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公共关系学总复习答案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6年电大公共关系学总复习答案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组织CI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 A. 管理 B. 识别 C. 教育 D. 传播 E. 经济

7.CI设计的源头最早出现在( )。 A. 美国 B. 法国 C. 德国 D. 英国 E. 意大利

8.组织的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名称 B. 标志 C. 标准色 D. 标准字 E. 象征物

9.一些企业导入CI系统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违背了CI设计的一些原则。CI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 A. 客观性 B. 社会性 C. 系统性 D. 差异性 E. 差异性

10.与企业公关、事业团体公关相比,政府公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主体的权威性 B. 目标的独特性 C. 客体的复杂性 D. 传播的优越性 E. 效益的社会性

11.CS战略的基础就是突出“满意”两字,具体包括( )。 A. 理念满意 B. 视听满意 C. 产品满意 D. 行为满意 E. 服务满意

12.政府公关收集信息的工作包括( )。 A. 建议征集 B. 信访工作 C. 民意测验 D. 典型调查 E. 召集会议

13.公共关系在传播塑造企业名牌的时候,可以采取“三名”的战略,具体指( )。 A. 名人 B. 名家 C. 名品 D. 名门 E. 名言

14.4P'S理论的内容包括( )。 A. 产品(Product)

B. 价格(Price) C. 渠道(Place) D. 促销(Promotion) E. 公关(Public Relation)

1.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职业)。 2.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互患观念、协调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 3.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传播、公众)。

4. 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营销学、传播学)。

5. 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我们可以把公众分类为(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6. 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公众必须被告知、说真话)。 7. 伯尼斯的主要著作有(《公众舆论之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

8. 在公共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分别是(艾维。李、伯尼斯、卡特里普和森特)。 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的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是(希尔-诺顿、博雅)。 10.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理论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技术条件)。

11. 消费心理学按照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将消费市场划分成(儿童市场、青年市场、老年市场、女性市场、男性市场)。

12. 反映组织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口号 、训词 对联)。 13. 企业的标记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两个是(厂名、商标)。

14. 把求真务实的原则贯彻到调查工作中应做到(真实、客观、公正、面)。

15. 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决策参谋地位,主要石油(资料储存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环境监测中心、公众接待中心) 16. 公共关系部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服务性、协同性)。

17. 从工作方式来观察,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可以分为(公共关系对象型、公共关系手段型、公共关系复合型)。 18. 公共关系公司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原则有(遵纪守法、讲求真实、准确、不干涉内务、保守秘密)。 19. 公共关系人员的品德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勤奋努力、乐于助人、光明磊落)。 20. 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自我形象分析、实际形象分析、形象差距分析)。

21. 宣传公关的具体形式有(发新闻稿、公共关系广告、印刷内部刊物和资料、演讲和表演)。 22. 编制公关预算的具体方法包括(目标作业法、销售额提成法)。 23. 传播渠道二分法包括(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4. 评估公关效果的方法有(内部、外部监察法、直接观察法、传播审计法、公众行为检测法)。

25. 企业认真做好消费者的公关工作,就是要树立“消费者就是朋友”的思想,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物质消费的需求,还要满足消费者(信息知晓的需求、情感的需求、选择的需求、表达的需求、参与的需求)。 26. 公众角色心理包括(性别角色心理、年龄角色心理、职业角色心理、文化角色心理)。 27. 社区关系的特征有(地域互邻性、利益相关性、与主体相互制约性)。

28. 公众心理的特点有(心理需求的广泛性、利益追求的共同性、信息暗示的易受性、行为模仿的普遍性、情绪感染的强烈性)。

29. 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的特征有(普遍性、时代性、稳定性)。 30. 记录性较差是(广播的缺点、电视的缺点)。

31. 写好新闻公报应当注意的原则是(要有新闻根据、要突出新、近点、要简明扼要、要突出变化点和趣味点)。 32.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缺点包括(记录性差、公众选择余地小、接受方式不灵活、制作费用高)。 33. 组织内部刊物可分为(内部发行、对外发行、内外混合发行)。

