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山大学考试范围及参考科目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6中山大学考试范围及参考科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根编著,2007年7月,ISBN978-7-5446-0485-7);第八册(皮细庚编著,2008年1月,ISBN978-7-5446-0628-8)。 641 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 1.教育学:教育的概念和教育学的演变,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的过程、原则与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德育的任务与内容,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课外活动,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教师的培养与提高。2.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的原理和原则,运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运动训练的内容与种类,运动训练的计划与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管理,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642 教育学(B) 考试范围主要涉及: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课程,教师与学生,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643 教育学(A) 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法律。

644 新闻传播学基础 以中外新闻传播理论为主,注重考核理论基础及其运用能力。具体包括:新闻本源及特点,新闻、信息与宣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事业与传媒体制,新闻伦理等;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研究的学派(包括效果、受众研究,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近现代传播史,传播与民主,传播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等。

645 视觉传播学 视觉传播学命题范围包括传播学的一般常识、视觉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视觉文化领域的一般实践说明,出题方式以思考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复试主要检验学生在这方面的一般知识水平。初试与复试不设定参考书目。

646 信息管理基础 本科目涵盖“信息管理学基础”、“图书馆学基础(概论)”和“档案学概论”三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信息相关概念、信息管理、信息交流、信息分布、信息评价、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信息系统、信息机构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二)图书馆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图书馆的类型、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职业、数字图书馆;(三)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法律、档案职业道德、档案学理论研究。 647 保密管理基础 该科目包括保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规则。基本范围是:保密管理基础编,保密管理体制编,保密管理对象编,保密管理方法编,保密管理实践编。 648 综合英语

不列参考书目

649 社会学理论 考生须对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理论有较好的学习和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主要理论主张分析解释社会现实。 650 人口理论 能力。

考察考生对人口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的掌握,以及对人口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651 人类学概论 考察考生对人类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学术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田野调查的能力,对人类学分支学科与相关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

652 考古学基础 考察学生掌握中国考古学、博物馆学基本知识及分析、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以考古学为主,博物馆学为辅。考生须熟知:(1)考古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2)中国考古学通论;(3)中国考古学重要发现与研究;(4)考古学分支学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653 中国文明 1.《中国社会史》谢和耐著,耿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国文学简史》林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中国古典哲学略述》,冯达文著,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

654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王浦劬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65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经典著作)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最新版) 2、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并能系统理解和灵活运用。

656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两个部分: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 1、实验心理学:要求了解心理学研究的道德问题、如何读写研究报告;熟悉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各自优缺点;掌握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法,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实验。 2、心理统计:要求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心理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检验方法,并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657 化学(A) 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及元素无机,热力学动力学初步及多重平衡、原子分子结构、配合物、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周期律及p、d、ds区元素;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表面,统计热力学基础;量子力学基础知识,原子和分子结构,配合物、金属和离子化合物结构,分子对称性,晶体结构,超分子化学基础知识。

658 岩石学 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意义,主要岩石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与分类命名,岩石化学成分,岩石成因、形成构造环境与共生组合,岩石肉眼及偏光显微镜鉴定,岩浆与岩浆作用,岩浆演化,鲍文反应系列,侵入岩和火山岩的产状,火成岩岩相,风化和风化带中矿物的稳定性,沉积作用和沉积物,沉积岩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机制、因素,P-T-t轨迹,变质作用的地质分类,变质反应和变质带,共生分析,变质相和变质相系,变质岩原岩恢复方法。

659 生物化学(一) 重要生物分子如糖、脂质、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激素等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机理;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分子生物学基础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等;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与方法。

661 药分综合 《药分综合》为初试科目,包括《药物分析》和《有机化学》两个科目的内容,各占50%,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药物分析》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分析方法和典型药物的分析为主要内容;《有机化学》主要考察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662 药理学综合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药学专业常用药理学教材有关药物的基本原理、作用机理、实验内容、评价方法,以及对新药药理学研究方法中有关人类常见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评价指标、实验步骤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对分子生物学在药理学的常用评价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663 数学分析 1. 《数学分析简明教程》,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数学分析》(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64 综合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4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有机化学》第一版,古练权、汪波、黄志纾、吴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65 区域分析与规划 掌握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规划中的现实问题。 666 化学综合(B) 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内容。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龚孟濂主编,科学出版社;《有机化学》,汪小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 667 分析化学 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其中,化学分析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和吸光光度法等内容;仪器分析主要内容为光谱分析、

