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决定建筑安全性能的关键,是实现建筑施工四大控制目标(质量、成本、安全、进度)控制的重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原则,进而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更为引起关注。建筑工程质量和其他产品质量一样,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筑工程质量差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其他产品更为严重,多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质量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保障

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程项目质量是建筑产品的生命,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因为建筑工程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不堪设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J.M.Joran)博士曾经用“在质量大堤的保护下生活”这一概念来比喻提高质量的意义。

2、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世界著名的管理专家桑德霍姆教授说:“质量是打开世界市场的金钥匙”。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的建设行业和建筑企业也面临国际竞争,要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胜,其制胜的主要武器就是质量。质量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支柱。目前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都在围绕“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体改善经营管理,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看作是企业正确的经营之道。质量的作用日益重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3、建筑工程质量是效益的基础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有关,而且与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以质量作为基础的,没有质量的增长不仅毫无实际意义,而且会给有限的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工程质量差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费。

4、建筑工程质量是国家民族素质、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

工程建设活动有其自身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国家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法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对建筑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和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各方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建设工程形成中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从这一意义讲,能否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并提供优质服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具有社会责任心、充满生机和积极进取民族精神的国家。

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建筑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监理工程师在进行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控制时,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人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建筑工程建设中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和完善程度,都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要重点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通过质量检验并和质量标准对照,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不符质

量标准要求的就是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5、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工程师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

德规范,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进行处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要坚持原则,遵纪守法,秉公监理。

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不规范

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在现在社会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2、技术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

现如今,建筑工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已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到,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没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3、材料选择没有按严格标准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有些承包商承接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四、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1、坚强对目标管理的实行

领导要把质量管理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内容,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组织贯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确定质量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实行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开展和目标实现、目标控制等环节。要求各个部门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的职责。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以达到工程质

量管理的目标。

2、严把成本控制关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3、加强工程项目各方的协调工作

由于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分包的现象,因此,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明确各方的权责和工作范围,协调好材料供应、人际关系、工序交叉以及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应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结构,在进行项目分包时,不能过度地肢解工程,否则就会为协调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建立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控制,尽量弱化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强词组织与程序,以此来减少人为误差。

4、严格选择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建筑房建工程所用材料尤其是装饰材料又受到业主的客观影响,因此,装饰施工材料控制比较麻烦。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将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封样保存,一份留项目,一份留业主,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一次合格。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将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编辑成册,采购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全部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材料是否合格。在进场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单,库管员按单发货,从而即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约成本,对于易碎或贵重材料,在施工现场单独存放,尽量减少人为的搬运次数。对于现场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如果不能及时退库,则单独放置并在明显位置标注不合格品字样,这样能够防止错发错拿现象。现场所剩边角余料如不能使用,则及时退回公司辅料库,以便其它工程使用。

结束语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很好的落实了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完全真正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配合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完成工程预期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