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美国和欧盟的农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对比分析美国和欧盟的农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共服务。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为农业发展提供的各种服务性支出, 包括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农民培训、推广和咨询、检验检测、市场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等。一些国家还设有农业灾害救助、结构调整援助、生态环境补贴、休耕和贫困地区支持补贴项目。

⑶ 信贷和税收支持。信贷支持是通过政策性的农业金融机构发放低息、贷款, 鼓励农户增加农业投入。也有一些国家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 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税收支持主要是不单独设面向农业的税种, 并在增值税和所得税政策上给农产品和农民以优惠。如在所得税政策上, 包括增加农产品的成本分摊, 允许将生产费用一次性从税基中全部扣除, 允许农民出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收入作为长期资本收益, 农民还可享受一定比例的税额减免在增值税政策上, 采取免税、适用特别税率和按比例税率纳税等多种优惠措施。

⑷ 贸易促进。包括采取传统的关税措施控制进口设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进口实行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 降低农产品出口价格采取营销宜传、信息服务、贸易服务以及技术、食品援助等手段, 扶持行业团体、协会, 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利用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 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 促使对方降低关税, 开放市场等。农业保险。政府对农产品在备耕、种植、管理和销售个阶段进行保险, 与农民分担风险。农业保险的墓本形式有补给保险机构和补给投保农民两种, 无论是采取暗补或明补方式, 都起到了有效化解农业风险的作用。

⑸ 农业保险。政府对农产品在备耕、种植、管理和销售个阶段进行保险, 与农民分担风险。农业保险的墓本形式有补给保险机构和补给投保农民两种, 无论是采取暗补或明补方式, 都起到了有效化解农业风险的作用。 二、美国和欧盟农业政策的比较分析

1. 美国和欧盟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

1)依市场变化调整补贴方向。当前欧美农业支持政策出现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调整支持方向,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美国增加“ 黄箱” 支出,加大了价格补贴, 直接扭曲农产品价格, 目的是扩大出口, 占领国际农产品市场。欧盟着重提高农产品质量, 改善环境, 目的之一是加强“ 绿色壁垒”, 增大国外农产品进口的难度。

(2)以立法形式确定支持政策。在欧美国家, 农业支持政策和实现政策目标的措施, 都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 而不是政府发布政令。法律法规对政策目标、预算安排、政府执行机构的职责范围均做出明确规定, 行政机构只能在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责。有关农业立法每隔一定时间调整(如美国是5——6年)。这一做法保证了农业支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公开性, 也规范了项目管理。

(3)支持政策项目化, 项目管理法制化。所有的支持政策都细化到具体项目, 由政策到法规, 由法规到项目, 由项目到资金。所谓落实政策, 就是落实资金

5

项目。项目管理是公开透明的, 美国新农业法400多页, 其中90%以上都是对项目计划的详细分类和具体描述, 包括项目预算、资金分配、申请程序、实施过程监控等。

(4)有比较完善的政策执行主体。美国的农产品信贷公司是实施联邦政府农业补贴政策的执行部门, 隶属于美国农业部。该公司可以向农民收购农产品, 也可以直接支付农民直接补贴。近几年, 农产品信贷公司年净支出达300亿美元以上, 其中包括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风险管理与作物保险、产品营销贷款、紧急灾害救助、环境保护与长期休耕、市场贸易促销与拓展以及与农民相关的社会福利措施等。补贴也是到位的, 多年来, 美国农业部没有收到一例农民关于补贴操作不当的投诉。

2. 美国和欧盟农业政策的不同点 (一)市场准入政策的比较。

美国和欧盟在关税征收上的相同点是征税方式: 以从价税为主,从量税为辅,对一些敏感的农产品比如说谷物,奶制品等征收高关税。不同点是,美国的的关税税率相对于欧盟较低。原因在于美国的农产品市场是完全放开的,其国内市场价格虽然高于世界市场价格,但是差距不大;而欧盟的市场相对封闭,而且内部市场的农产品价格远远高于世界市场,这就迫使欧盟对进口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以提高进口农产品在欧盟的售价,保护本国的农产品免遭外来廉价农产品的冲击。美国和欧盟都使用关税配额的方法限定进口,只是在配额的制定方面有所不同。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美国和欧盟都以法律的形式对进口农产品的各个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一方面,苛刻的要求可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另一方

面,由于其本身的生产条件好,技术先进,两国生产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所以设置绿色壁垒也成为扩大本国农产品出口的手段。目前为止,欧盟是世界上设立绿色壁垒项目最多、检验最严格的国家。

(二)国内支持政策的比较。

美国和欧盟都将国内支持作为保护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手段,其相同点在于: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多以价格支持为主;大都包括自然灾害救济项目; 加大了对农业科技、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

不同点在于,美国的国内补贴主要包括商品补贴、资源保育补贴以及《2003 年农业援助法案》。其中,商品补贴中的直接补贴,资源保育补贴以及《2003 年农业援助法案》中向遭受气候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的生产者提供的补贴都属于不需要做出减让承诺的绿箱政策,可以看出绿箱补贴在美国的国内支持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欧盟的国内支持政策主要有价格支持、收入直接补贴以及对农业的公共服务,但是与美国相比,国内支持政策大多集中于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上。欧盟

6

每年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就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政府预算,然而这种价格补贴没有实现与产量的完全脱钩,因此属于黄箱政策。

(三)出口竞争政策的比较。

在出口竞争方面, 美国的出口支持项目多于欧盟,但欧盟的出口补贴力度强于美国。美国有庞大的农产品促销体系,包含分工合作的促销机构、缜密的促销计划和齐全的配套服务,因此,除了直接的出口补贴之外,美国更注重于间接的出口鼓励措施,如出口信贷和市场推广计划。与美国相比, 欧盟内部的农产品价格偏高,欠缺出口竞争力,因此,欧盟的出口竞争政策主要集中于直接的出口补贴, 由于其对贸易有严重的扭曲作用,因此,在面临WTO《农业协定》削减补贴的规定上,欧盟面临比美国更为严峻的压力。

三、对中国农业政策的启示

1、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农业政策保护体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美欧的经验来看。他们实施农业保护政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又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还非常落后、农村市场不发达、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 严重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的保护势在必行。

2、其次,应加大对农业保护的投入。财政支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是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受自然的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弱势产业,各国均通过财政投入等手段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支持和保护,欧盟农业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与欧盟的财政支持是分不开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竞争力不强,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小且呈下降趋势,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财政支农的力度应加大。

3、再次, 农业政策目标的确定要随着农业发展任务和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 其农业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的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进行调整的,例如在大危机之前,农业政策的目的是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二战后的政策目的是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乌拉圭回合后又针对《农业协定》的规定进行了调整。总之,欧美的农业政策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在这两方面,我国的农业政策亟待改进,要因时制宜的制定农业政策。

7

4、最后,中国的农业政策应该坚持农业的市场导向,充分利用WTO 规定中的绿箱政策,适时调整国内的支持政策。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慢于非农产业,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是很自然的, 但现在中国作为WTO的一员,保护的方式应当是有利于而不是阻碍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欧价格支持政策的改变即是这种体现,中国应多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对中国农业提供保护.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