銆?浠借瘯鍗峰悎闆嗐戝北涓滅渷鐑熷彴甯?019-2020瀛﹀勾涓冪墿鐞嗙浜屾鎶奸璇曞嵎 - 鐧惧害鏂囧簱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銆?浠借瘯鍗峰悎闆嗐戝北涓滅渷鐑熷彴甯?019-2020瀛﹀勾涓冪墿鐞嗙浜屾鎶奸璇曞嵎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U额2(8V)RL???16Ω;

P额4W(2)如图电路,当滑片P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的一半R′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即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V; 因为灯泡正常发光,即UL?U额?8V; 所以电源电压:

U?UR?UL?4V?8V?12V;

根据P?UI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I额?P额I额?4W?0.5A; 8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UR4V??8Ω I额0.5A则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R最大?2R'?2?8Ω?16Ω;

U2(3)根据P?知,当电阻最大时,功率最小;

R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为:

R串?RL?R最大?16Ω?16Ω?32Ω

所以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2U2(12V)P最小???4.5W.

R串32Ω【点睛】

U2重点是电功率的计算,牢记公式P?,此公式在计算电功率时用的非常多,另外要熟练应用串联电

R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结合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五、实验题

25.某小组同学利用光具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

(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5cm,如图所示,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一个的位置,其余两个不动,可行的措施是:______;

(3)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该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在光屏上得到像.

(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______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蜡烛向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

(5)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______. 解析:(1)同一高度上(2)凸透镜向右移(3)缩小 不能(4)上 上(5)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 = 15cm,如图15所示,物距小于焦距,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增大物距,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一个的位置,其余两个不动,可行的措施是:凸透镜向右移.(3)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这时物距等于40cm,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物距为12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 故答案为 (1)同一高度上(2)凸透镜向右移(3)缩小 不能(4)上 上(5)减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26.测量一个陶瓷小酒杯的密度(指图中小酒杯材料的密度).小明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酒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酒杯的质量m为_____g。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读出水面所到的刻度值V1; (1)将小酒杯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丙所示,读出水面所到的刻度值V2; (4)小酒杯的密度为ρ酒杯=_____kg/m1。

(5)小华在测量过程中,不用天平,只用量筒也测出小酒杯的密度。去掉步骤(1),在步骤(1)之前加上一个步骤:将小酒杯_____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到的刻度值V1.则小酒杯的密度为ρ酒杯=_____(用V1、V2、V1来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解析:62 1.1×101 漂浮 【解析】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即50g+10g+2g=62g;由乙丙两图可知小酒杯的体积V=70mL-50mL=20mL;得酒杯密度ρ酒杯=m/V=62g/20cm1=1.1g/cm1= 1.1×101 kg/m1;若不用天平测量小酒杯的质量,则利用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等于小酒杯的质量,故将小酒杯漂浮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到的刻度值V1,则排开水的质量m=ρ水(V1-V1);密度ρ酒杯=m/V=ρ水(V1-V1)/(V2-V1). 六、综合题

27.某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需在河道上修建一座石桥,图甲是使用吊车向河底投放圆柱形石块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的过程中,石块始终以0.05m/s的速度匀速下降,图乙是吊车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水的阻力忽略不计).请求:

(1)石块的重力为 N,石块全部浸没在河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 (2)投放石块处河水的深度和水对河底的压强; (3)石块的密度(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1)7000;1000;(2)5m,5×104Pa;(1)2.1×101kg∕m1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F=7000N,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则石块重力G=F示1=7000N,当石块全浸入后,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F浮=G﹣F示2=7000N﹣4000N=1000N; (2)石块从接触水面到接触河底用的时间t=140s﹣40s=100s,由v=s/t得河底深度:

h=vt=0.05m/s×100s=5m,此处河底受到的压强:p=ρgh=1×10kg/m×10N/kg×5m=5×10Pa; (1)由F浮=ρ水gV排得:V排=

1

1

4

因为石块完全浸没,所以V石=V排=0.1m1,m石=G石/g==700kg, ρ石=m石/V石

=≈2.1×101kg∕m1.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

B.鸟巢倒影

C.水面折枝

D.解析:B 【解析】 【详解】

故宫日晷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项符合题意; C.水面“折”枝,是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C 项不符合题意;

D.日晷是根据影子的变化计时的,因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如图(a)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