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华-金口才-讲义及答案(答案在讲义后)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时代光华-金口才-讲义及答案(答案在讲义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案例中,那个小孩居然能说出维他命原B5,这自然令人震惊。估计她是看电视广告,或者是终端店面销售人员告诉她潘婷里面有维他命原B5,维他命原B5能够让她的头发有光泽并充满弹性这样的话。由此可见,潘婷洗发水的广告的确非常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销售人员要不断去说卖点,说得多了,顾客自然就相信了。

【案例】

“凤尾线”裤子的卖点

北京鸟巢附近的北辰购物中心里面有一家服装品牌专卖店,我比较喜欢在那里买衣服。有一次,我买了一条西裤,坐在沙发上等店员把裤子扦边。突然,柜台后面另一个店员的动作引起了我的好奇。她正在整理东西,抬头看了我一眼,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手上不知道拿着什么往抽屉里一放。我问道:“什么东西?给我看一眼。”女店员说:“先生,不能给您看。”我更加好奇,赶忙站起来跑到柜台旁边,拿出会员卡说:“我是你的会员,刚买了条裤子,你得给我看一眼。”女店员没办法,拿出3页A4纸。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小五号字,写的是一条裤子某某型号的28个好处和优点,下面还配有一张彩色图片。图片中的裤子正是我刚刚拿去扦边的裤子,我一下子笑了:“原来你正在背这个产品的好处和优点。刚才我买这条裤子,你们怎么没说有那么多好处?”小女孩也笑了笑:“您刚才也没问那么多嘛。”

一条裤子一般也就三四百元,而那条裤子八折后还要近两千元。小女孩笑着解释:“您个子没变高,我们的用料也没变多,如果不给您28个好处和优点,您是不是就觉得刚才买那条裤子不值两千元?”我一想有道理,顾客不怕产品贵,要的是贵得有道理。

关于衣服,我能看懂一般做工、剪裁的好坏,但纸上第十八条的“凤尾线”,我就看不懂了,于是问:“什么是凤尾线?”这话一出口,女店员变得十分兴奋:“您稍等……”她跑过去拿起一条新裤子,“您看,这就是凤尾线。”在她的引导下一看,我了解了凤尾线的来历、品位、文化特征、艺术特征、身份特征。

非常有趣的是,自从我知道那条凤尾线后,每次穿上那条裤子,就情不自禁地用手摸一下那条线,结果那条裤子没穿三次就被我摸毛边了。但是我依然很感谢那个女店员,因为她带给了我不同的购物体验。

从上述案例可见,作为终端销售人员,不仅要对产品的优点了如指掌,还要会说卖点,要说得生动有趣、引人联想。只有这样,才能让顾客每次用起销售人员推荐的产品时,能立刻想到产品带给他的与众不同的优势。

如何提炼卖点

下文是一组房地产商提炼卖点的常见宣传广告用语。从这些广告语中,销售人员可以受到启发,学会如何在自己的行业领域提炼产品卖点。

【广告语】

偏远地段——远离闹市喧嚣,尽享静谧人生! 挨着臭水沟——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挖个水池子——东方威尼斯,演绎浪漫风情! 楼顶是圆的——巴洛克风格! 楼顶是尖的——哥特式风格! 楼顶是平的——观景露台! 没有商业配套——纯居住社区!

边上是荒草地——无敌绿化带,满眼绿意! 旁边有个火葬场——天堂生活不再遥远!

把每种楼盘的特点说成优点,而且说得都有道理,这就是地产开发商宣传的卖点。 3.巧妙迎合

当顾客主走进店里,对销售人员说:“你们家我来几次了,产品质量还不错,但价格有点贵。”这时,销售人员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应该仔细分析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一是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没有疑异,二是从产品本身的价格来说,顾客有能力消费,只是离心理价位还有一点距离。经过这番仔细分析后,销售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语言套路来迎合顾客的心理。

事实证明,只要善于观察、巧妙迎合、强化信心和假设成交,销售人员一般都能够达成交易。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迎合在销售中的作用; ● 走出销售中迎合的误区;

● 掌握迎合归纳法、分析法的使用方法; ● 领会赢得顾客好感的技巧。

第四讲 销售口才法宝二——迎合与赢得好感

销售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工作,也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重重心理交锋的历程。在销售过程中,潜在的客户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如果销售人员不仔细揣摩,就很难摸透对方的真正意图。成功的销售人员往往能顺应顾客的心理活动轨迹,审时度势、“投其所好”地迎合顾客的需求,从深层次获得顾客认可,然后不断采取积极有效的销售技巧敦促顾客进行实质性思考,加快其决策进程,从而促成交易的实现。

一、迎合在销售中的含义

迎合是“迎合的语言口才技巧”的简称,是指在销售沟通中,销售人员要想办法承接顾客的状态,即顾客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状态,从而赢得一种融洽的销售氛围。

迎合是销售过程中五大语言法宝中的第二大法宝,理念是:“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

值得注意的是,迎合不是销售人员简单地对对方赞美和认同,而是让自己和对方保持同样的状态,从而便于顺利开展销售工作。反之,如果迎合不当,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顾客带来困惑。

【案例】

弄巧成拙的迎合

在一个店里,店长正跟几个新员工训话:“做销售的人一定要善于忽悠。如果赵本山不忽悠,谁看他的小品?如果我们不会忽悠,产品怎能卖得出去?”

随后,在店长的“鼓舞”下,当一位顾客正在津津有味地听销售员介绍产品时,一个小伙子店员突然走来,虽然热情洋溢,却把顾客吓了一跳。可能是因为这家产品的质量的确不错,所以尽管被吓了一跳,顾客还是没有离开,反而准备坐下来讨价还价。

为了迎合顾客,店长赶快介绍说:“如果您今天买下,肯定特别划算,因为我们现在还有打折活动。”

“请问能打几折?”看来顾客有着强烈的成交意愿,也非常想谈一下价格。 就在这时,刚才那个小伙子又来了,这次是来给客人送水。他很急于赢得客人好感,奉承顾客说:“您这个项链真漂亮。像您这种气质,选我们的产品肯定不会错。告诉您,您现在看的那款产品我们还有一个改进版。”

听了小伙子的话,顾客提出来要看改进版。这时店长尴尬地笑着,说:“不好意思,那不过是一套实验品,现在没货了。”

小伙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也赶快接话说:“其实这款非常合适,很多人都喜欢这一款。”

顾客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走了。

在上述案例中,小伙子和店长都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对于小伙子来说,虽然他很注意迎合顾客,但时机、地点、语言都出现了问题。而对于店长而言,当他说完“如果您今天买下,肯定特别划算,因为我们现在还有打折活动”这句话后,就意味着他已经提前把自己的底牌亮了出来,使得他在后面可能出现的谈判中处于相对被动状态。

对于销售人员而言,懂得去迎合顾客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迎合的时机、语言等技巧。

二、迎合的两种方法

大致而言,迎合的策略有两种:归纳大法和分析大法。

归纳法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对方说的是一种客观现实,那么按照逻辑顺序,销售人员只需要提炼出一个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即可。分析法则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对方说的是一个结论,那么作为销售人员,只需要按照逻辑秩序给对方提供一个支持结论的客观事实即可。

无数案例证明,迎合作为一种高超的谈话技巧,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沟通效果。

1.归纳法 所谓归纳迎合法,即当顾客主要在描述事实以及一些客观现象时,销售人员只需给他一个结论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语言沟通方法。

归纳法在语言沟通过程中的范本是:当顾客说“我觉得怎么会发生(某某事情)”时,销售人员只需说“这样的事情其实说明(某某道理)”即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