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答案(2)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答案(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9、模锻件重量一般在(B)以下。

A、50Kg B、150Kg C、700Kg 50、焊条直径通常按(B)来选取。

A、坡口形或 B、焊件厚度 C、接点形式 51、焊接电流的选择主要取决于(C)。

A焊件厚度 B、接点形式 C、焊条直径 52、在氧-乙炔焰中,中性焰的氧气与乙炔混合比为(B)。 A、小于1:1 B、1。1:1。2 c、大于1。1 53、中低碳钢焊件气焊时,应选用(A)。

A、中性焰 B、碳化焰 C、氧化焰 54、在下列金属中,能满足气焊条件的是(A)。 A、低碳钢 B、高碳钢 C、铸铁 55、气割预热火焰应选用(A)。

A、中性焰 B、碳化焰 C、氧化焰 56.、气割不适用于(D)。

A 低碳钢 B中碳钢 C普通低合金钢 D 铸铁 57、刀具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称为(A)。

A、前角 B、后角 C、副偏角

58、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称(B)。 A、前角 B、主偏角 C、副偏角 59、切削加工时,主运动通常只有(A)。 A、1 B、2 C、3 60、工件精加工时,车刀的刃倾角常采用(C)。 A正值 B、零 C、负值 61、对总切削加工中,主运动通常只有(A ? )。 A 1个 ? B 2个 ? ? C ? 3个

62、切削时,刀上与工件加工表面相对应的面是(B ? )。 ? A前面 ? B 主后面 ? C 副后面 63、对表面粗糙影响较大的是(A ? )。 A.切削速度 ? B进给量 ? C 吃刀量

64、造成已加工表面粗糙的主要原因是(C)。 A.残留面积 ? B积屑瘤 ? C 鳞刺 ? D 振动波纹 65、已加工表面出现硬化的主要原因是(C)。 A.弹性变形 ? B 塑性变形 ? C 挤压变形 66、(B)是箱体零件孔系加工的主要方法。

A、钻削加工 B、镗削加工 C、拉削加工 67、平面磨床的主运动是(C)。

A、砂轮架运动 B、工作面的运动 C、砂轮的旋转运动 三、判断题:

( × )1、合金材料的硬度越低其切削性能就越好。

( √ ) 2、同素异晶转变是一个相变过程,有恒定的转变温度,发生晶格类型变化。 ( × )3、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故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 × ) 4、Fe-Fe3C相图中,A3 ( × )5、碳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 √ )6、晶粒越细金属机械性能就越好。

( × )7、硫对碳素钢的危害很大,会使钢产生冷脆现象。 ( √ )8、细晶粒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与韧性。 ( √ )9、碳素工具钢都是优质或高级优质钢。 ( × )10、T10钢的碳的质量分数是10%。 ( × )11、 ( √ )12、 ( √ )13、 ( × )14、3Cr2W8V

( × )15、GCr15钢是滚动轴承钢,其铬的质量分数是15% ( × )16、Cr12MoVA ( √ )17、40Cr ( √ )18、热处理可以改变灰铸铁的基体组织,但不能改变石墨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情况。 ( × )19、 ( √ )20、 ( √ )21、 ( × )22、淬火后的钢,随回火 ( × )23、 ( √ )24、奥氏体形成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将会长大。 ( × )25、淬火钢经中温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T1)。

( × )26、所有热处理都是只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 ( × )27、淬透好的钢其淬硬性也一定好。

( √ )28、渗碳用钢通常采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 ( × )29、除铁碳外还含有其他元素的钢都是合金钢。 ( × )30、不锈钢的含碳量越高其耐蚀性也就越好。 (× )31、铸铁中碳均以石墨形式存在。

( × )32、珠光体可锻铸铁的塑性和韧性高于黑心可锻铸铁。 ( √ )33、白口铸铁硬而脆难以切削加工。

( √ )34、HPb59-1表示含铜量为59%含铅为1%的铅黄铜。 ( × )35、锡青铜的锡含量越高其塑性也越大。 ( × )36、 ( × )37、 ( × )38、分模面就是分型面。

