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第四单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单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pulmonal heart disease)

◆概况: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和肺血管的病变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张和右心衰竭。平均患病率 O.46%。平均死亡率 15%

◆病因

一、COPD 80—90%

其次,支扩、哮喘、重症肺结核、各种原因的肺间质纤维化。

二、胸廓病变

三、肺血管病变:广泛的反复发生的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栓塞,原发性肺动高压。 四、遗传因素:α1—AT缺乏。

◆ 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1.肺组织、肺血管和心脏形态学的改变是引起肺心病的病理基础。由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很大的代偿能力,只有当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才能引起肺心病,所以从呼吸系统疾病发展到肺心病要经过很长时间,大约要十年到数十年。

2.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是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和肺动脉高压,持续和日以加重的肺动脉高

压,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引起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厚,扩张,右心衰竭。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循环阻力增加,其次是血容量增加和血液粘稠度加大。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血管阻力的增加

◎解剖因素:当肺毛细血管面积减少70%,才引起循环阻力增加。 ◎功能因素: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肥厚及血管重朔。

COPD和肺血管的病变造成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对血管的病理改变。

1.缺氧可以直接使血管平滑肌膜钙的通透性增加和内流增加,肌肉收缩-偶联效应增加,血管收缩。

2.缺氧使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白三烯、血栓素、PGF2α),使血管收缩。

3.缺氧使肺血管内皮释放生长因子(平滑肌细胞促分裂素),使平滑肌增生。缺氧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增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生,血管重朔,血管顺应性下降,血管狭窄,阻力增加。

4.高碳酸血症,氢离子浓度↑,PH↓,血管对缺氧敏感性增加,血管平滑肌兴奋性增加,血管收缩,加重肺动脉高压。

5.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交感N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肺血管收缩加强,管腔狭窄,加重肺动脉高压。

6.期持续的血管痉挛和肺动脉高压,小动脉肌层增厚,内膜灶性坏死,纤维增生,瘢痕形成,血管管腔进一步狹窄,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增高。

★ 血容量增多

★ 血液粘稠度增加

二、心脏改变

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要克服阻力使血射入压力高的肺动脉,右心室作功加强,右心室代偿肥厚,长期负荷加重,右心室代偿,右心排血量下降,收缩末期存留在右心室的血增多,右心室舒张末压升高,最后造成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肺心病是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的全心病。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COPD的症状 2.呼吸衰竭的症状 3.右心衰竭的症状

二、体征 1.COPD

2.呼吸衰竭的体征

3.心脏的体征

(1)剑突下可见心脏的收缩期博动 (2)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或伴分裂

(3)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4)右心衰竭的体征

(5)心律失常

◆ 辅助检查

一、血Rt 、 尿 Rt

二、电解质:K+↑ ↓、 Na+↓、 CL-↓ 三、血液粘稠度加大 四、多脏器功能衰竭

1.肾功能↓:BUN↑ SCr↑

2.肝功能↓: ALT↑、淤血性肝硬变。 3.呼吸衰竭: PaO2↓、PaCO2 五、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六、呼吸功能:同COPD

◆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1.有慢性肺、胸廓、肺血管疾病的病史。

2.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临床表现和证据。( 3.有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ECG、X-rey 、UCG) 4.除外其它性质的心脏病。

※ ECG的诊断标准: (一)主要条件

0

1.额面平均电轴≥90 2.V1 R/S≥1。

3.重度顺钟向转位 V5 R/S≤1。 4.AVR R/S或R/Q≥1。

5.RV1+SV5≥1.05。

6.V1—V3呈QS,Qr, qr(除外MI)。 7.肺型P波(P波呈尖峰型)。 (二)次要条件 1.肢导低电压。

2.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具有一条主要条件即可诊断,两条次要条件为可疑肺心病。 ※ UCG诊断标准:

1.右室流出道≥30mm(正常<30mm。

2.右室内经≥20mm(正常<20mm,左右心室内比值<20(正常>3)。 3.室间隔厚度≥15mm(正常7--12 mm)。 4.右肺动脉内径≥18mm。

5.右心室前壁厚度≥5mm,或前壁搏动度增强。 具备以上5条中一条即可诊断为肺心病

※ X线的诊断标准:

1.右肺下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或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或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宽>2mm。

2.肺动脉段突出,其高度≥3mm。

3.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两者形成明显对比。 4.圆锥部显著突出(右前斜450)或“锥高”≥7mm。 5.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部位)。

具备以上5条中一条即可诊断为肺心病

二、鉴别诊断 1.冠心病 2.扩张性心肌病 3.二尖瓣狭窄

◆治疗:治肺为主,治心为辅。

一、治疗原发病

休息、抗感染、祛痰、平喘、氧疗。

二、右心衰竭的治疗(加重期)

1.抗菌素的应用:早期使用、合理用药、给足药量、静脉给药。 2.利尿:缓利,排K+和保K+利尿剂兼顾。 3.氧疗:低流量持续吸氧。

4.促进CO2排出:消炎、祛痰、雾化、翻身拍背、机械通气。 5.扩血管:应用血管扩张剂。

6.强心剂:必要时选用起效快,排泄快的西地兰。 7.营养支持疗法。

三、缓解期的治疗

四、预后:反复加重,最后导致多功能脏器衰竭.

2000-2-10.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7.188,PaCO275mmHg,PaO250mmHg, HCO3-.27.6mmol/L,BE-5mmol/L,其酸碱失衡类型是 (答案:C)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答疑编号:30040201针对该题提问】

2000-2-12.慢性肺心病患者提示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体征是 (答案:B) A.双下肢水肿

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心脏向左扩大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

E.肝大,触痛阳性

【答疑编号:30040202针对该题提问】

2000-2-14慢性肺心病的最常见的病因是 (答案:C) A.重症肺结核

B.间质性肺疾病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肺栓塞 E.支扩

【答疑编号:30040203针对该题提问】

2002-3-12.不引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体液因素是 (答案:E) A.白三烯增加 B.前列腺素F2a增加 C.血栓素增加 D.内皮素释放增加 E.一氧化氮生成增加

【答疑编号:30040204针对该题提问】

2004-423.女性,60岁。反复咳嗽、咳痰25年,心悸、气促、下肢间歇水肿3年,病情加重伴畏寒发热1周入院。体检:T38℃,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叩诊过清音,中下肺有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重度水肿,该病例最适当的诊断应为(答案:C) A.慢性支气管炎 B.慢支+肺气肿

C.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慢支+肺气肿+心肌病

【答疑编号:30040205针对该题提问】

2004-424.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答案:A) A.胸部X线检查 B.心电图检查

C.动脉血气分析

D.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E.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测定

【答疑编号:30040206针对该题提问】 2004-425.主要治疗措施为(答案:A) A.控制感染与改善呼吸功能 B.祛痰与止咳 C.解痉与平喘

D.低浓度持续吸氧

E.给予利尿剂和强心剂

【答疑编号:30040207针对该题提问】

2004-426.假设该病例呼吸困难突然进一步加重,右肺呼吸音明显较前减弱,应立即进行的检查是(答案:A) A.胸部X线 B.心电图

C.动脉血气分析

D.肺功能 E.胸腔B超

【答疑编号:30040208针对该题提问】

2004-427.假设病情仍持续恶化,出现昏睡或昏迷,血气分析PaO26.7kPa(50mmHg),

PaCO210.7kPa(80mmHg),此时首先考虑的合并症为(答案:C) A.ARDS

B.脑出血 C.肺性脑病

D.感染中毒性脑病

E.脑栓塞

【答疑编号:30040209针对该题提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