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答案2015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西南《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答案201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2015年上半年

(1)2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论述到第三单作业;一、单选题:;选择题;1.钢材的含碳量越低,则(B);A: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也越短,塑性越差B:屈服;2.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是混凝土(B);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B);A:箍筋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B:纵向受力钢;4.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上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论述到第三单作业 一、 单选题: 选择题

1.钢材的含碳量越低,则( B )

A: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也越短,塑性越差B:屈服台阶越长,伸长率也越大,塑性越好C:强度越高,塑性越好D: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2.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是混凝土 (B)。

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 B)。

A:箍筋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B:纵向受力钢筋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C:箍筋中心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D: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点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

4.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上梁承载能力(B)。

A:相同B:提高许多C:有所降低D:不确定 5.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A)。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D:通常是无裂缝的

6.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A)。 A:冷拉钢筋

7.规范确定fcu,k所用试块的边长是( C )。C:150mm

8.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B )。B: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9.钢筋混凝土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且不增加钢筋用量,用细钢筋代替粗钢筋,则( A )

A:承载力不变,裂缝宽度减小,挠度不变; 10.下列( A) 状态被认为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二、填空题

1.混凝土的 抗压 强度高, 抗拉 强度低。

2.钢筋按化学成份分为 低碳钢钢筋 和 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 3.钢筋材料的性能是 抗拉强度高 。

4.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宽度及变形验算属于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验算时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荷载采用标准值、准永久值。

5.最大配筋率的限制,规定了 适筋梁 和 超筋梁 的界限。 6.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 可靠性 ;若结构的失效概率为pf,则结构的可靠概率 1-pf 。

7.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两类,即 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和 正常使用极

限 状态。

8.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按照合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 钢筋 主要承受拉力, 混凝土 主要承受压力。

论述题 : 简答题

1、什么是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是否等同于结构的使用寿命?

答: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只需正常维修(不需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使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并不等同于结构的使用寿命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后,并不是就不能使用了,而是结构失效概率可能较设计预期值增大。

2、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答: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它们可以相互结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①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相互传递内力。粘结力是这两种性质不

同的材料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

②钢筋的线膨胀系数为1.2×10-5℃-1,混凝土的为 1.0×10-5℃-1~1.5×10-5℃-1,二者数值相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形和温度应力而发生粘结破坏。

③钢筋包裹在混凝土中,混凝土保护层可以保护钢筋,避免或延缓钢筋锈蚀。

3、钢筋混凝土存在的主要缺点有?

答:(1)自重大;(2)抗裂性较差,开裂过早;(3)施工复杂,工序多,浇注混凝土时需要模板支撑,户外施工受到季节条件影响;(4)补强修复比较困难。

《混凝土结构》第四章到七章 一、 选择题

1. 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 )的影响。 A:剪跨比;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箍筋 正确答案:A

2. 钢筋混凝土圈梁中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 )。 A:4φ12 B:4φ10 C:3φ10 D:3φ12 正确答案:B

3.为了使梁沿斜截面不发生破坏,除了在构造上使梁具有合理的截面尺寸外,通常在梁内设置( )。

A:纵向受力钢筋 B:架立钢筋 C:箍筋和弯起钢筋 正确答案: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