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参考书目:容庆新等编,《分析化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叶宪曾等 编著,《基础仪器分析教程(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68 生物化学(二) 重要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核酸、糖等的结构与功能;重要生物大分子代谢及其调节;生物氧化;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等;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与方法。参考书目:《生物化学》第三版 主编:王镜岩等 669 海洋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第三版),沈国英、黄凌风等,科学出版社,2010年

670 普通地质学 是地质学类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包括地球的形成、物质组成与演化;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地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参考书:舒良树,普通地质学, 地质出版社,2010

671 基础医学综合 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主要考核基础知识,医学和非医学专业的考生可以各自按照本专业的教科书复习。主要内容如下: 生理学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肾的排泄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 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组成、结构及功能,酶促反应的基本内容,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代谢与调控,生物氧化。 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及调控, 基因工程。

672 生物综合(B)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与物质转运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的电活动,血液与血液循环,呼吸生理,消化与吸收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内分泌和生殖生理,神经系统的功能。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组成、结构及功能,酶及酶的相关概念,酶促反应特点及机制,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代谢过程,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生物氧化,蛋白质、DNA、RNA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及其调控,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与进化适应,个体和种群生态学,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环境保护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673 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 ①《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上、下册)(第2版),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②《数学分析》(上、下册)(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③《高等代数》(第4版),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④《线性代数》(第3版) 同济大学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674 国际关系史 详见国际关系学院网站

675 药学综合A ①《药剂学》(第七版),崔福德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②《药物化学》,尤启东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第二版 ③ 《药物分析》(第七版),杭太俊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④《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朱依淳主编。

676 生物综合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4版)陈誉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出版。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生物化学》(第七版),查锡良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 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77 医学综合

考核医学综合知识,可参考历年医学综合试题。

678 化学综合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4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有机化学》第一版,古练权、汪波、黄志纾、吴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基础有机化学》(上、下)第三版,邢其毅等,高等教育 683 保密管理基础(单考) 该科目包括保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规则。基本范围是:保密管理基础编,保密管理体制编,保密管理对象编,保密管理方法编,保密管理实践编。

80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主要考察考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将这些基本概念、理论和工具运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802 运筹学 管理决策建模;线性规划;图解法、单纯形法;影子价格、对偶理论;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动态规划;最短路径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等。

803 民间文学概论 科目考试范围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类别及其特征(如神话、传说、故事等不同类别及其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的多民族交流关系,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及其科学写定,中国民间文学史略,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04 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 本课程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所含内容为主要范围,另需考察中国历代文论及西方文论。

805 汉语语言学基础 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②《现代汉语》黄伯荣、李炜主编,北大出版社。

806 古汉语与古文字 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②《古文字学纲要》,陈炜湛、唐钰明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 考试范围包括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各体文学(诗、文、小说、戏曲)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考试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08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课目考察考生对晚清民国以来直至当今的文学史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范围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等。海内外对这段文学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考生的分析能力,亦在考察的范围之内。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09 世界文学 考试范围包括从古代到20世纪末的东西方文学,西方文学为主。考试内容包括文学基础知识、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相关的西方文论。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学基本理论、批评方法的把握与运用。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10 戏曲与民俗 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史学与民俗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范围包括中国戏曲史的起源、发展与成熟等演变历史,重要的戏曲作家、作品、流派的认识和分析。国内外民俗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以及分析民俗事象的基本能力。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命题和思想,要求考生适当了解这个领域的学术讨论及其进展情况。后者主要考察考生对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掌握情况。其中马克思恩格斯部分占有较大比重。

812 中国哲学史 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中国哲学之基本概念、义理脉络及思想流变的掌握程度。内容涵盖古代部分和近现代部分(1949年以前)。 813 逻辑学概论 本课程主要考查:(1)传统逻辑基本理论,如定义理论、直言命题推理、复合命题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论证理论等;(2)现代逻辑基本知识,如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一些基础知识。 814 伦理学基本知识 考生要对伦理学史上的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其中涉及的道义论和功利主义(或称效用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问题,考生应该在系统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其论证的思路。此外,考生对国内目前流行的伦理学术语的含义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应该有所了解。 815 宗教理论

了解宗教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及方法论。探讨宗教本质、构成要素、历史形态和佛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