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全套物理导学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八年级上册全套物理导学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1)

【学习目标】了解光源;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光具有能量,以及应用,红外线、紫外线及应用;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重点难点】1.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2.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以及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3.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常见现象.

【学习过程】学生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 自身 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 和 两种. 2. 阳光使使植物生长(光合作用)是将 能转化为 能,它说明光具有 .

3. 人眼看不见的光有 线和 线, 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它能使被照射的 ,具有 效应. 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5.典型例题

例1 彩色电视机光屏上的颜色是 ( )

A.电视机里早就具有的 B.有七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C.由颜料的三原色调出来的 D.由色光的三原色调出来的 例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B.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C.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 D.医院和食品商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例3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km/s 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总是直线传播的

例4 晴天在茂密的树阴的地面上,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树叶间小孔的像 B. 太阳的像

C. 太阳的影子 D. 树叶的影子

- 33 -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1)-----课内练习

班级________姓名 _______ 成绩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起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B.太阳发出的光是白色的,也是最单纯的光

C.月亮是一个自然光源,而通电的电灯是人造光源 D.蓝色的玻璃片只能通过蓝光 2.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着著名的“人工虹”,这一现象的形成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水的蒸发 3.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

A.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 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

C.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 D.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 4.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应用,错误的是 ( ) A.利用紫外线进行人体照相,诊断疾病 B.医院里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C.在紫外线下识别荧光物质,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 D.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5.最早发现紫外线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里特 C.摄尔修斯 D.爱因斯坦 6.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电池 B.发电机 C.太阳 D.月亮

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9.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 )

A. 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 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C. 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D. 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9.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10.在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如果我们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可以使温度计更加灵敏,这是因为 ( )

A.黑色更容易使白光分成七色光 B.黑色表面更容易吸热 C.黑色表面更容易散热 D.黑色表面的物体只吸收红外线 11.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为了眼睛能看到焊接点 12.关于光能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见光能够传递光能,而不可见光不能传递光能 B. 在自然界中光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太阳的热主要是靠可见光传递到地球上的 D.红外线可以传递光能,而紫外线不能

- 34 -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四、平面镜

【学习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学习过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序号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2 3 (2)学生阅读并知道虚像的概念 (3)探究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 A.探究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B.探究中使用刻度尺的目的?

C.探究中为何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如棋子)

D.探究中如发现另一个物体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4)交流学生小结: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 (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实/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不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不垂直)。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

⑤像与物 (是/不是)上下颠倒的; (是/不是)左右相反的。 2.平面镜成像的作法

学生阅读P70中的内容提出关健词:对称法,由学生作图。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4.介绍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 5.典型例题

例1 身高1.68m的小明同学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小明本人____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当他后退0.5m时,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m。

例2在右图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35 -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四、平面镜---课内作业

班级 姓名 成绩 1.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 A.3m B.4m C.5m D.6m

1m2m

第3题

2.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 3.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 A.为了造型美观 B.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C.避免噪音 D.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影响安全行车

4.黑夜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一小块平面镜,让手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去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镜面是亮的,而白纸是暗的 B.镜面是暗的,而白纸是亮的 C.镜面和白纸都是暗的 D.镜面和白纸都是亮的

5.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它在湖中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小鸟距湖面6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 m。

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

- 36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