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绿色施工措施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风电绿色施工措施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本工序应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让洁净化施工的宗旨之一节能得以体现。

(4)在电缆敷设时要使用一些周转材料如道木、滚杠等应尽量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使材料得以重复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本工序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电缆使用部位的安排,安排不好就会导致电缆的浪费,也体现不出洁净化施工的节材,这就要每根电缆敷设长度做测量的登记然后根据每盘电缆长度进行合理编排。 8.2.4电缆防护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到电缆沟,避免其他植被的破坏,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以避免扬尘,回填必须平整,土堆的越高植被越不容易覆盖。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以免其他材料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较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避免电缆被挖破,损坏电缆导致更换,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其他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埋设,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5)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 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6)直埋敷设电缆在采取特殊换土回填时,回填土的土质应对电 缆外护套无腐蚀性,以免损坏电缆。

(7)位于城郊或空地旷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使电缆隐蔽后有明显的指示,不至于被其他取土作业破坏。

(8)施工后现场清理平整,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8.3施工、检修道路控制 8.3.1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概述

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一般有“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目前我国的风

电场主要也是建设在这些地区。风电场施工道路是指施工期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建筑材料、设备运输、大型起重机的转场等,为临时设施;风电场检修道路是指运行期巡视检修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运行期巡视、检修车辆的通行,为永久设施。大多数风电场施工和检修道路采用永临结合的形式,即检修道路兼作施工道路用。

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按地形的不同,可分为平原道路、滩涂道路和山区道路等型式。平原道路指位于戈壁、草原等平旦地区的道路,其地形坡度不大,地质条件较好,一般直接在原始地面上铺设路基、路面后即作为风电场道路;滩涂道路指位于沿海滩涂地区的道路,其地形较为平坦,但上层土为淤泥质或饱和砂土类的软土,需处理后再铺设路基、路面;山区道路是指位于山地的道路,其地形复杂,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 8.3.2道路路线及断面控制 8.3.2.1道路路线选择

道路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现有道路和新建工程的关系的布局。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多种线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简单,路线设计主要考虑就近的原则,尽量减少道路长度、减少运输和检修行驶的距离;滩涂地区风电场虽然地形平坦,但地貌复杂,地面各种设施错综复杂,路线设计除考虑减少道路长度外,还需尽量利用现有道路,避开民房、渔塘等设施;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设计应因地制宜,在满足大件运输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坡度和转弯半径,并尽量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避免大挖大填。另外路线设计还需尽量避免植被破坏、避开文物或军事设施、减少对现有交通设施及附近居民的影响。 8.3.2.2道路断面设计

道路断面设计指道路路基、路面、开挖、回填及横向排水的设计,道路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土石方工程量,减小路面宽度、减小开挖回填、设置挡墙等措施都可以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道路断面较为简单,一般在原始地面上直接

填筑一定厚度的路基路面即可,但当地气侯较干燥,植被破坏后较难以恢复,所以平原地区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破坏地表植被,尽量不挖少填。滩涂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原始地面较为低洼,道路断面一般需要大量的土方回填,以抬高路面标高,使路面满足承载力要求,但滩涂地区地貌复杂,河道、渔塘、湿地等水系密布,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污染和破坏当地水系。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弯曲,断面设计一般为内侧坡开挖、外侧坡回填,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往往较大,所以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避免大挖大填的情况,如设置必要的挡墙、支护措施等,并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 8.3.2.3筑路材料选择

道路的路基、路面填筑需大量的土石料,土石料的开采、运输、填筑过程中可能带来植被破坏、扬尘、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道路设计需考虑尽量使筑路材料当地化,采用现场开挖料进行回填,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

平原地区风电场一般应做到挖填平衡,现场的开挖料全部用于道路回填;滩涂地区道路由于地形低洼,往往需要外购大量的土石料,筑路材料设计时需尽量利用附近的土石料,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山区风电场道路往往会产生大量弃碴,道路断面设计时需尽量考虑挖填平衡,对弃碴做好保护措施,尽快恢复植被。 8.3.3道路施工控制 8.3.3.1边坡安全防护

为预防边坡开挖施工不当而可能造成塌方、滑坡等生产安全事故,要求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生产技术规定。

(1) 边坡开挖必须严格遵照“自上而下,先岸坡后基础”的原则开展施工,不得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开挖后边坡不允许出现倒坡。 (2) 施工程序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定:

a. 严格按照规程规范中建议的土层开挖坡比进行开挖,以利于施工期边坡的稳定。

b. 边坡开挖之前应先清除开挖范围坡顶上部的危险源。

c. 应严格按照规程对边坡开挖支护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坡比开挖,且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消除边坡不稳定造成的安全隐患。

(3) 切实做好施工用水的管理工作,严禁在开挖坡面及以上设置水池。做好开挖

坡面周围及坡面上的排水措施,拦截地表水,防止施工用水浸溢。

(4) 临近交通、人员住宿及施工工厂等人员、设备密集场地的边坡坡面浮土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或设置足够安全的防护设施加以保护,确保边坡底部各类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严禁在坡顶大面积人为地弃渣或者堆载,以免影响边坡的稳定。

(6) 在暴雨发生后,应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在确认边坡稳定后,再行施工作业。 (7) 高边坡施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a. 坡高大于5m,坡度大于45o的高边坡开挖作业,应清除设计边线外5m范围内的浮石、杂物。 b. 修筑坡顶截水沟。

c. 坡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或防护网,防护栏高度不得低于2m,护栏材料宜采用硬杂圆木或竹跳板,圆木直径不得小于10cm。

d. 坡面每下降一层台阶应进行一次清坡,对不良地质构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高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支护,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 e. 为加强对高边坡的防护强度,施工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8.3.3.2扬尘控制

(1)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