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环评大纲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水电环评大纲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8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1.8.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97)及《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SDJ302-88)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功能、特性和工程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识别(见表1.2)。

表1.2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 环境组成 环境要素 局地气候 水 文 泥 沙 水 质 自然环境 环境空气 声环境 土 壤 环境地质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人群健康 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 温度、湿度、降水 流速、流量、水位 冲刷、淤积 水温、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营养物质 TSP 噪声 土壤侵蚀、潜育化 库岸稳定、水库渗漏、土地浸没 野生脊椎动物、珍稀动物、森林植被、经济林、珍稀植物 经济鱼类、珍稀水生生物 自然疫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疾病、虫媒传染病、地方性疾病 生产资源、居住条件、就业条件、经济收入 环境因子 景观与文物 自然景观、文物古迹 1.8.2 评价因子筛选

工程对自然、生物和社会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表现在:水电站的调蓄运行,将改变梅江的水文情势,必将对大坝上下游的生态与环境因子产生影响。本工程淹没耕地669.24亩和导致145人移民将对当地土地资源和社会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存在库区浸没问题。工程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较多和施工材料用量大,施工开挖及弃土、弃碴等对周围环境将带来影响。其次是局地小气候变化、水库泥沙淤积、土地利用、人群健康、文物与景观等影响。

通过影响识别,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水环境、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施工对环境影响、水库淹没与移民为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局地气候、环境地质、泥沙、土地利用、人群健康、社会经济等为一般评价因子。本工程影响因子筛选矩阵表见1.3。

5

瑞金市留金坝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矩阵表1.3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土壤环境陆生动物陆生植物水生生物珍稀水生物社会经济人群健康自然疫源疾病景观文物地方性疾病环声境环环境地质空境气 图例□ 无影响△ 较小影响▲ 显著影响● 影响区局地气候水文泥沙水质有毒有湿降流流水淤冲水有气温机度水速量位积刷温害物物质营库T养噪岸S物声稳P质定△ △ △ △ ▲ △ ▲ 施工期工程作用因素运行期对外交通场地布置大坝施工施工机械施工人员公共设施建设取土采石挖坑弃土弃渣垃圾及污废水水库蓄水水位消落水量调蓄发电供水移民搬迁、清库▲ ▲ △ △ 野水库生潜库周侵脊育渗浸蚀椎化漏没动物▲ △ ▲ △ ▲ △ △ ▲ ▲ 珍稀动物森珍经经林稀济济植植鱼林被物类△ △ △ △ △ △ △ △ 生产资源居住条件△ 就业条件经济收入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自然景观文物古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影响区域安置点建设土地开发调整水库上游水库上游河段水库淹没区库区库周区移民安置区施工区坝区坝址下游区坝下游河段移民搬迁安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9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9.1 评价内容

在收集和调查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工程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确认本次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对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施工期环境影响、水土流失、水库淹没与移民、社会环境等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较详细分析与评价;同时,对局地气候、环境地质、泥沙、人群健康、文物与景观等一般评价因子进行简要分析评价。

在上述分析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内同类工程设施的运行实践,提出并设计拟采取的环保措施与对策;提出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和环境监测计划的具体内容;分析项目的环保措施投资及其运行费用,评价其经济效益;调查统计区域公众对该电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1.9.2 评价重点

本工程的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水库淹没与移民的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不利影响的防治、恢复与替代方案。 1.10 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 1.10.1 评价方法

本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的要求,采用以下评价技术方法。

①环境现状调查

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与监测等技术方法。 ②工程分析

采用类比分析、查询有关资料和全过程分析等技术方法。 ③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采用类比分析和必要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价。 ④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采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及类比调查等方法进行分析。 ⑤公众参与

采取实地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公众参与方式。 1.10.2 评价工作程序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评价工作分以下步骤进行:

7

(1)收集梅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项目区有关环境功能规划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本资料和设计成果资料;对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背景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就工程对区域内各环境因子的性质、影响大小和重要性等进行识别,筛选出受影响的重点环境因子和一般环境因子。

(2)编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上报审批。

(3)环境状况监测与调查。对水文、水质、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污染源进行监测和调查;收集评价区气象、气候、生物资源、土壤、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公众意见等资料,并进行重点调查。

(4)对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影响预测及评价。 (5)提出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措施,估算相应投资。 (6)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7)提出工程建设环境监测及管理计划。

(8)提出评价结论,编制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略)。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省**市**水电站工程。

(2)建设地点:坝址位于**省**市西北部的瑞林镇安全村,距**市城区83.5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5o45′,北纬26o10′(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所在流域位置为赣江水系贡水一级支流梅江下游(梅江流域水系见附图)。 (3)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4)总投资:15186.18万元(推荐方案)。 2.2 梅江流域规划

在《**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中,对梅江干流下游白口塘~大雅坪河段规划为寒信(158.11m)水利枢纽工程一级开发方案,但该枢纽工程淹没损失大,涉及三个县、市,实施难度较大。为此,**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对该河段进行了修改论证,并于2002年12月提出了《梅江干流白口塘~大雅坪段规划修改论证报告》。该报告将一级开发方案改为四级开发方案,即:“寒信(133.0m)—**(146.0m)—上长洲(154.5m)—阳都(161.0m)”(详见附图),该方案能较好地替代原寒信一级开发方案,并已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目前正在履行审批程序。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