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测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测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装 : 号 学 订 :名 姓 : 级 班业 专 线

第二单元 语文(人教版)试题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 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 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③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④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 ,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⑥《桃花源记》中表明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后四句。(4 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9 分)

一场春雨过后,冬日的xiāo 索、落寞被dí荡已尽,山野脱下了灰黄色的瘦衣,换上了宽松多彩的新装。毫不偏私的大自然,把万千生灵的意愿和梦想都聚集在它的宽阔的胸襟里。苦菜儿用葱翠肥嫩的茎叶,晨先拖起了金黄色的小花,未报答春雨的涵濡。车前子、蒲公英、白玉兰、锦带花、马兰草承受了春阳的温慰,也在溪边.河畔、地堰、路旁,争先恐后地拱芽抽叶。就连老巷墙下冥顽的石头上的苔藓,也泛出了淡淡的绿意。杏树刚刚卸下洁白的素妆,胭红的桃花又扑棱棱地挂满了枝头……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xiāo( )索 dí( )荡 胭.

红(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 ”应改为“__ ”。 (2 分)

(3) “涵濡”意思是 ,“冥顽”的“顽”的意思是 。(2 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春雨过后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2 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 《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山海经》,一

本是他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 》,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 》。(2 分)

(2)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

然无累,真正解脱。”这是 对 是的话。(2 分)

4.八年级某班班准备开展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安徽文物类别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的信息。(不得出现

数字)(3 分)

文物类别 古遗迹 古墓葬 古建筑 其他 文物比例 16.1% 9.2% 51.9% 22.8% (2)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有待我们去

保护和研究。请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保护文物”的宣传标语。(3分)

(3)活动中,潘迎纪同学写了一篇倡导保护文物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6 分)

【A】要认具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亏理”,切实有效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B】要勇于同盗窃文物、走私文物、破坏文物等违章行为做斗争,积极协助公安部门侦破文物案件。留住文

物,[1]就是对先人和历史的尊重,[2]就是留住文化的血脉,[3]就是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对话和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精神家园,让华夏文明更加繁荣昌盛。

①画线句【A】成分残缺,应修改为 。(2 分) ②画线句【B】用词不当,应把“__ ”应改为“__ ”。

③句子[1][2][3]语序不合理,应该把__ 与 __ 调换。(只填序号)(2 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18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②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5.在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物候应用在农事活动里 “比较简便,容易掌握”?(4分)

6.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7. 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绘的物候现象与选文中什么因素有关?(3分)

8. 选文第④-⑦段是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9.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如在早春三四月问,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 天。

【二】(20分)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

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0.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4分)

1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2.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13.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三】(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水尤清冽 尤: (2)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 (3)日光下澈 澈: (4)俶尔远逝 俶尔: (5)悄怆幽邃 悄怆: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 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分)

17.统观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4分)

三、写作(55分)

18.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文章。(55 分)

【提示和要求】

(1)选择合适的词语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子600 字。

四、卷面书写(5 分)

参考答案

一、1.(1)①寤寐思服 ②道阻且长 ③蒙络摇缀 ④海内存知己;⑤青青子衿⑥芳草鲜美(2)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2.(1)萧 涤 yān (2) 拖起 托起

(3) 滋润,滋养 愚顽,愚钝 (4) 比喻拟人

3.(1) 鉴略 天演论 (2) 傅雷 傅聪

4.(1) 据调查统计,文物类别中,“古建筑”所占比例最大,有一半之多,其次是“古遗

迹”和“古墓葬”,还有一些其他类别所占比例也较大。

(2) 示例:保护文化遗产,守卫精神家园。

(3) ① 要认真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②违章 违

法③ [1][2]

二、5.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他比气象仪器复

杂的多,灵敏的多。(2分)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2分) 6.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3 分)。

7.高下的差异。(3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