制余孽。 8 [简答题]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革命以后,他(赵七爷)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了,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

(1)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赵七爷这一形象的? (2)这段文字表明赵七爷是怎样一个人? (3)赵七爷这个形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略

【解析】 (1)细节描写。

(2)善于奉行韬晦之计、时刻梦想复辟封建帝制的顽固派。

(3)当时辛亥革命虽然已进行多年,但封建复辟势力还相当强大,还存在着复辟的危险。 9 [填空题]小说《风波》情节的中心线索是_________。作品中矛盾冲突也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答案】略

【解析】辫子事件,辫子

10 [填空题]《风波》中所刻画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解析】七斤,七斤嫂,赵七爷

11 [填空题]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 【答案】略

【解析】一种落叶乔木

12 [填空题]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装好一碗米饭,搡在七斤的面前…… 【答案】略

【解析】她(吴地方言);猛推(方言)

13 [填空题]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答案】略

【解析】可庆贺的喜事;有灾祸。 14 [简答题]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 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的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1)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样的时代? (2)这段文字对沙子龙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略

【解析】(1)作品所写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此时,传统的古老文明遭到了西方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中国封建传统却并未消失。 (2)这段文字写出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对描写沙子龙这样一个昔日武林高手的悲剧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15 [填空题]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舍“__________”的光荣称号。 【答案】略 【解析】人民艺术家

16 [单选题] 宝玉挨打的实质,是( ) A.父子之间矛盾的爆发,贾政怒其不争的激化

B.贾政与忠顺王爷矛盾的转化,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化 C.贾府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是家庭矛盾的升级

D.封建阶级与其叛逆者矛盾的总爆发,是封建阶级对叛逆者的一次残酷镇压 【答案】D 【解析】略

17 [简答题] 本文刻划人物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案】略

【解析】 本文刻划人物的基本方法: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刻划人物;二是在同一事件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18 [简答题] 概括本文中贾政的形象。 【答案】略

【解析】 贾政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忠实的维护者。他同叛逆者贾宝玉的矛盾对立是不可调和的。他要求宝玉读书科举,走仕途经济之路,以此光宗耀祖。而宝玉不重视仕途经济,

无视尊卑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叛逆性。为了消除叛逆者对封建制度的威胁,贾政借故毒打宝玉,甚至要亲手勒死宝玉,表现了他作为封建卫道者的狠毒面目,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为了“光宗耀祖”,他连起码的父子之情都不顾了。贾政的凶残,不过是他对叛逆者感到恐惧和束手无策的表现。在毒打宝玉之后,他并未制服宝玉,反而促使宝玉在离经叛道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贾母出场后,他“躬身陪笑”,“苦苦叩头认罪”,甚至“灰心自己不该下毒手”,这又表现出他的软弱无力,同时表现了他既要忠,又要孝的封建卫道者的本质。 19 [简答题]阅读下面贾政说的两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 (1)贾政为什么要毒打宝玉?

(2)贾政下狠心要置宝玉于死地,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案】略

【解析】(1)因为怨恨宝玉叛逆,生怕宝玉发展到“弑父弑君”的地步,为了绝“将来之患”,所以要将宝玉置于死地。

(2)一方面表现了他对叛逆者的畏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封建礼教的忠诚。 20 [简答题]阅读下面王夫人说的两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一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依靠。”说毕,抱住宝玉,放声大哭起来。

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1)王夫人为什么抱着宝玉,哭的却是贾珠? (2)既然如此,王夫人为什么还要拼命地保护宝玉? (3)这说明王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略

【解析】(1)这说明王夫人真正喜欢的是贾珠这样封建阶级的孝子贤孙,她同样怨恨宝玉的叛逆。

(2)王夫人虽然怨恨宝玉的叛逆,但又爱子如命,因为“母以子贵”,如果没了宝玉,她在贾府的实权必然受到动摇,因此,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利益,她也要拼命地保护宝玉。 (3)王夫人既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所以她怨恨宝玉叛逆),同时又是封建礼教男权思想的受害者(所以她要靠宝玉来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实权)。 21 [填空题]《红楼梦》原名《_________》。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