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国文化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汉文化对秦、楚文化的继承 四面楚歌发生在安徽境内

三、秦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1 汉朝,为巩固君主专制,继续寻觅统治思想。汉初,社会需要休养生息。 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李斯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他们都为了主禁绝异端,维护帝王一统意志。他们两位都是在专制一统帝国建立后设计“大一统”思想体系。其核心为君权神授。 四、经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差别:

第一,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 第二,二者的学术取向不同

第三,二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 第四,二者学风不同

五、帝国文化的固守和外拓

1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世界文明史的最大主题。

2 秦汉帝国同时采取静态与动态,固守与外拓的两手政策,前者的标志是修筑长城,后者的标志是开辟丝路。 六、佛教传入和道教创立

1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答多。它领悟到苦、集、灭、道“四谤”以及“十二因缘”。

2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故称中国佛教“祖庭”。 3 道教的基本信仰――“道”被释作宇宙本原。 七、文史创作和科技成就

1 秦汉帝国以农业立国,重本抑末,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都达到相当高度。包括一人一牛、隔年轮种、对粮、菜、桑、麻的栽培过程的详细叙述、水利。 2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

一、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

1 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

2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主潮。

3 所谓“名教”,即以正名定分为主要内容的礼教。

4 王国维将春秋战国视为中国古代学术的“能动时代”,将两汉视为“思想凋敝”的时代,将六朝至唐代视为 “受动之时代”。 5 魏晋至中唐间,亦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期。

6 强宗大姓与地域的结合十分明显,郡望和氏族谱在当时成为重要的文化要件。大姓如瑯琊王氏、颖川庾氏、谁都桓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渤海高氏之类,先后掌握军政大权。

二、玄学与魏晋风度

1 玄学成为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老子》《庄子》和《周易》“总谓三玄”

2 玄学在魏晋南朝,成为豪门高族借以自矜并沉潜其中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继先秦诸子学和两汉经学之后的第三次学术高峰。 3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正始时期

第二,西晋“竹林七贤”时期(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第三:东晋、南朝时期,玄佛合流。

4 玄学开辟了一个思辨时代:通、难、胜、屈,清谈风格。 5 这还是一个放诞不羁,个性解放的时代。

6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做有《酒德颂》蔑视礼教,曾经长醉60天以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这些狂羁怪诞的行为风尚,即史上所谓的“魏晋风度”。 三、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1 对于胡文化来说,抛弃旧质,以适应新的农业文明环境是首当其冲的急务。 2 胡文化“汉化”通常通过两个渠道进行

第一个途径,是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第二个途径便是入迁内地的胡人在“与华民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 汉族儒士改造胡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以胡族上层为中介,倡导儒学,建设汉式政权组织以及以农业社会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倡兴文教。

4 隋唐时期的汉族,是受容了鲜卑等胡族的新汉族。隋唐皇室便有胡族血统,如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四、南北文化的差异与整合

1 汉代经学嬗变为魏晋玄学,其中心区域在洛阳一带。

2 秦汉帝国的文化整合以中原文化为本位,大量汲取南方文化的成分;而隋唐帝国的文化整合,则由于“五胡乱华”、南北分治、中原文化的特殊历史演变,转而以南方文化为基础,融汇北方文化。 五、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1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广泛流播,其重要物化成果有二:其一是寺院的广为兴建,其二是巨型石窟造像(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 佛、道二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兴建,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关(梁武帝萧衍) 3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灭佛,与以后的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合称“三武一宗灭佛”,佛教史上称为“法难”。

4 隋唐时期还是中国佛教宗派创始、成熟的关键时期,如三论宗(法性宗)创始于隋唐间的吉藏,法相宗(唯识宗)创始于唐代的玄奘。 5 玄奘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6 唐朝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设有太学。 六、隋唐盛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1 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全盛佳境。

2 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的“文景之治”,二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

3 隋唐盛世的辉煌气象:京都、帝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祖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运河

4 隋唐时期,敦煌地区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冲。

5 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教,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律宗太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现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就是生动的历史见证。 6 科技的传播是隋唐文化对远西的主要影响之一。 七、科举制度

1 系统的科举制度创设于隋,以分科举士而得名。 2 唐代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和墨义。

3 进士科在考试策论和帖经之外,诗赋成为必考的重要内容。

4 武则天亲行殿试,此制后代沿袭。殿试的实质在于“君师合一”。 5 自隋唐始兴至晚清昭废,科举制度实行约1300年。 八、文史自觉

1 曹丕的《典论●论文》标志文史走向自觉。

2 魏晋间的散文也多有佳篇。诸葛亮的《出师表》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所谓“惊人文字,千秋涕泪”。

3 至唐代前期撰《隋书●经籍志》才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 4 这一时期还出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评专著――刘知几的《史通》。 5 杜佑编纂的《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第六章 近古文化的定型

一、唐中叶的文化转折

史家普遍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二、渗透神机的新儒学――理学

1 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 2 周敦颐和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

3 继周敦颐、邵雍之后,张载、程颢、程颐真正奠定了理学的坚实基础。

4 至于张载关于“心统性情”,“天地之性”,“德性所知”等伦理学问题的思索,都成为后来理学家们关切的重大命题。 5 理学发展到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

6 重要的是,朱熹将“理”推绎为政治哲学。 7 在这里,朱熹提出了精神修炼的方法论。

8 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生,二是理学家所推崇的“孔颜乐处”,三是张载在《正蒙●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四是所谓的“浩然正气”。 三、文化的雅化

1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韦庄《女冠子》

2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3 苏轼尤为推崇王维,他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 四君子:梅、兰、竹、菊

5 四大书院:嵩阳、乐麓、睢阳及白鹿洞。

6 米芾以“石痴”著称。 四、俗文化的展开

1 《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仔细察看画中人物,可以发现各色人。

2 宋人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即可与《清明上河图》相互印证。

3 市民文化的发展,导致宋代城市出现了迎合市民口味的娱乐场所――瓦舍,每一瓦舍都有若干专供演出的圈子,史称“勾栏”。

4 “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分小说、讲史、讲经、合生四大家。 五、文官政治的建立

1 文官政治的基石――科举制

2 宋代重视文官政治,与开国君主宋太祖“性好艺文”,宋太宗“锐意文史”大有干系。

3 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4 在标榜“右文”的宋代,文官待遇之高,地位之隆,为中国历史之罕见。 5 台谏制作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举措。 六、文化中心的南移 1 靖康俘获徽宗、钦宗

2 经济中心的南称为文化中心的南称奠定了基础。北宋大词人如晏殊、柳永、欧阳修等,都是南人,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都游历于江南。

3 唐至北宋,洛阳成为学术中心,南宋时期转移至福建。

第七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

一、辽、夏、金、元: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 1 在许多时候,用武力取胜的一方往往从失败者的文化里吸取更为丰富的养分,否则胜利者将面临惨败的现实,这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 2 相对而言,蒙古人的汉化历程要缓慢得多(例外:忽必烈) 二、帝国体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1 从元代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回回族。

2 就中国文化史而言,马可●波罗历史地成为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三、元曲的兴盛

1 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大都以南曲为主要艺术形式。 2 元曲使中国真正步入戏剧大国的门槛,并享誉世界。 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最高的时期。

2 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出了地磁影响指南针这一科学论断。《梦溪笔谈》 3 中国是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目的的最早的国家。

4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英宗年间陨石的记载,比西方早700余年。 5 德国数学家称秦九韶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科学家萨顿认为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世界数学界,“大衍求一术”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