( ×)39、用直流电弧焊机焊薄工件应采用正极法。 ( × )40、常用的碳钢、合金钢都可以用来制作焊条。 ( √ )41、气焊常用于焊接5mm以下的焊件。

( √ )42、碳素结构钢气焊时,一般不需要使用气焊熔剂。 ( √ )43、焊件越厚,气焊时焊炬的倾斜角度也应越大。 ( × )44、车刀的外形特点是一尖二面三刃。 ( × )45、C6140车床的最大回转直径为40mm。 ( √ )46、台钻的钻孔直径一般在13mm以下。

( √ )47、镗削时进给运动可以是刀具也可以是工件。

( √ )48、牛头刨床的刨刀运动为主运动,工件的间隙运动为进给运动。 ( √ )49、细晶组织的 ( × )50、

( √ )51、 ( × )52、金属在 ( √ )53、 ( × )54、金属型导热能力强,浇注温度应比砂型铸造低20-30℃。 ( × )55、合金钢中合金元素种类和含量越多锻压性能越好。 ( √ )56、适当提高变形温度可改善金属锻压性能。 ( × )57、空气锤的规格是以其下落冲击力来表示。

( × )58、再结晶过程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所以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过程。 ( √ )59、自由锻是锻压大件的唯一办法。 ( √ )60、冷热变形是以再结晶温度为界的。 ( √ )61、焊接时工作电压低于空载电压。 ( × )62、. ( × )63、 ( √ )65、. ( × )66、.所有的金属都适合于进行氧— ( × )67.、钎焊时的温度都在450℃以下。 ( √ )68、空气锤的规格是以锻锤锤体确定的。 ( √ )69、高速钢车刀是不能进行高速切削的。 ( √ )70、. ( × )71、. ( √ )72、

( √ )73、.与高速钢相比,硬质合金突出的优点是热硬性高、耐高温、耐磨性好。 ( × )74、 四、名词解释: 1、强度:

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变。 2、塑性: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称为塑性。 3.热处理

热处理是指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4、淬透性:

是指钢在规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或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5、淬硬性:

是指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硬化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 6、同素异构转变:

金属在固态下晶格类型随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的现象。 7、临界冷却速度:

是指钢在冷却过程中,由一种组织(奥氏体)转变为另一种组织(马氏体)组织状

态(马氏体)的最小泠却速度。 8.可锻性

可锻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锻压加工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 9.焊接性

焊接性是金属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规定设计要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服役要求的能力。 10、焊接电弧

是在电极与焊件间的气体介质中产生的强烈持久的放电现象。

11、气焊:

利用氧气和可燃气体混合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焊件和焊丝熔化而进行的焊接方法。 12、金属切削加工

是用切削刀具将坯料或工件上多余材料切除,以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方法。 13.切削运动

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就是切削运动。 14、机械零件的失效

是指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尺寸、形状和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发生变化而失去原设计的效能。 15.铸造

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中,待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 五、简答题:

1、什么是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以纯铁为例说明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答:同一种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变化由一种晶格类型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类型的转变过程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纯铁在912℃以下时为体心立方晶格,从912℃开始变为面心立方晶格,升温到1394℃时又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

2、含碳量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铁碳合金在室温的组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组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素体不断减少,而渗碳体逐渐增加,并且由于形成条件不同,渗碳体的形态和分布有所变化。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这是由于组织中的渗碳体不断增多,铁素体不断减少的缘故。 3、什么是铸铁的石墨化

答:铸铁的石墨化就是指从铸铁中结晶析出石墨的过程。 4、合金钢中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有哪些作用

答:合金钢中经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锰、硅、铬、镍、钨、钛、硼、铝等。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有:

1〉强化作用

2〉稳定组织、细化晶粒 3〉提高淬透性

4〉提高抗氧化性和耐蚀能力 5、连线:下列牌号的钢属於什么钢。

1Cr14 热强钢

15CrMo 合金弹簧钢 50CrVA 合金结构钢 15MnTi 热作模具钢 5CrNiMo 不锈钢 6、铸造工艺对铸件的结构有何要求 答:(1)铸件应具有尽量少而简单的分型面 (2)铸件结构应便于起模 (3)避免不必要的型芯

(4)应便于型芯的固定、排气和清理 7、设计自由锻零件结构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避免锥面和斜面

(2)避免圆柱面志圆柱面相交 (3)避免非规则截面与外形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