34. 公关广告与商品广告的差异在于(直接的目的不同、内容不同、新闻界的报道方式不同、应用范围不同)。 35. 谈判代表团的组成人员包括(主谈人、助手、专家、辅助人员)。

36. 从演讲的风格看,常见的开场白有(轻松幽默型、悬念吸引型、先声夺人型、感情趋近型)。 37. 演讲的结尾形式包括(总结式、激情式、深思式、幽默式、借用式)。 38. 劝说工作中往往要运用诱导的方法,具体包括(层层诱导、定向诱导)。

39. 人际沟通的禁忌包括(凡是包打听、讲大话吹嘘自己、一味吹嘘对方、故闹玄虚、过分暴露自己的“隐私”)。 40. 庆典活动在形式上,一般有(开幕庆典、闭幕庆典、周年庆典、特别庆典、节庆活动)。 41. 从展览会的性质分,有(贸易展览会、宣传展览会)。

42. 危机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

43. 公众的误解所引发的事件,包括(服务对象公众对组织的误解、内部员工对组织的误解、传播媒介对组织的误解、权威性机构对组织的误解)。

44. 一名卓越的会议主持者应具备的素质有(清晰敏捷的思考、善于言语的表达、良好的分析能力)。 45. 组织CI系统的功能包括(管理功能、识别功能、教育功能、传播功能、经济功能)。 46. CI设计的源头最早出现在(德国、意大利)。

47. 企业理念的文字形式包括(标语口号、训词、歌曲)。

48. 组织的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名称、标志、标准色、标准字、象征物)。

49. 组织CI系统的导入过程(提案准备阶段、调研宣传阶段、设计开发阶段、实施管理阶段)。

50. 公关礼仪的起源可概括为(起源与传统礼仪的母体、服从与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推动其发展、是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 51. 尊重公众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尊重公众的个性爱好和性格特质、尊重公众应当具有的公民权利、尊重公众的人格)。 52. 公关活动中的身份差异性原则,包括(外事礼宾差异、地位差异、性别差异)。

53. 公关人员应高度重视自己的服饰与仪表,并包它看作是公关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对公关人员的服饰要求有(整洁大方、整体和谐、展示个性)。

54. 在正式的庆典、会见、会议、谈判等场合,落座上很有讲究。落座的礼仪主要有(以右为尊、以上为尊、对门为大)。

55. 公关送礼是一门艺术,我们应注意(礼物要轻重得当、要了解送礼的风俗禁忌、礼品要有意义、掌握好送礼的时机)。

56. 4P’S理论的内容包括(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 57. 名牌是企业的商标,含有产品的(质量、价值、未来、知名度)。

58. 公共关系在传播塑造企业名牌的时候,可以采取“三名”的战略,“三名”具体指(名人、名品、名门)。 59. CS战略的基础就是突出“满意”两字,具体包括(理念满意、视听满意、产品满意、行为满意、服务满意)。 60. 政府公关收集信息的工作包括(建议征集、信访工作、民意测验、典型调查)。 三 名词解释:

1. 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能力。

2. 公共关系观念:指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思,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3. 揭丑运动:1903年至1912年十年间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介对垄断资本家进行的抨击,叫做“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这些谴责垄断企业丑行的文章和漫画,与工人运动相配合,给许多企业造成了舆论压力。

4. 爱德华.伯尼斯:美国学者(1892-1995)公共关系学创始人。1923年出版《公众舆论之形成》、1928年〈〈舆论〉〉、1952年编写教材〈〈公共关系学〉〉、1945年出版〈〈公共关系杂志〉〉。

5. 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关。

6. 交际型公关:以无媒介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7. 进攻型公关:是指社会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摩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采取的出奇制胜,以攻为守的策略。

8. .媒介公关:也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

9. 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集中发布新闻,扩大社会影响搞好媒体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10. 劝说:指公共关系人员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努力地影响公众接受组织的观念,或促使公众主动地采取某种行动。 11.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是组织陷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并处于发展危机之下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 12. 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

13.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

14. 公关礼仪:指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与公共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仪、礼貌等的总称。

15. 4C’S理论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为此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着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四 简答题:

1. 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公共关系 对象统称为公众。特点:1.群众性2.同质性3.变化性4.相关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