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案-王微2015.3前四章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案-王微2015.3前四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儿歌传统形式,大致可分为9类:游戏儿歌、颠倒歌、绕口令等。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 思考:儿歌的作用是什么? 讲解:(一)增添幼儿生活乐趣 (二)陶冶幼儿的性情。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其中,婴儿听儿歌,会从和谐优美的声音中领受亲人的爱抚,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举例分析:《小板凳》:“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三)启迪幼儿心智。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作题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

例:《数蛤蟆》教孩子们认识简单的数字和加法。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 (四)训练语言。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语言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13

例如:《十四和四十》——典型的矫正发音的, 例:金波的《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条腿儿。”——告诉幼小白兔的外貌特征是什么,便于幼儿区分小动物。 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二、儿歌的特征:

引入:儿歌作为幼儿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流传了数千年之久仍不衰竭,那么它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呢?

1、 学生先选读5-10首儿歌选读中的作品,思考儿歌的特点。 2、 师生一起探讨儿歌的特点 总结儿歌的特点

(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幼儿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有些儿歌还采用叠词叠韵,如皮作玖的儿歌《小鸟学我操操》:“风吹杨柳飘飘/小鸟学我操操/我伸腿/它踢脚/我拍手/它跳跳/我把腰儿弯弯/它把尾巴翘翘/操好了/再见了/小鸟扑哧扑哧飞走了。”全歌押“iao”韵,使用摹声词及叠词叠韵,表现出汉语语言的音响美、回环美与活泼生动,切合幼儿学习语言需反复记忆的特点。 (二) 篇幅短小,通俗易懂。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常见儿歌,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就每句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

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

14

童一个常识。

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 趣味性、娱乐性强

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儿歌总是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的,因此儿歌对儿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儿童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 补充另一版本的特点概括:

语言浅显,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形式活泼,歌戏结合,富有情趣。

内容浅显,篇幅浅显,篇幅短小,主题单一。 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举例分析,概括儿歌的特征。

15

序号5

课题:2-1儿歌② 教学目标:

掌握儿歌的九种形式,熟悉九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和经典作品。 能利用不同形式的儿歌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儿歌形式 教学难点:

儿歌九种形式各自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练、思考相结合。 教学准备: ppt 案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传统艺术形式相当于诗词中的词牌、格律。我国儿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们至今仍是儿歌作家们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借鉴的形式。 讲授新课

三、儿歌的形式即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它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

印度作家泰戈尔认为:“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据的力量。”(泰戈尔《我的童年》)可见摇篮曲中饱含着长辈对下一代的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

生活中的摇篮曲,或是流传多年的传统儿歌,如印尼民歌《宝贝》等;或是由诗人编创的,如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摇篮曲》等;或是吟唱者的即兴创作,如四川的、《觉觉喽》等。但创作的摇篮曲一般都有明确含义,而且讲究艺术技巧。

例如,陈伯吹先生的《摇篮曲》:“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