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环评大纲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水电环评大纲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重点了解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土壤侵蚀模数和所造成的危害,了解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和水土保持发展状况。

②工程情况调查

调查工程建设规模、总体布置、施工情况及工程建设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重点调查工程施工方法和料场、渣场的采挖排弃特点等。 5.1.12水库淹没与移民调查

以水库淹没实物指标的调查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收集库区涉及范围内的土壤普查及土地利用成果。

调查范围: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区。 调查内容:

(1)对淹没区收集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有关耕地(水、旱田)、林地、草场、园地、经济林等数量。

(2)调查安置区后备土地资源情况,人口的现状及增长情况以及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及资源条件等。

(3)调查淹没区及安置区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情况。 5.2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2.1 局地气候

工程对局地气候(气温、湿度)的影响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 5.2.2 环境地质

(1)主要预测内容

①水位变化对库周土地的浸没影响分析; ②水库对库岸稳定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③水库渗漏影响的范围及程度; ④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分析; (2)对有关不利影响提出对策措施 5.2.3 泥沙

建坝后库区上游入库水流流速、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将导致库区淤积和坝下河段冲淤情况发生改变,因此根据泥沙含量、颗粒级配、水库调度及工程设计中泥沙计算成果,分析评价泥沙冲淤的环境影响。

25

5.2.4人群健康

运用数理统计、类比分析和病理分析方法,根据各种疾病的发生条件,结合工程特性,分析预测工程建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投资估算。 5.2.5 景观与文物

预测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淹没、损坏、掩盖、干扰及妨碍观赏等影响及对旅游业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5.2.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分析工程占用耕地、林地对当地耕地面积总量、土地利用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根据项目建设前后农作物(包括经济作物、果林等)面积或产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2)水生生物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修建后水文条件等生境变化及大坝的阻隔作用,分析评价工程对库区水生生物区系组成、数量与分布的影响;鱼类区系组成、优势种群、经济鱼类及产卵场分布的影响,鱼类对环境适应性,渔业生产情况;对珍稀水生生物的影响等。现状评价采用统计分析法,预测评价采用类比和生态学方法

(3)陆生生物影响分析

预测评价采用类比和生态学方法,评价范围:水库库区、施工区、移民安置区。根据工程特征,重点分析工程对评价区动植物的影响范围、程度及补偿的可能性;分析工程建设、运行对动物的阻断影响。 5.2.7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预测内容

工程施工期重点分析施工期产生的SS和石油类等污染物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工程运行期,分析水库蓄水及调节径流后,对库区和下游河段的水质影响。 (2)预测评价方法

由于水库为低水头河道型水库,运行期水库水质、水库下泄水质采用河流一维模型预测。预测模型和参数的选用,应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选取。

拟预测因子:初步选定高锰酸盐指数。 河流水质一维模型为:

?u4kE?Cx?C0exp?(1?1?2x)x?u?2Ex?

式中:Cx——流径x距离后污染物浓度(mg/l)

C0——起始断面(x=0)处污染物浓度(mg/l)

26

C0=(CpQp+ChQ)/(Qp+Q) Qp——废水排放流量(m3/s) Cp——废水排放浓度(mg/l) Ch——河流污染物浓度(mg/l) u——断面平均流速(m/s) x——纵向距离(m)

Ex——河段纵向离散系数(m2/s) k——河段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1/s)

(3)水库水温分析

水库水温的变化与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水库水深、水库表面积、进水口或泄水口位置与高程及水库调节运用方式等有着重要关系。

根据α值来判别水库水温结构情况。 判别模型:

α=年平均径流量/水库总库容

当α<10为稳定的分层型,当10<α<20为过渡型,当α>20为混合型。本水库为河道型径流式水库,α值为276.5,显然为混合型水库,水库不会存在水温分层现象,下泄水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相差不大。 5.2.8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分析预测

主要分析预测工程施工期间开挖、材料运输、拌和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及施工期噪声对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产生的不利影响。 5.2.9水土流失预测

(1)预测时段的划分

水土流失预测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进行,重点在施工期。 (2)预测方法和内容

①原地貌、土地及植被破坏情况

对项目施工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 ②弃土、弃石、弃渣量

了解工程的土石方开挖量、回填量等,进行土石方平衡,预测各时段的弃土、弃石、弃渣总量。

③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

对项目建设所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情况进行预测,列出其损坏的面积和数量,如土地占压、植被破坏、水保设施等。

④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调查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扰动情况、废弃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堆放位置和形式,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征,运用类比法、数学模型法或专家估判法对

27

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

⑤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预测。 5.2.10 水库淹没与移民影响评价

评价方法:统计分析与类比法 评价内容:

① 通过安置区资源现状与开发潜力、人口现状与增长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移民安置政策,分析安置区土地人口承载力。

② 评价水库淹没与移民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植被(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等)的影响;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对社会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影响;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 5.3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5.3.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①对植被保护提出对策和补偿措施;

②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提出减缓对策及保护措施; ③对水库渔业发展提出建议。

(2)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对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提出防治措施;对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提出防治措施;对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或降低噪声强度等措施;对施工期产生的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提出有效处理措施。

(3)水土保持

对建设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或其它辅助应急措施以及水土保持监测。

(4)社会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根据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就人群健康、交通、生产生活、劳动就业等方面提出措施或建议。

(5)水库淹没与移民

提出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保护移民安置区生态环境及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5.3.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对沿江排污口污水对库区的不利影响提出减缓措施。

(2)社会环境保护措施:对土地利用、泥沙、景观与文物及社会经济方面提出防治保护对策或建议。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